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知道你住哪儿 ”— 《 捉迷藏 》

有剧透 请看完电影之后阅读

前天老干部大驾光临重庆,在我们区电影院做了分享会。我好想去但又有点近神情怯,想着呼吸几百米内相同的空气,已经很知足。深夜还有校友为博眼球发干部照片骗大家他正在校内某园区,引得一片转发扩散,好多女孩子叫嚣翻墙去堵干部。

干部是我一直喜欢的人,尤其是他的眼睛,和我爸的有些像。他是小荧幕的霸屏神话,在大银幕还没什么作为。过去一两年的银幕作品相当差劲,情敌蜜月的迷之剧情和真相禁区的不知所谓,豆瓣评分连五分都没有。但这一次的尝试,我觉得还是有进步,本子选得不错,女主也演技在线,除了女二的永远智商感人和不关门乱放小孩系列让人真的生气想摔。本想的是高智商惊悚,即我已经想得这么周密还是被人算计,而不是自己犯了那么多蠢让杀手有机可乘。好几次我和闺蜜都想站海璐的队。

生人入室 鸠占鹊巢
作为一部惊悚悬疑片,捉迷藏是可以拿到8分的。惊悚片一般不会列在我的清单上,看的时候一时爽,却永远印在记忆里,在某些独自一人情境里自己吓自己。但因为干部,有他在无论什么片,都会看。觉得干部,是有一点沧桑了。

这部片子最让人叫绝的应该是镜头的位置切换。导演对分镜掌握得游刃有余(我不是专业的,不知道这么说镜头的运用对不对),配合着BGM营造了特别吊诡和压抑的气氛,无时无刻,都有人在偷窥,有人被偷窥。也印证了片名,这个游戏本身的玩法。影片中多次失踪,寻觅,追逐,藏匿……让观众的心一直悬着。

心惊肉跳 倒数开始

男主的哥哥,陌生人,嫌疑犯,包括男主自己,或多或少都有心理疾病。男主患有OCD(obssesive compulsory disorder 强迫症);男主的哥哥应该是个偷窥狂,变态,长相也有天生缺陷,还被弟弟冤枉,被父母抛弃,出狱后只想复仇;女主也就是杀人狂魔,患有偏执型精神分裂症,临床表现为

“ 行为孤僻退缩,脱离现实,生活懒散被动。;机能性幻听;读心症(被揭露感);评论性幻听;强制性思维;释义妄想(象征性思维);思维被夺;影响妄想(被控制感、被动体验)”— 百度百科

对他人一直有敌意,偏执自己认定的事情,无论对错。 影片中秦海璐刻画得十分到位,中间一度三十分钟都没看见她,我就纳闷着女二怎么能这么久没出现,就怀疑头盔人有蹊跷,之后果然,与《惊天大逆转》里的面具有异曲同工之妙。结局时她被关进监狱抑或心理治疗中心,嘴里还念念有词这一个月来杀人的前戏,你住哪儿,我知道你住哪,我知道你住哪儿,让人不寒而栗,脊背发凉。所有门口的标记,那套可怕的无脸头盔黑装,伪装成散的棍子摩擦地板的声响,衣柜保鲜膜里的尸体,和一个又一个揭开的谜底,她就是自己口中的变态寄生虫,杀人后取而代之。她强调自己被偷窥,实际是她每天在窥视身边所有人。


最后想说一下这次的观影体验。我是和闺蜜去的,两边都是情侣,前排是一个青年男女小团体,其他的没注意,人还挺多。我是那种一个人看电影特别安静,两人以上就要偷偷说话,尤其看稍微紧张一点的片子就要捏着伙伴的手,时不时捂眼睛外加吐槽的那种代入感一下子变得极强的人。

这一场的观众都跟我一样,特别入戏,看到尸体的时候几个女孩子尖叫出声,我也不由自主惊叫。这有个好处,就是不是自己一个人被认为是智障了。像之前看盗墓的时候,突然在本就诡异渗人的地方看见三叔的脸,闺蜜吓一跳喊出了声,但只有她一个人叫,就特别尴尬。

看捉迷藏的时候,三次霍建华与不同的人打斗的场景都让人想笑,也不知道为什么,大家就都在笑。气氛突然从凝重变得欢快,特别有趣。

还有是吐槽万茜和小姑娘永远智商欠费,不作死就不会死,和警察保安到底是干什么的系列,大家都跟着生气嘟囔,让我觉得很可爱。这大概是在电影院看电影的又一大乐趣。

但我回到寝室与室友分享的时候,她们纷纷表示自己很讨厌观影时这些太活泼入戏的观众,觉得会打扰到她们的观影体验。我只好讪讪地转移话题,不置可否。各有所爱嘛,我自己享受这种感觉就好,也尊重喜欢安静氛围的朋友。私以为,我们越来越孤独,于是有了弹幕。那去影院的意义,也不止于大屏幕的舒适视觉享受,更是有缘的我们于两小时中共同分享喜悲吧。


写在最后,我和闺蜜中途猜测结局会不会是那种传统的美日惊悚片风格,即秦海璐女儿有其母的遗传基因,正处于潜伏期,未来也会……看着镜头外的你,给你一个意蕴悠长的眼神和冷笑作为结束,让我们细思极恐那种。

说实话,真的觉得有些吓人,作为一只心理狗,不知道未来要不要从事这方面的工作,每天面对精神分裂躁郁症抑郁症焦虑症反社会等患者自己也正常不到哪去,或许还要被威胁 —— “ 我知道你住哪  ”。


愿你喜乐。

你可能感兴趣的:(“ 我知道你住哪儿 ”— 《 捉迷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