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读过的书不一样。我也可以说些SMECN、SCP等投行术语;罗森塔尔效应、帕金森定律等心理学术语;HRM、OKR等管理学术语;奇门遁甲;诸法无我、诸行无常、涅槃寂静……但是,“说人话!用简单的语言表达深刻的道理” 在沟通中尤为重要。因为,写作也是一种沟通方式。
(本文9698字,阅读时间约需13分钟)
五百年前的一次回眸
让 你我 今生相遇
我的本心啊
与 你的本心 同体
人世间的秩序啊
让天道以厚薄 分离
陆九渊的心即理
朱熹的格物致知
皆须 正心诚意
仙人 祥“云”送子
高人 道破无语天机
守仁 圣人之志少年立
文武双全 堪称顶级
仕途坎坷仍自律
立德 立功 立言
三十年河东 三十年河西
王阳明儒释道三教合一
集大成创心学 桃李满地
君子不器 根基为“五溺”
你用短短五十七载人生路
书写“三百年事功第一”传奇
“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未见花时
花与汝心同归于寂
见花则花分明于汝心
故 心外无物 心外无理
龙场悟道 心即理
天泉证道 四句教
致良知即知行合一
茫茫人海
我们相约于天地
不禁 共鸣
灵魂深处响起:
无善无恶心之体
有善有恶意之动
知善知恶是良知
为善去恶是格物
这 就是
成就人生的秘密!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意为“学到的东西有机会付诸于实践,这难道不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吗?”。“学”可以获得知识更能彰显良知,“习”就是实践、即身体力行、亲身践行。因此,用王阳明的逻辑去翻译《论语》这句话则为“知行合一,难道不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吗?”。
儒家的最高标准是成为圣人(即完人)。圣人需同时满足三个标准:立德(成为世人的精神楷模)、立功(完成大事业)、立言(为后人留下学说),此三不朽一直是中国儒者的追求。中国历史上出现过两个半完人:孔子、王阳明,另半个是曾国藩(曾国藩毁誉参半、争议颇多)。王阳明被誉为“真三不朽者”。
1、王阳明生平
王阳明(王守仁,1472-1529),字伯安,号阳明子(因曾筑室于会稽山阳明洞,自号阳明子),浙江余姚人,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军事家。王阳明将儒释道三教合一,他是心学集大成者,是儒家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与孔子(儒学创始人)、孟子(儒学集大成者)、朱熹(理学集大成者)并称为孔、孟、朱、王。
诞生及更名。1472年,王阳明出生的前一晚,其祖母梦见神仙乘祥云送子到家,次日王阳明诞生,取名“王云”。但王云5岁时依旧不会说话,经高人点拨“其名道破天机”,遂改名为王守仁才开口说话。“守仁”二字出自《论语》“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
立志为圣人。1481年,王阳明10岁,他的父亲王华考中状元,举家搬至京城。王华为王阳明请了诸多名师,王阳明自幼熟读四书五经,天赋聪明。11岁,他问塾师“何为第一等事?”,塾师曰“惟读书登第耳。”,王阳明大言不惭地说“登第恐未为第一等事,或读书学圣贤耳”。12岁的王阳明曾作《蔽月山房》“山近月远觉月小,便道此山大于月;若人有眼大如天,当见山高月更阔”,他的辩证功夫可见一斑。随父亲出居庸关体验纵马驰骋于大草原和大漠的任侠和骑射的豪情之后,15岁的王守仁拟上书皇上出关为国靖难,被父亲拒绝。因与其父期望他“学而优则仕”相去甚远,于是王华为17岁的儿子安排了婚事,洞房花烛夜,王阳明竟然逃婚至道观打坐度过。
