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42岁睡马德里公园重新开始,你才二十几岁怕什么

1

前一段时间我的前半生特别火,特别感慨,想到我聚会认识的一个阿姨。 山东人,相貌平平。毕了业就分配到工厂,嫁了大两岁的同事,生了儿子,每天送儿子上职工小学,前半生模模糊糊可以用几笔带过。

​老公好赌,赌输了买醉,喝醉了打她要钱,恶性循环。她真的是像蒲草一样柔软坚韧,永远在忍。在外边人半闲话半同情中她忍到了儿子上大学。房子被抵了赌债,她连学费都拿不出来。大概是觉得这样的人生毫无意义,她终于和老公离了婚,没有留下什么东西,她42岁,青春二十年岁月一场空。

​她42岁前没离开过山东,知道出国打工来钱快,也不知道哪里来的勇气,咬牙办了工厂的内退,交了笔不菲的中介费,去了西班牙。

她想得也简单,儿子上学要花钱、毕了业娶媳妇,要花钱,大人的事不能影响了孩子。

所以要赚钱,要努力赚钱,赚很多钱

2

大学毕业的时候,我只想出国留学,虽然我不愿承认这是一种逃避,逃避象牙塔外的现实问题。因为一种莫名的焦虑感,感觉按照时间节点,按照标配人生,按照成长曲线,现在不留学,以后工作了、成家了就都没有机会了。

​但是这个阿姨的经历告诉我,只要你想去做一件事,不管你多大年纪,其实都有可能。

3

她最早到马德里的时候去一个家里有三个小孩的人家当保姆。这一家人可以雇得起保姆,但家里连个洗衣机都没有,所以她每天手洗全家五口人的衣服。

全世界女人都善妒,她要小心翼翼的处理和女主人的关系,男主人有的时候看她辛苦可能会给她小费,而女主人对她戒备十足。她需要在其中平衡周旋,才能在异乡维持自己的生活。

一个不会一句西班牙语的女人来到了异国他乡,中介收了钱,画了饼,现实却是从底层开始,游走在法律的灰色地带

因为没有身份,被解雇的时候,她不受法律保护。只能去马德里的公园拿着一个纸壳躺在公园的躺椅上过夜。那个时候,她不知道流了多少的泪水,原来,出国的生活并不像她想的那么美好。

因为没有身份,她不能开通银行卡,赚的钱所有现金都只能随身带,她给自己在那内衣里缝了一个布包,包里是一张一张的欧元,她想要带回国把这个钱都留给儿子,结婚娶媳妇。

就这样,她在西班牙打拼了10年,十年沧海桑田,发生了很多事情,不是像所有的成功励志故事一样,她就在马德里富甲一方,但是她在这边遇到了她现任的老公,学会了西班牙语,从刚开始来做保姆,到现在在华文学校做后勤管理,偶尔,教一些中国人说西班牙语,做到平安喜乐这简单四字,于她,已经心满意足。

供完儿子读大学后,那笔打工赚来的钱她并没有像最初想象的那样留给孩子去娶媳妇,在国外生活的日子改变了她的态度。曾经她的前半生是为了她的孩子活,为她的丈夫活,为了他的家庭活。那后半生为什么不能为她自己而活?

她拿着这笔钱去了很多国家旅行,学了法语的兴趣班,学了烘焙,认识了一些别的国家的朋友,也会去参加一些社团活动。在西班牙她的生活其实没有过得很富裕,租了间普通的民宅,买了辆二手车。但是,现在的她过得非常快乐,甚至说她整个人的状态比20年前的他都要年轻。

​环境对一个人的改变还是非常大的,如果他在国内的话,不出意外可现在她应该是一个带孩子的外祖母,脸上刻满岁月的痕迹,可能一辈子都不会离开山东的那个地方,可能她会永远沉浸在丈夫嗜赌家暴的噩梦之中。但是她走出去了,走出去遇到了很多的挫折和困难,但是她为后半生迈出了这一步,人生就有更多不一样的可能。

很多文章里会写说过了20多岁,你的青春就消逝了。但是我觉得就像《我的前半生》里的罗子君和这个阿姨一样,他们的,最好的年龄可能是在他们的后半生开始绽放,他们才开始发现自我。

4

我们现在可能每天其实在做一样的工作,走一样的路线,会感觉到很焦躁,又会和同龄人对比,蛮有压力,那种被时代裹挟的焦虑感,束缚了所有想象和可能。

​但其实如果抛开标尺,不要去在乎那些很多外在的东西,比如:我一定买大房子,我一定要买好车,我一定要在多少岁以前结婚,我一定要在多少岁的时候事业有成……如果把这个评价的标准横向的展开,而不是一味的纵向的去拉时间节点,可能会发现生命中更多不一样的事情,可能焦虑感就会减轻,也可能会像这个阿姨一样,置之死地而后生。

5

毕业后我没有出国,生活在北京这个巨大的城市,选择了一份全新领域的工作。看到轰动一时的逃离北上广的活动也会一时心动,看到那些感慨大城市剩女多的观点也会紧张,但我终究还是一个二十多岁可以选择的少女,如果不追赶所谓的标配人生,不去为自己设定那么多条条框框,顺其自然的享受每一天生活,后半生能变成一个背着包就能全世界走走停停的有趣的少女型大妈也挺不错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她42岁睡马德里公园重新开始,你才二十几岁怕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