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聊

无聊,是一种现象的存在,它渗透进社会的角角落落,我想说的是,人与人聊天沟通出现了一些问题。时至今日,由于网络的发达,即时通讯的兴起,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无论是文字、语音,或者视频都非常方便,曾经的飞鸽传书,邮差信使已经成为了历史,但各位有没有发现一个现象?亲戚群也好,老乡群也好,同学群战友群也罢,除了刚建群时聊上几句,后来都是马马虎虎打个招呼就好了,甚至一个群里长时间根本没人说话,变成了微信通讯录里的摆设,这是为什么呢?连最在乎的亲戚、同学、老乡情的人,除了有事说事一般都没多少话题聊了,因为,社会形态变了,交往的逻辑变了。我的一位癫狂的网友曾说过,不是不想聊,而是你讲的我都知道,我讲的你又不懂。处长也曾调侃过,线上的朋友不能线下见,会暴露颜值,线下的朋友不能线上见,会暴露智商。在虚拟的世界里,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其实与现实世界是一样的,就是心与心的联系,需要有共同的知识、信息、评价、观点等等,只有彼此都知道的东西,才可能形成内心的交集,找到彼此共同感兴趣的话题,天南海北的胡吹海侃,这就是心灵的流动。所以,良好的交流基础,就是内心的认同与相似,说的直白点就是三官相似或一致。

那现在的各种亲戚群、同学群基本无声,是现在的人们不在乎亲戚、同学情了吗?不能说的这么绝对,因为汉民族最在乎的是血缘、亲情,是以我为圆点,一圈圈向外扩散,这也是几千年来传承的根。

改革开放初期,外出打工也是以血缘亲戚、老乡、同学为基础进入城市打拼,有句形象的比喻,鳖出一滩,鱼出一湾,翻译成乡下土话就是,村子里或者亲戚中某一个人从事一项职业,大多数人也会跟着做。当我们由乡村向城市转移,在城市化的过程中,是由农耕社会向工业文明转换,从社会学角度来看,主要是由熟人社会向陌生人社会过渡的过程;由熟悉的乡村环境向陌生的城市迁徙的过程,由人情社会向商品社会进化的过程。处长经常调侃,在乡下我们放的是牛,进城后我们看的是楼。由于生活环境的改变,每个人的经历不同,对事物的理解不同,被有形无形的手撕扯着,把人以经济属性、郑智地位划分成三六九等,由于经历、所占有的资源及学识等等方面的差异,彼此间两极分化且逐渐拉大距离。注意,这不仅仅是物理层面上的距离,也是物质层面及所处位置上的鸿沟,更多的是精神层面上的疏离,在解决了基本物质的供给,丰富内心、追求自我变成了一个人成长和成熟的必由之路,用书面语言表达,孤独可以让人变得清醒和内心强大,翻译成白话文,耐得住孤独才会更好的生存。

由于社会形态的变化;由于参与社会活动主体的人有了更多的选择;由于三观的形成发生了变异;由于所处的价层不同;即使原来亲密无间的小伙伴、同学、朋友,到了今天,因为价值观的撕裂,已经不是三观(官)、马湖并入古城那么简单了。人的思想呈多元化发展,能触摸到的信息源千奇百样,对事物的理解深浅不一,能聊的也仅仅是虚无缥缈客套和言不由衷的假话,虽然不完全是因为物质及位置上的不平等,但是基于现实中的无奈和评价体系的紊乱,导致人与之间的交流出现了障碍。特别是在乡下出生长大的人,由血缘、亲戚、宗亲、同村的全方位立体情感,进入到垂直的人际关系中,只剩下领导、同事,地理时空发生了本质的变化,在对亲戚、同学情的认知和处理方式上也发生了位移。

以前的人们,为什么那么重视亲戚、老乡关系?那是因为,曾经的社会中的成员是一个稳定结构,加上城乡二元状态,在乡村,除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锄禾日当午,哪里也去不了,更别想进城打工了,人被固化在网格中无法流动,交往的圈子很小,用我们乡下的话说,家门口的塘知道深浅。

