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年传媒大咖,离开传媒转行保险

今天在我们的工作群,一位刚加盟的小伙伴分享了这篇文章,也从中找到了作为一名保险代理人应该做什么,应该往什么方向发展,坚定了信心加入保险行业,勇往直前。如果您是一位保险从业者,或者是对保险有兴趣,那么请花5分钟的时间读完这篇文章,相信对您有帮助:

从2003年大学毕业,我进入北京电视台广告部工作,到今天离开歌华有线,整整15年时间,我的职业生涯都是围绕着传媒和广告业展开的。经过慎重的思考和选择,我终于下定决心,彻底离开传媒和广告行业,转行进入保险行业,开启我第二次的职业探险之旅。

无论是在电视台还是在国企工作,体制内的好处自不必说,待遇相对稳定,工作压力相对小……过去的十五年里,我是这种身份的受益者,组建了家庭,养育了儿子,所以只会心存感恩。

当我已经不再年轻,我是否能够真正追随内心,去寻找属于我的一条道路呢?

摆在我面前的只有三个选择:

第一:是选择一家大中型公司,去做品牌、公关等相关的工作,还是与媒体打交道,只不过从甲方换成乙方;

第二:是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去创业,创业的方向最好紧贴时代脉搏,比如人工智能之类的;

第三:单打独斗成为个体户,做一个自由职业者。

同时,对于职业规划,我也一直在寻找三个方向,第一是找到一个未来十年有发展的行业,比如目前可以看到的人工智能之类的,或者教育、医疗、养老等与社会发展趋势相关的;第二是最好能找到一个好老板,甚至说一个好导师,退而言之,至少能够找到一个志同道合的团队;第三是个人身份相对自由,以一个社会人的面貌来面对社会,也就是说,我希望我今后的职业以我个人为基础,合作伙伴认的是我这个人,而不是我本身背后的平台或者是组织,这也是我在体制内工作多年后的最大感触,以往与人交往所获得的尊重,究竟是源于别人对你本身的认可还是源于身份地位或所掌握的权力,这个问题不离开体制,永远得不出答案

经过各种权衡比较,我将目标锁定在了保险行业上。

首先,宏观角度,行业处于上升期。

保险行业进入中国二十多年时间,很多人从最初的不了解到逐渐接受,也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现在从大环境里看,随着我们这一代的人逐渐成为中年人,保险意识开始觉醒,保险需求开始增加,同时随着社会财富的聚集,中产家庭的消费升级和富裕家庭的资产配置等原因,都使得保险业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任何一个行业发展起来,一般都有一个十年左右的初创期,然后是一二十年不等的黄金发展期,此后进入衰退期。以我最熟悉的中国的电视媒体为例,八十年代是初创期,九十年代到2010 年前后是黄金发展期,而2010年以后卫视混战,电视媒体也迅速衰落,几年之内从辉煌走向了衰退期。

而在我看来,保险行业的初创期相对较长,早期行业比较混乱,给人们造成了很不好的印象,从2010年以后随着80后一代逐渐成家立业,富裕阶层逐渐兴起,保险开始进入黄金发展期,按照我的估计,至少还能有十几年的黄金发展期,或许这就是我的机会所在。

其次,个人角度,认可保险理念,边买边学各种保险常识。

我本身就是保险的重度消费者,我是从2006年底开始保险,当时工作才三年,手头刚有闲置资金,我就买了第一份商业保险,当时的想法很朴素,如果我出了意外,给我的父母留一份养老的钱。生孩子前后,我和我老婆陆续买过各种保险产品,入过坑,也糊里糊涂地买过其实并不适合的产品,特别是这两年我们做了家庭的保单梳理,基本上又把保险的各种理念系统学习了一遍,才最终确立了自己的保险观念。

同时,在人生观和世界观上,我推崇家庭至上原则,坚持为人子、为人夫、为人父的责任和义务,更对于生活中的疾病、意外等特殊状况怀有深深的恐惧,这些都是我对于保险理念的深层次认同感。

