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更重要——中美教育价值观思考

今天听了得到一个课题“家长们能向美式教育学什么?”,与笑来老师这周课题“思考什么更重要”的理念不谋而合。我把思考“什么更重要”这个思维模型运用到中美教育的分歧中,我们就更能明白这个思维工具的实用效果。

分歧1:培养兴趣与纠正错误,谁更重要?

中国人喜欢纠正别人错误,我也犯这个毛病。听到别人说话读错音,我们迫不及待地就纠正别人,因此错过了对方说话的内容。在子女教育上,小孩免不了犯错,中国人最擅长的就是有错就改掉他。金庸小说男神杨过,字改之,小时候就被常常郭靖、黄蓉、柯镇恶、全真教道士纠正错误,杨过因此有一个很不愉快的童年,武功也没学好,最后拜了小龙女为师才突飞猛进。

美国人不这么看问题,他们认为培养兴趣比纠正错误要重要。他们看到小孩交来的作文,虽然有很多拼写错误,他们并不纠正,而是表扬他们,鼓励他们继续写作。这下子小孩就有信心了,他们持续地写作。只要孩子们在持续的写作,那么这些拼写错误终究不会成为问题,随着他们写作和阅读量的增加自然而然地得到纠正。美国人想明白,培养兴趣、持续不断地做一件事情,要比这些小错误的纠正重要得多。

分歧2:师道尊严与学习,谁重要?

中国人常讲“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按照旧传统,学习知识技能,还要拜一拜祖师爷,师尊的权威尊严不容践踏。记得读小学的时候,课文没有背诵好,都得伸出小手板,挨老师的戒尺一板,家长们也非常感激老师对自己孩子的严厉教育,鼓励老师请你再好好教育教育我的孩子。那些胆敢顶撞老师的学生,直接被请到教室门口罚站,忍受被同学嘲笑的滋味。

美国人没有东方的师道尊严,他们为了让你学习,可以毫无“师尊底线”。比如,美国老师为了让中国学生开口说话,可以安排一个“宠物与人”的话题,自己充当那只宠物,模仿狗狗的动作,这下子终于把中国学生紧闭的嘴唇撬开了。中国家长知道之后大跌眼镜,尴尬地不知道要说什么。

分歧3:成长规律与起跑线,谁更重要?

中国人最喜欢随大流,别人家的孩子就像一根棍子一样不停地撮我们的背部,再不走就慢了。我们最喜欢听神童的故事,3岁能背三字经,6岁考到钢琴十级,六年级拿到奥数冠军,总之越早越好。“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个口号触动每个中国家长对孩子未来的焦虑。给自己的孩子报上各种培训班,成为所有中国家长的刚性需求,而且呈现越早学越好,难度越大越好的发展趋势。

美国人没有中国教育激烈的竞争,因此更重视人的成长规律,什么时候该干什么他们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在中国孩子解多元方程的时候,美国孩子还在做着双位数的加减乘除。美国学校在下午三点早早地放学,只留下十五分钟的课后作业,给孩子们充分的时间去阅读和运动。

一个简单的规律,人的智力发展有一个成长的过程。小学生花一个学期掌握的内容,高中生可能花一周就能学完。因此,美国人懂得在不同成长阶段的教育应该有所侧重。

分歧4:差异性和统一性,谁更重要?

从科举考试到现在的中高考,中国为所有国民提供了一条跨越阶层改变命运的上升通道。这是最为广泛而公平的筛选人才的方式,但也给我们每个中国人灌输了一考定终身,人人都过独木桥的思想。分数成为中国教育唯一通行的货币,谁能拿到更多的分数,谁就是王者,就是媒体学校家长的香饽饽。那些不走寻常路而有充满天赋的孩子们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和鼓励,换来的是不务正业的当头棒喝,这也成为了诸如“中国好声音”此类选秀节目里异类选手们感动评委和观众的陈词滥调。

美国的教育非常尊重个人的差异性。他们会把在某方面能力相当的同学(不管年级高低)匹配到一起共同学习,做到因材施教。美国学生被鼓励学生按照自己的特长兴趣发展,而不会堵死在唯一一条上升通道上。因此,成绩不是评判美国学生好坏的唯一标准,社区贡献、领导力、运动能力等方面都是美国学校录取学生要考量的因素。

那把刀

总结起来,思考“什么更重要”是破解中美教育分歧的“那把刀”。思考“什么更重要”是一种追本溯源的思维方式,与埃隆马斯克提出的第一性原理有异曲同工之妙。中美教育在相互学习借鉴的过程,本质上就是要回答“什么更重要”这一命题。把最重要的事情想清楚了,我们做事就不愁找不到方法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什么更重要——中美教育价值观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