亭前格竹。王阳明携妻返乡途中拜访了大儒娄谅,“圣人必可学而至”使王阳明开始践行当时官学朱熹理学的“格物致知”。在此顺便谈谈理学,佛教在唐朝的兴盛让韩愈开始担忧本土儒道的传承并作《原道》提出道统问题,视佛教为异己;佛教在宋朝依旧繁荣,既是哲学家又是易学家的北宋五子(周敦颐、程颢、程颐、邵雍、张载)则采取积极态度,出入佛老十余年研究和领悟佛教精髓,继而对先秦儒家思想进行重新建构和解释,将道家和佛家思想融入其中提炼儒学观点形成理学;直至南宋,理学形成了完整的思想体系:朱熹的理学认为理是最高和最核心思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首先应向外“格物”才能知道“理”;陆九渊“心即理,圣人之学心学也”;吕祖谦提出道和理在人类日常生活中,人的活动决定历史前进的方向,因此可通过研究历史来追寻“道”。元朝之后,朱熹理学在科举制度中举足轻重。于是,17岁的王阳明在自家亭前格竹三天三夜致大病一场但格竹无获,因此王阳明开始质疑朱熹的向外格物才能致知这一说。亭前格竹是王阳明思想发展进程中的重要转折点。
仕途多舛( chuǎn)。22岁、25岁和28岁,王阳明参加了三次会试,终于在第三次考取进士;在第二次落榜时,王阳明说“汝以不得第为耻,吾以不得第动心而为耻”。中进士后,王阳明步入仕途,起初仅受任修陵墓,但他始终坚持研习儒释道,以成就其圣贤之志。34岁被贬至龙场,37岁龙场悟道,立言:《传习录》。45岁-50岁,王阳明恩威并施仅用不到三年时间平定为患江西数十年的民变祸乱;正德十四年(1519年),王阳明在鄱阳湖中仿效赤壁之战,仅两周时间,以1万多名乌合之众平定朱宸濠(宁王)10万精兵谋反;立功。但随后,王阳明却蒙受了各类流言蜚语……再之后,朝廷将王阳明闲置,而王阳明始终坚持讲学。56岁的王阳明受命于朝廷,至广西和平处理了少数民族武装,并“修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异其宜”。返程至江西时,57岁的王阳明心力交瘁,留下“此心光明,亦复何言”客死归途的船上。王阳明在近三十年仕途中立德(坎坷人生中的自律)、立功(三百年事功第一)、立言(《传习录》)。
悟道讲学。龙场悟道后,王阳明讲学讲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立志:人,永远在成为他自己所期望成为的样子。孔子“为政以德”在基层兴教化、美风俗;而王阳明心学适合中上根器之人研习。王阳明30年仕途生涯从六品升至三品,他的很多学生官位比他高且追随他多年。
“心即理”是阳明心学的逻辑起点,从本质上说明了人的本质和天道本质是同一的、人可以通过学习并亲身实践圣人之道(即“知行合一”)而成为圣人。王阳明在龙场每天琢磨“荣辱富贵可淡化,但生死一念横亘于心不能化去”并将自己视作圣人、提升思想境界“圣人处此,更有何道”(龙场是龙生存的地方)最终得出“圣人之道吾性具足”“吾性自足、不假外求”,“心即理”意为每个人都有“道心”(即本心、天理)、想要寻“理”则只需不断向本心去寻找从天道那里得来的理、无需通过向外“格物”在格万事万物中去寻求。
“知行合一”是为纠偏,因为圣学的知行本一回事。但程朱理学却在修养工夫上强调先知而后行“格物致知”,这割裂了知和行,造成后来学者离行求知,所得不是真知、所行不是真行。“知行是一个功夫的两面,知中有行,行中有知,二者不能分离,也没有先后。与行相分离的知,不是真知,而是妄想;与知相分离的行,不是笃行,而是冥行”。
