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零代码开发平台——从雀书无代码应用(下)

为什么企业信息化领域可以实现零代码开发

企业软件可以模块化开发的原因在于企业管理应用都由非常类似的需求和实现方式来构成,需求大致讲的是端到端的交互关系,最终可以抽象成业务流转图。

实现主要是通过关系型数据库完成对业务的记录,存储,逻辑转换等,再辅以前端的交互界面,就可以形成整个开发平台的雏形。

比如在企业的运营全流程中,围绕客户,供应商,销售订单,产品,供应商,采购订单,制造流程,服务流程等商业对象,企业软件要解决的问题具有很强的相似性。这些相似性,或者使用方式可以被概括为以下环节:

1. 数据的采集和存储,并对场景过程做一些规范和校验。

例如:建立一个采购订单,需要有供应商,物料等基础信息,需要在某些字段上设置必填和其它约束;例如,入库单的来源是采购订单,而不能是仓库人员直接入库产生。

2. 数据的计算,查询和统计。

数据收集存储之后,需要对数据进行相应的处理,可能是计算,也可能是查询或者汇总统计,比如建立库存的计算,应收应付的统计和销售收入的汇总等。

3. 审批流程的控制。

例如,当产生请假或者报销业务时,需要相应的人员发起,相应的领导审批完成后才能够生效,此时需要使用到OA功能。

4. 可视化决策。

当对企业数据完成数字化管理之后,需要能够建立数据的可视化决策和分析,比如建立大屏展示,建立仪表盘等。

5. 个人门户,消息通知。

信息化时代,需要完成对业务的精细化管理,就需要在每个人进入系统时有独自的门户和消息提醒机制。

6. 数据集成。

中国式管理下的企业信息化发展和现状,导致企业数字化管理中出现了很多信息孤岛的现状,要解决信息孤岛的问题,还需要产品有数据集成的能力。

7. 权限控制。

企业组织中,人员的业务开展是根据权限分配的,同样,数字化管理也遵循权限控制的范式。

企业软件的设计和开发人员对以上这些使用范式都非常熟悉,它们经常出现在各种企业软件的开发需求中。

实际上,除了以上抽象出的范式,企业软件的其他独特功能点并不太多了,甚至很多属于所有企业级软件共有的模块,比如管理用户和用户组,权限角色等。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企业软件的开发存在高度模块化搭建的可能,从而在大部分场景下,摆脱对原生代码开发的依赖,为每个企业的软件需求,都从第一行代码开始写起,单独依靠某种高级语言和集成开发环境建立开发项目,这种做法已经越来越没有必要。

即使在原生开发领域内,企业软件市场也出现了各种现成的开发框架,它们和今天的零代码平台一样,都是为了通过模型化来提高交付效率和质量的办法。

在不远的将来,大部分的企业应用将来都会依赖零代码开发平台,零代码开发平台也并不会刻意的表明零代码开发的方式,因为这将成为理所当然的事情。就像今天为了满足一个通用需求,大多数企业不会去定制开发,而是直接选择一个标准化产品。

以后,为了满足某一项场景需求,企业会直接寻找一款零代码开发产品,快速的搭建,部署并应用。

为什么零代码开发平台具有难以替代的优势

用户开始选择此类产品时,不仅仅是因为他们可以开发什么应用,重要的是因为他们必须这样做。因为PaaS与定制开发,以及标准产品相比有几个难以替代的优势。

1. 满足企业的个性化,多样化需求

企业软件需求的多样化是定制开发模式的起源。虽然标准产品能够满足企业应用需求中的共性部分,但是因为行业、规模和产品内在特性的差异,每个企业的管理方式和流程都有自己的特点,而且它还会根据企业的规模阶段不断演变。这种差异在不同职能中程度不一。

一般来说,围绕产品设计、制造和服务履行的核心业务流差异度更高,而人事,财务等价值创造的支持环节差异度比较小。

在这种背景下,用户始终在寻求一种既能保持足够的灵活性,又能够控制开发的成本和复杂度的方法。PaaS基本就是直接针对这个问题而诞生的。

2. 面对业务的开发模式

企业软件实现过程中的第一痛点还不是价格,而是需求沟通的复杂。有业务需求的人不是开发软件的人,能够开发软件的人对业务痛点并没有切身的体会和经验。于是行业非常依赖专业的企业软件需求分析和实现方法设计能力,但这个能力是非常稀缺的资源。

这也难怪企业软件开发需求的提出主体总是五花八门的,他们之间也需要进行复杂的沟通和信息汇总。

更要命的是,很多时候需求在实施之前都无法100%确定,企业自己无法提出一个完整的解决方案。这时候,要么需要求助于咨询机构这样的外脑,要么就只能走一步看一步。这两个方案听起来都不令人舒适。前者绝非普通中小企业所能够承受,后者可能会影响系统的开发和实施质量。

