第3章笔记(下) - 《二战回忆录-风云紧急》

第1卷 ——《风云紧急》
第3章 —— 潜伏的危险

这一章的第二部分,丘吉尔用了大量篇幅讲述德国在凡尔赛和约的制约下,如何暗地里整军备战的。

要理解这部分内容,首先需要知道凡尔赛和约在军备方面,对德国有哪些限制?为此,特意百度了一下。大致内容如下:

凡尔赛和约对德国军备的限制:

  • 陆军被限制在100000员以下,并且不得拥有坦克或重型火炮等进攻性武器,取消德军总参谋部的设置。
  • 海军只能拥有6艘10160吨,装备280毫米主炮的非无畏战列舰,6艘轻巡洋舰、12艘驱逐舰和12艘鱼雷艇,不得制造及拥有潜艇。
  • 不得组织空军。
  • 不得进出口武器,出口商品额外征收26%的费用。
  • 不得生产、储存化学武器。
  • 为了限制接受军事训练的人数,废除义务兵役制,士官士兵的役期延长到12年、军官25年。

然而,历史最终证明,这样一个和约并没有起到预期的作用,如丘吉尔书中所说:

一个自豪的民族在战争中被击败,必定力图尽快重整军备,这是很自然的。他们只要有办法,就不会尊重被迫服从的条约。

这期间,德国发生了些什么,我们不妨来速览一下。


未来德国陆军的机构和核心的缔造者是塞克特将军。早在1921年,塞克特就秘密地在纸上忙于设计一支完备的德国陆军,并且谦恭地为他的种种活动同协约国军事管制委员会进行辩解。

塞克特的传记作者写道:“……协约国管制委员会根据它的立场,曾有好几年正确地歧途把高级参谋部的训练搞得非常落后,使之根本不能建立参谋部。他们曾用直截了当的方法来了解参谋部的军官究竟怎样训练的,但是我们成功地保守秘密,不论关于体制或讲授的课程,一点也没有泄露。塞克特始终不让步;因为假使参谋部被破坏,那就很难重新建立起来。……虽然参谋部的形式已经被破坏了,但它的内容依然保留住……”实际上,有好几千个穿便衣的参谋部军官和他们的助手,以建设部、研究部和文化部人员的名义,集中在柏林,对过去和未来进行深入的研究。

那次战争中的一切教训,都经过透彻的和有系统的研究,拟出了新的训练原则和编订了各种新教程。一切现有的操典都重新编写,而且不是为了那十万兵员的军队而是为德意志帝国的武装力量来编写的。为了使协约国查不出来,这些操典的全部项目是用特别的字体印刷的,而且是公开的。但是供内部使用的操典,却是秘密的。

凡尔赛和约禁止德国设立空军,所以在1920年5月,德国空军正式解散。……他(塞克特)的第一个步骤就是在德国国防部成立一个由以前有经验的空军军官所组成的特殊团体。这是瞒着协约国委员会暗中成立的,而且连他自己的政府也不让知道。这个团体以后逐渐扩大,直到国防部中各个办事机构或监察机构都有所谓“空军细胞”。而空军人员也逐渐被引进陆军各个单位,成为陆军的干部。民用航空部的部长是一位有经验的战时军官,是塞克特所指派的人;他使民用航空的管理和发展能够配合军事上的需要。

依照凡尔赛和约,德国只准保留小规模的海军,最高兵力不得超过一万五千人。德国就假借种种借口增加人数,超过了限额。各种海军组织秘密地混合在各民政机关之中。

在其他具有决定性的方面,也有重大的进步。拉特瑙先生在1919年当他任建设部部长时,就着手大规模地重建的军事工业。事实上他曾对将军们说:“他们固然已经毁掉了你们的武器,但是这些武器在下一次战争以前无论如何已成为废物。下一次的战争将用簇新的武器来打,而且,最不为陈旧武器所束缚的军队,将占最大的便宜。”

德国的警察……不就就帮同国防部积集武器。以民间团体的名义作掩饰,成立了一个保管武器和设备的组织。从1926年起,这个组织在德国全境都派有代表。保藏各种军器的仓库遍布全德国。……以前曾供军用或可以改作军用的车床,都被保留作民用生产之用,其数量之大远远超过通常商业上的需要。为战争而建立的国家兵工厂,并没有依照凡尔赛条约予以封闭。

当胜利者还因为有一大堆陈旧的军事设备而高枕无忧的时候,在德国,生产新武器的巨大潜力,正在一年一年地形成起来。


这简直就是一整个国家的“卧薪尝胆”啊!我们常常把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恶果归咎于希特勒,但如果没有塞克特的韬光养晦,希特勒也无力发起大战。

在谈到挫折与困境时,在谈到成功与失败时,我们常说“办法总比困难多”,我们总说“成功者找办法,失败者找借口”。抛开意识形态上的是非对错,以塞克特为代表的德国,在这段长达十余年的努力,无疑是这两句话最有说服力的注脚。

将上述的努力归结为三个词:隐忍,积累,坚持。

隐忍:

“早在1921年,塞克特就秘密地在纸上忙于设计一支完备的德国陆军,并且谦恭地为他的种种活动同协约国军事管制委员会进行辩解。”失败者没有权力骄傲,但不代表没有权力努力。只是,失败者的努力,必须以表面的“谦恭”、“谦卑”为代价。不过,也许正是因为这表面的“谦恭”、“谦卑”,才会更加努力吧!

积累:

从塞克特1921年启动的“纸上谈兵”开始,到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德国为这一战积累了18年!有句俗话,叫“只见贼吃肉,不见贼挨打”,积累的过程往往是煎熬的,艰苦的,只是为了瞬间的爆发。没有寂寞难耐的积累,就无法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于失败者而言,积累是崛起的过程,于成功者而言,积累是归零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说,成功者其实应该把自己看作是失败者,才能迈向下一个成功。

坚持:

一战后的德国,18年的积累,依赖的是全国18年的坚持。“延迟满足”的能力,是任何一个努力者功力的体现。“满足”这个词,从积极的角度看,可以是一种平静,是“观照当下”的能力,能赋予“满足者”更为持久的耐力;从消极的一面看,则可能是“怠惰”的开始,一旦满足,就失去了坚持的动力。在坚持的过程中,我们既需要对当下的体察,也需要对未来的执著。

隐忍是积累的前提,坚持是积累的过程。积累,则是所有成功的底蕴,底蕴越深,成功就越持久。

你可能感兴趣的:(第3章笔记(下) - 《二战回忆录-风云紧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