“致良知”即依良知而行,是王阳明“从百死千难中得来”,是学问大头脑,是圣人教人第一义。“良知”是天地之心、宇宙之心,是人的道德认知与判断,是行为准则,“良知只是个是非之心,是非只是个好恶,只好恶就尽了是非,只是非就尽了万事万变”“是非之心,不虑而知,不学而能,所谓良知也”。《传习录》“盖良知只是一个天理,自然明觉发见处,只是一个真诚恻怛,便是他本体”。“良知”为知,“致”为力行,因此“致良知”即为《大学》中的“明明德”亦为王阳明的“知行合一”。
名家评论。黄宗羲“王阳明可谓【震霆启寐,烈耀破迷】,自孔孟以来,未有若此深切著明者也”。清朝王士祯“王文成公为明第一流人物,立德、立功、立言,皆踞绝顶”。钱穆“阳明思想的价值在于他以一种全新的方式解决了宋儒留下的【万物一体】和【变化气质】的问题。良知既是人心又是天理,能把心与物、知与行统一起来,泯合朱子偏于外、陆子偏于内的片面性,解决宋儒遗留下来的问题”。张岱年“阳明宣扬【知行合一】,强调躬行实践的重要,更提出【致良知】学说,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提倡独立思考具有深刻的意义”。余秋雨:“中国历史上能文能武的人很多,但在两方面都臻于极致的却寥若晨星,好像一切都要等到王阳明的出现,才能让奇迹真正产生”。日本近代著名军事家东乡平八郎“一生俯首拜阳明”。
2、“五溺”的启示
从12岁立志为圣人到37岁龙场悟道,王阳明也曾“五溺”:
王阳明的五溺才能表现
圣人的成长过程中也会出现各类问题,这给我们如下启示:
叛逆的孩子更有创造力。作为状元、礼部尚书的儿子,王阳明本该子承父业,但他却是活脱脱的一个问题青少年,不务正业且沉溺于“任侠、骑射、辞章、佛、道”。但正是因为“五溺”,为他成为整合儒释道三教的集大成者并成为心学创始人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五溺”都是求取圣人之道的路边风景,如果没有这五溺则王阳明不可能立功,如果没有研究道家佛家思想则不可能传承、发扬陆象山“圣人之学心学也”和立言于《传习录》。可见,五溺是王阳明为求取圣人之道的艰难曲折之路。再看看苹果创始人乔布斯和特斯拉创始人马斯克当年都曾是叛逆青少年。但正是这些叛逆的青少年改变了世界!因此,教育子女需要正确引导,而不是强行让孩子走父母指定的路。真正的教育,就是让孩子成为他自己。
博学笃志。王阳明12岁立志为圣人,不论遭遇如何,他始终笃志前行,五溺成就了王阳明的文武双全和精通儒释道的博学多才以及创新精神。有人说“科学,就是分科之学”,这在某种层面上有一定道理。我们现在的专业化细分越来越多,如果仅仅局限在自己的专业领域中,则犹如井底之蛙坐井观天。互联网时代,最可怕的竞争来自于跨界打劫。而跨界创新则需要我们涉猎面广,尽力突破自己的专业领域、拓展我们的思想藩篱、扩展自己的认知范畴。适当读些不那么功利的书,比如文史哲、国学经典、天体物理、量子力学等“无用”的书籍,适当参加一些公益社会活动,比如支教、探望敬老院和儿童福利院、帮扶社会弱势群体。同时,还要勤于思考、随时记录瞬间灵感、关注前沿科技,总结并整合跨界知识,不断升级自己的认知体系。
人文点亮生活,科技改变世界。人文让我们的思想在时空中与智者一起自由翱翔。人工智能时代,不论企业家、打工族、老人或孩子,我们一手人文、一手科技、博学笃志,终可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君子不器。孔子在《易经·系辞》中说“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意思是:道是无形的、是宇宙及所有器物所存在、运动和发展的总规律;器是有形的物质、即“相”;道存在于有形的器物中。