PaaS的出现倒是让走一步看一步的方案变得更加现实。企业可以通过零代码平台渐进地开始实施。如果整个系统过于复杂,可以先从一个具体的环节开始,局部数字化(比如先把订单管起来)。

反正用PaaS搭建的速度足够快,用户甚至可以利用零代码工具来生成企业应用原型,在实际使用中进行验证,确认了终端用户可以掌握,原先识别的问题可以被有效解决之后,再继续推进更完整的实施。

可以这么说,零代码工具可以让开发者和使用者之间的距离充分缩短。在极端情况下,使用者甚至可以自己就是搭建开发者自己。他们可能在一两个小时的搭建后就能够确认这个方案是不是能够有效地解决问题。

这种面向业务的开发模式比原始的面向技术的开发模式不仅开发效率高,业务系统对于场景的贴合度也会更高。

在企业IT中,还有一个致命痛点存在,那就是不同业务系统之间的数据相互隔离,不能综合使用,使得企业难以进行跨职能的数据相关性和因果分析,也难以实现跨职能的数据自动化。

比如要分析一个价格调整措施对财务报表的影响,这个工作在任何一个孤立的信息系统中是无法完成的,而如果要做到,就至少需要从采购,销售,营销和财务系统中获得数据。

同样的道理,企业也很难在遇到财务目标无法达成的情况下,自动做出最优的价格决策。这些都是影响企业运营水平至关重要的问题。

大企业当然可以投入专门的资金来打造数据中台性质的系统,但小企业支付不起,并不代表他们不想获得这样的能力。paas平台提供了这个可能性。

首先,因为paas平台管理数据的模型一致,所以它一般能够提供一个标准化程度非常高的编程接口,从外部系统汇合数据变得相对容易很多,这就像路由器一样,不管你有多少联网设备,它们都可以用统一的协议连接在一起。

有了集中的数据,各种应用需求都变得容易兑现。哪怕个别系统依然需要通过抽取数据服务后另行原生开发,也比不断重复做数据整合工作要高效很多倍。

甚至,如果用paas平台直接管理业务数据对象,这个数据整合工作都可以免除。用户可以直接在各个职能相关的数据对象中建立关联,建立汇总查询,批量抽取数据到BI平台,建立不同数据之间的自动化。

3. 效率和成本优势

零代码开发平台和原生代码开发相比到底能够提高多少效率目前还没有精确的计量,但这个效率差至少是10倍以上。传统开发模式需要10天的,paas一天之内就能够搞定。

更重要的效率差别不仅仅是时间,还包括零代码平台可以免除专业技术人员的参与。虽然它要求搭建者熟悉业务,完成基本的逻辑梳理,但毕竟这和动辄需要和好几位技术人员一起开会沟通需求要高效得多。

即便在复杂的应用系统上,也至多只需要2-3人分工就能够完成整个项目的实现。因为简化协作的原因带来的成本节省甚至都不止十倍了。因为所有人都知道找到靠谱的定制软件开发团队几乎就是一件撞大运的事情。

同时,定制开发通常很难提供高品质的软件。软件运行的可靠性,缺陷消除的程度都很难和标准化产品相比,毕竟定制软件只有一个用户。而一个paas平台不仅要同时服务很多终端用户,还要服务五花八门的应用搭建者,它能够做到一次对,次次对;一次缺陷消除,所有用户收益的效果。

正因为以上这些优势,paas在没有得到行业命名之前就已经开始逐步渗透到企业IT服务领域。在最近几年正在悄悄替代大量的定制实施软件项目,也让原先依靠标准化产品的企业找到了新的选择。

大部分企业IT需求,零代码平台都有足够的优势来胜任。而且,随着软件和服务的界限越来越模糊,很难说未来的paas不能扩展它的领地。企业软件的本质就是生产力工具,paas的核心精神就是围绕企业的数字化运营提供高生产力选项。

在用户渗透的过程中,当前阶段的零代码平台更多满足的还不是普通企业的需求,而是那些有一定的自建IT能力的企业。他们一般拥有若干名信息化专员,能够理解自己企业的核心业务流程和问题,能够和业务部门展开有效的沟通。

除了终端企业用户外,行业咨询群体和ISV群体也开始更多关注零代码工具,因为行业咨询者永远都希望拥有属于自己的落地工具集,而他们很难投入做出自己高质量的原生软件产品;

而ISV群体则常年面临项目实施成本高,客户需求差异度大的痛点,希望通过某种平台来降低开发服务成本,沉淀自己的方案能力,从而让项目实施具备更多的可复制特点。

行业咨询、管理咨询和ISV群体对零代码平台的掌握最终会让这个门类的解决方案走入更多的主流企业用户。

你可能感兴趣的:(浅谈零代码开发平台——从雀书无代码应用(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