特别象我们江淮一带,基本上以宗姓居住,一个村子一个姓,亲戚也不会住的很远,走动起来也比较方便。

在同一个地方,同一个环境里成长起来的人,接收到的信息差不多,对社会的看法和生活的经验,都是祖辈相传的,脑子里的生存技能,知识结构不分伯仲,生活理念也大同小异,大家彼此之间的认同感就很强,人和人之间特别能聊的来,这仅仅是在精神层面,有了共同语言,一碟花生米一瓶劣质酒喝出了万丈豪情。

另外,也为生存考虑,在传统社会,一个村子的人,是需要互相帮助才能生存的。早期,由于缺乏农业机械,生产效率极为低下,为了不误农时,互相帮忙再所难免,有些农活或者家中的大事是需要多个人共同出力,互相协作才能做成。比如春耕秋收,比如婚丧嫁娶,哪怕杀头猪过年,都需要亲戚们和左邻右舍来帮忙,否则的话,靠自己家里几口人根本没有办法解决所有问题。在熟人社会,在很少流动的乡村世界,或者说在农耕文明里,亲戚、同乡是生存必需的,在频繁的走动中,在相互帮衬中加深了相互间的感情。

到了今天,我们生活的社会形态发生了翻天覆地前所未有的变化,首先是生活节奏的加快,不同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耕生活,城市化的生活,必须赚足够多的钱,加班倒班变成了日常。再者,我们会身不由己地生活在一个由陌生人组成的群体中,如果要想生存下去,或者活得更好,也必须依赖别人,但逻辑变了,这种依赖与乡村生活的依赖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首先,自己需找到一份工作(中介、招聘会、熟人),并且要做好自己的工作,拿到薪水就能购买别人的帮助,不需要多沟通,更不用取得他人认同(领导除外),这时候获得服务的方式是由购买力来决定的,你越有钱就可以获得越多的服务,这包括精神层面和物质层面的服务,随着钱数的递减,获得的服务相对减少,极端情况下,你获得的服务是零。

在陌生人社会,婚丧嫁娶交给专业的团队;装修房子交给装修公司;抚养孩子交给保姆幼儿园;想出门开车打车坐公交都行;粮食只需要到超市里去买,柴米油盐衣食住行都可以用钱解决,用钱可以解决的问题都不是问题,问题是你能不能挣到足够的钱。

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化,想借助他人的力量,不再需要互相认同或认识,也不考虑过多的因素,按标定的价格付款即可,最多签定一份详细而完善的合同,白纸黑字约定好双方的权利及义务,一切按规则来就完了。

所以,在陌生人组成的城市里,约束人们行为的是法律,在法律框架里各自过自己想要的生活。你所有的关系变成了单薄的上级和同事。乡下隔壁大婶的唾沫乱飞,村里宗姓的权威已离你远去,你的人际交往的圈子可能变小,但可供你选择的的圈子变大,属于自己的时间越多,就这样,内心里的自由释放了出来,再也不担心别人的看法了。在这轻松的氛围下,人心里的自我成长了起来,独立精神也开始觉醒,不麻烦别人成为行为准则,以前那种端着自家饭碗在别人家一边吃饭一边闲聊的场景不复存在了,那种没有邀请没有预约不敲门直接进屋的行为不见了。当一个人有了独处的思维和理念时,他所需要的是同维度的共鸣,而不是降维获得赞美,或者是升维谋求好处,(也不是完全绝对)。

毕竟,生存不再需要依赖于他人的认可,那么心智上,就不需要压抑自己去迎合他人了。在解决了温饱以后,更多的是寻求精神层面慰藉,而由于地理环境、经济层面、社会地位等等因素,可以聊的话题越来越少,再加上不想给别人增添麻烦,各种以情为纽带的群,最后都会变得鸦雀无声。

有的人的三观,是自己读了很多书,见了很多人,经历了很多事,自己思考得出的,是对自己曾经固有的思维进行了手术式的割舍,醒了。

而有的人的三观则是被外界力量有意教育后形成的。

实际上,任何人的见识都有局限。但见识越少,三观越错,见的越多,也就离真相越近,三观也越接近真理,所以,读万卷书获得的是知识,行万里路获得的是智慧,知识+智慧才会有自己正确且正常的三官。

渐行渐远渐无书,不仅仅存在于亲戚、同学、老乡,它真切的存在于当下你所想到的任何关系中,这是人际关系的进步还是退步?(来自天涯社区客户端)

你可能感兴趣的:(无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