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私下表现好,单独上台就紧张怎么办?

【答疑老师】职业生涯规划师:钱路平

【家长提问】:我家女孩,5岁,私下里表现或者团体表演的话还是可以的,但是单独上台的话,就很难达到平时的水平,独自站在台上,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其实她已经准备的很充分的,像这种情况,怎么能改善她引导她



家长朋友,这个五岁女孩儿的问题呢,其实还是我自己的那个思路,也是希望让大家能够形成这样的一个思路,就是我们经常会看到孩子出现了某一个所谓的行为方面的问题,然后呢,我们想要做的就是把它这个行为方面的问题给他解决掉。这个时候呢,家长可以有一这样的一个思路,就是他这样的行为背后有什么样的需求,他是需要想要满足什么,或者他有什么样的期待,或者是说他有怎样的担心呢,他有怎样的焦虑?

    作为家长呢,我们需要有这样的练就这样的一双眼睛,就是我们看到这个孩子,他这样的行为,我们不急于从行为方面去入手,纠正他的行为,而是说我们透过行为看到孩子内心深处他的需求,他的担忧,他的期待是什么?

    第二个思路,就是说孩子,他其实天然的就会不断的去学习,不断的去成长,那当孩子出现一些我们家长认为所谓的问题的时候呢,我们会问一下自己就是孩子,其实他会不断的去成长,不断会改变的那孩子,他如果说他一直维持这样的一个行为,那除了我们看到他内心深处的。他的需要,他的期待他的恐惧他的焦虑之外呢,我们问一下自己,就是我们跟他有怎样的互动,我们有我们什么样的互动,导致了孩子没有改变自己,而是一直在维持这样的一个行为。

      有的时候呢,当我们急于想要去调整孩子的行为,比方说他自己一个人上台,他需要去,毕竟是五岁的孩子还很小吗?那面对很多人的时候,他一他像我们成年人的话,像包括我自己,如果说有很多到一个台上去讲话,那我肯定是紧张的,我也肯定有一部分的焦虑啊,也有部分的恐惧啊,然后呢,我也希望大家能够更好的去允许我犯错啊,不管我表现的怎样。那大家都能够给我一个支持,给我一个鼓励,那这是我们成年人都会有的一些正常的情绪啊,正常的需求,那作为一个五岁的孩子来讲,哪怕他在下面练的再好到台上了,那他的状态是不一样的。

     从行为方面说,我们家长是怎样的跟孩子互动的?那孩子会维持这样的现状,这样的行为是首先来讲,我自己的一个揣测哈,就是不管家长是。鼓励也好,是接纳也好,那可能孩子他接受的是一个什么样子的信息呢?就是家长不允许我在台上不说话,孩子可能不管,家长说哎呀,我也鼓励他了,我也什么呀?可是当我们把这个问题提出来说,他为什么到台上不说话的时候,实际上我们是对孩子这样行为的一个不接纳这样的一种互动的态度,其实孩子他是能够感受到的啊,所以呢,孩子他当他没有感受到支持啊,理解接纳的时候呢,那他内心的那个需要被。被接纳呀,他的恐惧需要被理解呀,那这样的一份期待会持续的用到台上不说话,这样的行为来表达,所以呢,首先家长问一下自己,如果孩子到台上就是不说话或者呢,孩子到台上之后呢,表现不好,家长能不能接受。

     我举个例子,父亲节那天,孩子跟爷爷奶奶还有我老公一块儿吃饭。然后呢,我老大因为都已经11岁了,然后呢,爷爷奶奶就说,你得给爸爸喝个酒啊,然后呢,爸爸平时对你也很关心啊,也很照顾呀,然后你应该感谢一下吧,然后呢,可能我孩子现在正处于叛逆期,他就不太想说,或者是说他不太想按照爷爷奶奶的方式去表达,然后呢,爷爷奶奶就会说,哎呀,你这样没礼貌啊,你看吧,做那么多你都不怎么,怎么的,然后呢,孩子他一直都没有说。

      然后后来我私底下里边,我就跟他说,我说爷爷奶奶说你没礼貌,你一定觉得不开心,因为你肯定不是没有礼貌的孩子呢,也不是说不懂爸爸这个对你的照顾啊,然后我说如果我是你的话,如果爷爷奶奶说我没礼貌,或者一直想让我按照他们的方式,我说我也不,我也会不舒服,那我说到这些的时候呢,我孩子就,他就整个人的状态就松下来了,他就不需要跟我。对抗了,因为他觉得他被理解了,然后慢慢的我才会跟他说,我说你肯定也有啊,你想要去表达的,那你等你下下一次呢,我同时我也会跟他说说,爷爷奶奶是这样子的,他也当他感觉到他被理解的时候呢,他也就能够理解爷爷奶奶并不是指责他,而是爷爷奶奶从小也是以这种方式去长大的。

     然后呢,在跟他说,等啊,你在跟爸爸再去表达一下的时候,他就很愿意去表达了,所以很多时候呢,我们并不是一定要让他在行为层面去纠正孩子,而是说第一点呢,我们了解孩子背后的期待,第二点呢,我们去觉察自己是不是因为自己对孩子一些不接纳的一些互动,不接纳他行为的互动,导致了孩子继续维持这样的一个,或者我们没有看到他背后的期待。导致孩子继续维持他这样的一个行为,来去表达他内心的需求,因为现在孩子他不太会表达呀,我很害怕呀,我很紧张啊,我是怎样怎样的情绪,那这个时候呢,家长也可以帮助孩子去理解自己的一些紧张啊,焦虑呀,担心呐,恐惧呀,期待被理解被支持啊,这样的慢慢的一些自己的情绪。

     家长可以慢慢的去帮助孩子理解自己的情绪,同时,家长能够接纳孩子所有的情绪都是正常的啊,那孩子他有了一定的安全感之后,它就不需要用这样的一些行为来去表达自己的需求,因为这些他已经自己能够得到了,同时他也能够理解自己的一些行为了,所以呢,还是两个思路,第一个思路呢,就是让家长能够看到。帮助孩子理清他这个行为背后他自己的一些情绪呀,期待啊,同时呢,肯定每个人都会有情绪,这样的期待呢,我们帮助孩子看到自己这一部分,同时呢,接纳每个人都是这样子的,然后在当我们对孩子是一个理解支持的互动的时候呢,孩子行为方面可能会有。

       因为每个孩子的行为表现都会有不同,所以,有的时候我还是建议家长不要先急于去调整他的行为,而是去倾听倾听,肯定孩子的情绪,然后呢,慢慢的做一些行为方面的调整,其实你可以说慢慢的一点一点的去给孩子设置一些。小步子的调整,比方说先在家人面前单独的去演讲啊,然后再在小伙伴面前去演讲呀,然后慢慢的让他从这个自己演讲,在家人面前演讲这样的一个初步的一小步,然后慢慢的走到那个最终能够在舞台上自己单独的应对观众去演讲这样一个状态。

你可能感兴趣的:(孩子私下表现好,单独上台就紧张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