君子不器,意为:君子的肉身是有形器物,不可仅囿于一技之长、只求职业发财致富,而应当“志于道”,修行到天道与本心(即“道心”)合一,才有信仰,才有驾驭能力,才能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明道则可“致良知”。道是阴、器是阳,阴阳一体、道器不离,器中悟道、以器执道,这也就是王阳明所说的“知行合一”。王阳明五溺中的每一“溺”都让他殊途同归、体悟天道,最终融会贯通、传承陆象山思想,成为“心学集大成者”和“真三不朽者”。由此可见,只要孩子沉溺的事物并未有害于身心健康、没有危害社会的倾向,则应鼓励孩子在特定时期拥有有益的兴趣爱好,以便为孩子将来的“君子不器”打下坚实的基础。
3、龙场悟道
明武宗正德元年1506年,正德皇帝朱厚照仅15岁,天资聪颖的武宗在以大太监刘瑾为首的八虎(八个太监)诱导下已变得贪杯、好逸乐、纵情于声色犬马。弘治时期的政治清明,为武宗留下一套刚正廉洁的大臣班子。34岁的王阳明因反对宦官刘瑾并上书请求严惩八虎,被廷杖四十,遂被贬至贵州龙场(当时是流放要犯之地,万山从薄,苗、僚杂居)当驿丞。
龙场的土著人是苗族,语言不通,没有房屋住,王阳明的生命时时面临野兽、土人袭击和刘瑾可能随时派人暗杀的威胁。王阳明为自己做了一个石椁(石头做的棺材),每夜静坐其中反省、思索为圣之道,终于在37岁的某天深夜,寂静夜空中传来王阳明“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史称龙场悟道。
此刻,王阳明领悟了《大学》精髓,明白了为何二十年前格竹失败:因为,心是万事万物的根本,世上一切都是心的产物,“心即理”。于是,他写下“训龙场诸生”,众弟子不解“心外无理,心外无物”之意,问曰“南山里花树自开自落,与我心何干?”,王阳明答曰“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心外”。因此,心外无物意为存在是客观的,但存在的意义与价值则由人来赋予。
4、四句教
研读王阳明之前,感觉王阳明心学高深莫测、不明觉厉;系统研读王阳明心学之后,根据“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却笑从前颠倒见,枝枝叶叶外边寻”可将王阳明“四句教”与《大学》八条目关系对应如下:
王阳明心学四句教对应《大学》八条目
《大学》八条目的逻辑关系是向外格物才能致知,而后才能诚意、正心,最终达到修齐治平。王阳明的四句教(四句话不属于同一个意义层面,因而不存在内在逻辑关系)则告诉我们天道体现在人这个层面的顺序应该是:正心诚意致知格物,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四句教在王阳明心学中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它简单直接、不偏有、不着空、直趋中道。
王阳明心学四句教的立体结构图(甲木乙木原创)如下:
上图将空间八等分,这并不意味着落入每个空间的绝对数量和相对数量也是均等的;而原点处的道心(本心)则是同一的万事万物皆具备的。
王阳明心学中的“心”包含“道心”和“人心”。“人心之得其正者即道心;道心之失其正者即人心”。“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
“无善无恶心之体”中的“心”指的是“道心”即本心、天理(图中原点),“此心不动,随机而动”即以“道心”为原点,将空间分为八等分(此空间即为佛家所说的“十方”)。“无善无恶心之体”犹如佛家的“空”,其区别于佛家思想的则是“厚薄”与“同体”。王阳明强调“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在良知、灵明这个意义上,人类并不高于山川动植物,人类以外的所有物质也自有其精神和价值,因此天地万物都在良知、灵明等精神性的一体之中;“唯是道理,自有厚薄”如:身虽一体但厚头目薄手足,以草木养禽兽,宰禽兽以养亲与供祭祀、宴宾客,《大学》之厚薄即“良知上自然的条理,不可逾越,此便谓之义;顺着这个条理,便谓之礼;如此条理,便谓之智;终是此条理,便谓之信”。