再次,需求角度,周围朋友保险需求旺盛,但需要专业化的服务。

近年来,我周围的朋友里保险需求很多,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有了家庭和孩子以后,需要一定保障来应对风险,第二类是一些朋友逐渐因为上市、创业等原因,积累了一定的家庭财富,需要进行家庭资产的配置,而大部分的人有保险需求,但没有时间仔细研究产品,所以一般是找到什么公司的代理人,就买什么公司的产品。

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即使自己买了很多保险,仍然不知道自己究竟买的是哪种,配置是否合理,保额是否符合自己的需求,这种情况几乎遍地都是,确实需要有专业的人员来进行讲解和梳理。

基于上述原因,我就最终确定了保险作为下一个职业方向,同时随着交流的不断深入,我也找到了很多保险行业吸引我的地方:

第一,可以学习很多新的知识。

终生学习是我非常认可的一种生活方式,而保险业涉及的内容将是多个行业的结合点,不止于保险产品本身,还包括其他金融理财、医药卫生等知识,同时也会涉及未来的法律、教育、养老、健康等多种领域,能够学习到新东西就是对我的最大吸引力。

第二,把客户变成朋友,保持一辈子的联系。

根据我的生活经验,在现代社会,有几种职业的朋友离不开,经常会需要咨询建议,一个是医生,一个是律师,还有一个就是保险从业人员(无论是代理人还是经纪人,只要是专业人士即可),特别是从事保险的朋友,平时的交往可能仅仅是交易关系,但是真正遇到事情了,最有可能提供帮助或者用金钱来解决问题的,那就只有依靠保险。我交朋友的原则就是尽可能成为一辈子的朋友,既然如此,何不选择这样一个职业,将我们的交往维系一辈子呢?

第三,自己做,做自己。

在体制内工作了十几年,我所做的绝大多数工作都是在为别人做,贯彻落实领导的意图,而领导所做的事情,又是在贯彻落实领导的领导的意图,金字塔式的权力结构,锻炼了执行力,也弱化了个人的思想。但是保险从业者却并不从属于这样的金字塔结构,付出的每一分努力都是为了自己,而不是别人。

保险从业者在与人交往过程中,展现的是自己个人素养和知识水平,销售的是自己的理念,而不是背后的组织或者地位,这也是我最想做的事情,销售自己,如果自己有能力赢得客户的信任,让别人认可我的专业度,那么才有可能做好这一行业,然后通过各种关系的转介绍,实现业务的扩展。

换句话说,这一行,做的是口碑。而在这一方面,我还是觉得我值得尝试。

第四,同样是销售,保险是私事,广告是公事。

在广告业多年,我的很多时间也是用于给别人介绍产品,需要与人打交道,但是保险销售和广告销售完全不同,保险产品针对的是个人或者家庭,客户有需求,就很容易促成销售,没人愿意拿自己的事情开玩笑。而广告则是公事,客户做广告有各式各样的诉求,有的为销售,有的为品牌,有的为面子,有的为应付,有的为私利,有的为公干,作为媒体却往往难以兼顾,因此在工作中也就困难更多。

第五,同样是销售,保险不用谈折扣,不用纠结条款。

我的性格其实并不善于与人讨价还价,在广告销售过程中,最困难的是价格上的博弈以及合同条款上的争论,对客户心理的揣测,因为从本质上,广告销售是一种零和博弈,客户和销售是处于对立的双方。而保险销售过程中这些都不存在,拥有专业知识的保险代理人,应该是根据客户实际情况和需求,推荐产品组合方案,用专业知识来进行建议,不需要纠结于价格或条款

第六,保险是一个可以做一辈子的工作,积累会越来越丰厚。

虽然比起很多人来说,我入行会晚十来年,但是有两点还是很吸引我,一个是保险意识的广泛普及其实只在最近几年,所以我入行虽晚,但也不是就追不上了,另一个是我未来至少还可以在这个行业做个二三十年,只要把身体锻炼好,工作努力些,相信时间会带来丰厚的回报。