“有善有恶意之动”,则为空间中除了原点之外的任何位置,如果原点为“0”则原点(即“道心”“本心”)以外的任何点都是“1”即“人心”(意之动、心之动)。“意之动”是人心之动,但凡心动则必有根尘相对的境,人心因为有物欲的诱惑或牵扯,所以合乎良知自身本然状态的“意之动”则有可能落于善或落于恶。
“知善知恶是良知”则为空间的上半部分,占比二分之一。良知只是个是非之心。“知善知恶是良知”是知行合一的“知”。“为善去恶是格物”则为空间的后右部分,占比四分之一。我们需听从内心的呼唤为善去恶。 “为善去恶是格物”是知行合一的“行”。“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之真切笃实处便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知行合一在图中上后右部分,占比八分之一。
世界即是维次时空。我们所处的世界是无量维次时空,所以图中任一非原点的点有可能是其他维次时空的原点,反之亦然。
5、天泉证道
王守仁54岁辞官回乡讲学,在绍兴、余姚一带创建书院,宣讲“王学”,以四句教为定本开示弟子,学生王畿(王汝中)和钱德洪对四句教的理解产生了偏差。嘉靖七年(1528年),56岁的王守仁受命于朝廷,即将至广西思恩、田州平定土瑶叛乱和断藤峡盗贼。出发前夕,王守仁宴请学生。是夜,学生们渐次离去,王汝中与钱德洪走至阳明先生宅院的小桥天泉桥,向老师请教四句教的问题,史称“天泉证道”。
王畿认为,既然心体无善无恶,则意、良知、格物也都应该是无善无恶。因此,他认为四句教是权宜之说,并非最后的究竟圆融之说。同时,他提出“四无说”,即无心之心则藏秘;无意之意则应圆;无知之知则体寂;无物之物则用神。
钱德洪表示,无善无恶心之体,良知原本无善无恶,对圣人而言无善无恶是为至善。但对普通人而言因为有物欲和私心所以意之动则有善有恶,因此需要我们在一念发动之处克倒不善之念。良知知善知恶,因此应为善去恶。他表明,四句教是王门宗旨,不可更改。
阳明先生说,四句教原本就是针对佛家说的两类人,即顿悟的利根之人和渐悟的钝根之人。王龙溪(王畿)是利根人,一悟本体即是功夫,一了百了,但这类人凤毛麟角。因此,对普通人(钝根人)还需强调知善知恶、为善去恶。阳明先生向两位学生重申了四句教,并叮嘱二位相须为用、不可各执一边。
王龙溪的“四无说”可理解为佛家的“空”(在道家看来则是全“阴”无“阳”),犹如六祖慧能顿悟“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但是绝大多数人并非利根之人,因此四无说不能为大众所践行,注定离王阳明心学之“道”渐远。钱德洪的理解犹如神秀渐悟“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王阳明的“四句教”中的第一句“无善无恶心之体”即为佛家的空性思想(阴),后面三句则都是“阳”的不同形态,这符合《道德经》“一阴一阳之谓道”。
王阳明曾说:“圣人与天地民物同体,儒、佛、老、庄皆我之用,是之谓大道。二氏自私其身,是之谓小道。”他的话表明当时儒家对佛道采取严厉批评的态度。儒家的最高目标是成为立德立功立言的圣贤的社会人;当时的儒家认为佛家的终极目标是了脱生死,摆脱六道轮回,彻底了解人生宇宙真相,成为大彻大悟的佛(即成为无我的慈悲人),因此,当时的儒家认为佛家是自私的(笔者认为,这是小乘佛教的终极目标,大乘佛教的终极目标是佛自愿再次进入六道轮回去普度众生,这就是大慈大悲);道家的最高目标是成就今生并成为长生的神仙(即成为无为的太空人),这也被当时的儒家认为自私,因为儒家认为道家并未在现实社会中贡献更大力量(笔者认为,道家思想是中国乃至世界的哲学、商业、科学和技术的根本)。总之,(除异端邪教以外)每种学说和思想的出现,都有其特定社会背景和深远历史意义,关于信仰和宗教问题,我们无须妄加评论,这并不存在谁对谁错,区别仅在于认知界域及看问题的角度。
6、心学影响
越民族越世界,越经典越穿越。作为明朝中晚期主流学说之一,阳明学在中国、日本、朝鲜等东亚地区都有较大影响。因为阳明学适用于中上根器之人,因此就很容易被社会精英阶层接纳和传播。
内圣外王。心学发展历经“知行合一、默坐澄心、致良知”三变。其核心思想是“心外无物”这一哲学观点。阳明学纠正了朱熹向外穷理的哲学观点。有人说“治世用理学,乱世用心学”,这或许不无道理。因此,心学是内圣学,即关注每个具体个人在存在状态中的哲学,这无疑充满了人性关怀。阳明先生曰“所以为圣者,在纯乎天理,而不在才力也。故虽凡人,而肯为学,使此心纯乎天理,则亦可为圣人”、“个个人心有仲尼,自将闻见苦哲迷。而今指与真头面,只是良知更莫疑”、“主一就是专注一个天理”、“天理即人欲”。
心学影响巨大,但又存在危机。阳明学适应了特殊处境下的知识分子安身立命的精神需要,并在中下层人民中有极大的影响力,推动了儒学的平民化运动,解放了思想。但是,心学只强调内心的道德自觉,忽视了纲常伦理的客观秩序准则与圣人言教的权威性,后来成了一些不检点的人掩饰其丑行的工具。
在中国,深受心学影响的历史人物有:曾国藩、孙中山、蒋介石、杨昌济、毛泽东。毛泽东的《心之力》大体就是按阳明心学来写的。阳明学在台湾衍生出生命教育、哲学谘商、心理建设三个教育体系,台湾林茂生博士根据心学观点提出“教育应从个人内在去发展,而非强加于外部的发展”。
在日本,阳明学对政治、经济、文学、哲学、军事、商界等领域影响颇深。明治维新源于心学的深刻影响。心学传播者有:庵桂悟、藤原惺窝(江户儒学鼻祖)、中江藤树(1608-1648,日本阳明学原祖)等。《王阳明大传:知行合一的心学智慧》是国际儒学权威冈田武彦花费二十五年心血的作品,该书作者一生只研究王阳明,他是为王阳明而生的,因为他一生只写过这一本书,写完就去世了。日本汉学家滨隆一郎认为,中国历史上兼有“道德、学问、事功”的完美者以王阳明为首。稻盛和夫的企业经营哲学大多来自阳明学。
在朝鲜,阳明学经由实学思潮的重要学者得到传播。钱明说“阳明学乃是朝鲜实学思潮产生的重要哲学基础”。
心学的现代意义。人作为道德主体,具有主观能动性,因此可以对治当下问题。知行合一、真知真行,则赋予现代人实践道德、完善自我的勇气和理论基础。阳明学具有生态智慧,体现在“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因此心学对生态环保也具有积极作用。在商界,心学被广泛运用于企业家进行公司经营和企业治理。
7、人生感悟
大其心,立其志。北宋哲学家张载“大其心”的大心之说提出人是天道在人这个层面的显现状态,唯有明白人的本质和天道的本质原本就一致,则为本质上的天人合一。这也就是王阳明说的“成为圣人,最重要的就是开显本心”中的开显本心。王阳明曰“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凡学之不勤,必其志未笃也”。
谦其心,行其知。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谦虚其心,宏大其量”“人生之大病,只一傲字”“谦为众善之基,傲为罪恶之魁”“为学大病在好名”。