第七,如果有幸做的好,收入可以超过体制内的天花板。

周围几个朋友,近一两年转行做保险的,都很成功,虽然同样辛苦,但是个人觉得,辛苦的有意义,收入角度也很可观,至少不再有天花板的限制。收入与自己的付出成正比,不用考虑周围人,不用顾虑同事的感受,不用受到各种条框的制约,这也是吸引我的一个方面。

第八,保险从业者鱼龙混杂。

中国的保险业经历的从无到有的过程,也使整个从业者队伍鱼龙混杂,参差不齐。目前整个社会对这个行业的认可度不高,虽然现在不乏清华北大的毕业生加入保险行业,但总体上高级的保险从业者还比较少,不能满足高端客户的需求。我不敢自认是个高素质的人,但是我对自己的专业程度、学习能力、表达能力还是有一定的自信,希望入行以后能够分得属于我的那一杯羹。

第九,未来发展方向应该是专业的家庭理财咨询服务。

保险从业者销售的只是保险产品,但是未来随着高净值人群的不断分化,保险将成为家庭理财服务的一部分,和专业的投资人士一起为富裕阶层的家庭提供家庭资产配置服务,解决风险和资产传承问题。

我觉得如果我可以在保险领域站住脚,下一步的发展方向将是和专业的律师、投资人等一起合作,做资产管理公司或者是家族办公室

我曾经向平安保险的资深销售咨询过这样一个问题,究竟什么样的人适合做保险代理人,他的答复是,第一是自律,确保每周固定的工作量,也就是每周见人的次数,第二是性子不急,没有抱着赚大钱的念头,第三是有良好的人际关系,第四是热爱学习,学无止境。

用上述标准反观自己,觉得我基本上能够做到这些要求,才最终坚定了我转行进入保险业的信念。

当我选择了保险行业之后,最后一个问题摆在了我的面前,那就是从哪里入行?

在两个多月的时间里,我先后了解了多家保险公司和经纪公司的情况,也得到了很多朋友的热心帮助,比如平安保险,那是我十几年间购买保险产品的首选公司,比如中信保诚,那里对代理人的福利和传承计划确实令人心动,再比如永达理,一家MDRT达成率令人羡慕的经纪公司……但是最终,我选择了泛华,中介行业亚洲第一,拥有着强大的后援平台,也非常适合我的初衷,在泛华我成为一名保险经纪人,。

选择泛华,既是因为他们提倡的“买对赔好”的理念,同时也是因为我找到了一位非常优秀的导师,希望能够跟随最优秀的人,学到最多的东西。

最近在和周围的朋友交流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个奇特的现象,越是家庭收入很高的中产乃至高收入家庭,比如六七十万至一二百万的家庭,基本上保障类的产品都已经配的差不多了,近期都在考虑的是资产保值、年金养老或者是传承问题,而越是收入相对低一些的中产家庭,比如二三十万到四五十万的家庭,竟然处于“保险裸奔”状态的越多,很多家庭即使有保险,也是以理财险或者是保孩子的居多,作为家庭主力收入来源的夫妻二人,基本上都只有社保和单位的补充医疗而已,其实这样的家庭抗风险能力也是最弱的,正如年初时那篇著名的文章《流感下的北京中年》所写,很可能任何一个家庭成员的一场大病,就会将这个中产家庭打回原形。

从这个角度说,我也为自己的职业选择找到了使命感和责任感。未来我的工作更多地会像中医一样,把脉问诊,开方治病,至于说抓药找不找我,其实并不重要,只要能够让周围的朋友们强化保险意识,增加自己家庭的抗风险能力,真正遇到风险时能够更加从容,那我的目的也就达到了,我的工作也就是有价值的。

总之,人到中年,彻底转行,需要勇气,更需要运气,未来如何,全在自己努力!

你可能感兴趣的:(15年传媒大咖,离开传媒转行保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