无中生有,有归于无。此有即彼有,此无非彼无。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无中生有”中的“无”是原始直觉、“有”是理论知识和经验的积累。也就是从无知到知晓甚至发明人类社会各类工具。将公司经营好,必须依靠科技和人文。储备和思索不易变化的人文类,同时关注和重视科技更迭和与时俱进的商业逻辑。面向未来,则需要考虑更多科技更迭,从广度和深度上考虑。“有归于无”中的“有”与 “无中生有”的“有”意思相同,但“无”则是更高级别的“直觉”,依托更多知识和丰富经验的准确的甚至灵性的直觉判断。这时的“有”是立体网状结构的。这时的“无”犹如“气”一般存在。而“气”则是物质的另一种展现形态,这是武功的最高境界,无需武器,由祥瑞之气护法,随意念出击、克敌制胜,而敌无法攻袭。比如,特蕾莎修女(德兰修女)被誉为“一个可以让世界停止战争的女人”,她的至胜法宝就是:爱,即爱形成的气场;爱,是这个世界最有力量的至胜法宝。
尽信书,不如无书。孟子曰“尽信书,不如无书”。王守仁17岁亭前格竹失败,于是开始质疑当时官场及儒家的主流思想朱熹理学。这种学习、思考,身体力行、敢于质疑权威的做法值得我们学习。同理,尽信卦,不如无卦。由王阳明四句教可知,每个人的本心就是天理,如果我们不存在私欲,则本心就知道一件事该做还是不该做,做或不做是否符合天道。因此,卜卦仅仅只是提供一种参考依据。比如,姜太公与周文王伐纣前夜,姜太公卜卦是大凶卦,但他认为天理难容商纣王、伐纣是民心所向,因而大获全胜。
朝乾夕惕。乾卦: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吾日三省吾身”。白天自强不息,晚上三省吾身。阳明先生曰“如果白天做功夫觉得太过于纷扰,就静坐;觉得不愿去看书,就要去看书,这也是对症下药地修炼自己”、“不贵于无过,而贵于能改过” 。
8、致敬武汉大学
在最美的大学:武汉大学
漫步于樱花大道和老斋舍
一条条学苑之道通往已知
更通往无尽的未知
一座座老房子展现着历史
更彰显民族复兴的现实
珞珈山和东湖水共同见证
武汉大学的四季繁华更迭
位于市中心,闹中取静
这里承载着一个城市百余年的记忆
这里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这里品读圣贤书,提升人生境界
明帝王之智,悟统御之道
站在巨人肩膀上,视野更宽广
百闻不如一见:
让我们相约武大,相聚珞珈
一起精读国学原典吧!
………………………………………………………………………
本文完成于2017年5月5日,原题为《如何运用王阳明心学成就人生?1分08秒可知晓》。同年同月,曾分别在“华商研究院”和“珞珈国学堂V”两个微信公众号发文。
本文参考资料:
1、《传习录》部分原文及译文;
2、《王阳明的人生与思想智慧》课程及课件(主讲人:武汉大学国学院院长郭齐勇教授);
3、《浙江大学公开课:王阳明心学》9节视频课程(主讲人:浙江大学哲学系董平教授);
4、《圣贤教育改变人生》系列视频课(主讲人:陈大惠老师);
5、《王阳明大传》樊登读书会(主讲人:樊登老师);
6、《王阳明哲学》樊登读书会(主讲人:樊登老师);
7、《明朝那些事儿》关于王阳明的相关内容;
8、微信、互联网中其他关于王阳明或心学的相关资料。《王阳明大传》和《王阳明哲学》听了5-6遍,《浙大公开课》9节全部听完并详细记录要点。全文除了国学经典原文引用以外,其他文字和图表全部都是原创。即便王阳明的经历和故事我们都有所闻,但也全部都是用自己的语言表述。为了让“四句教”更直观更易于理解,我有几晚睡前都想着如何画图说明,最终修改几稿才画出立体结构图。
(注:文中王阳明先生像、龙场悟道和武汉大学三张图片来自网络,侵则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