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解】
六,指风、热、火、湿、燥、寒六气。微,指精微或细微。旨,意义,含义。本篇系在前两篇概论六气变化的基础之上进一步讨论六气精微的含义和变化的规律,故名《六微旨大论》。
【原文】
黄帝问曰:呜呼远哉!天之道也,如迎浮云若视深渊,视深渊尚可测,迎浮云莫知其极(1)。夫子数言谨奉天道,余闻而藏之心私异之,不知其所谓也。愿夫子溢志尽言其事,令终不灭,久而不绝,天之道可得闻乎(2)?
歧伯稽首再拜对曰:明乎哉问天之道也!此因天之序,盛衰之时也(3)。
【讲解】
(1)呜呼远哉!天之道也
呜呼,叹词。远哉,语气词,表示感叹语气。天,指宇宙。道,指变化规律。本句是一个倒装句,概叹宇宙广阔无边,其变化规律玄远难测,以下“若视深渊”,“如迎浮云”等句,均系为形容天道玄远而言。
(2)天之道可得闻乎
此一段系承上段而言,意即天道虽然玄远,但仍然需要探索其变化规律,并且使之流传下去。这就是说,尽管古人认为天道玄远而有感,但却并不认为它不可知,而是认为可以总结其变化规律。这就是原文所谓的“尽言其事”并认为也一定能够总结出其规律,使之流传下去,这就是原文所谓的“令终不灭,久而不绝”。
(3)天之道也此因天之序,盛衰之时也
此句紧承上段,提出了如何总结天道的方法“因天之序”的“因”,此处作根据解。序,作次序解。“盛衰之时”的“时”作时令或季节解。盛衰,指阴阳盛衰,亦即指气候的寒热温凉,消长进退。全句意即天道变化虽然玄远,但仍可以根据自然界气候寒热温凉、消长进退的次序来总结其变化规律。
【述评】
本节说明了三个问题。其一,承认自然界变化规律是极其复杂的,也是不容易掌握的。其二,认为它并非不可知,是可以认识并加以总结的。其三,总结其变化规律的唯一方法就是根据自然气候的外在客观表现这也就是《五运行大论》中所谓的“候之所始,道之所生”。认识规律只能从客观现象入手来探讨和总结,这一指导思想应该说是完全正确的。过去如此,现在如此,将来也是如此。
【原文】
帝曰:愿闻天道六六之节(1)盛衰何也?
歧伯曰:上下有位,左右有纪。故少阳之右,阳明治之;阳明之右,太阳治之;太阳之右,厥阴治之;阴之右,少阴治之;少阴之右,太阴治之;太阴之右,少阳治之。此所谓气之标盖南面而待也(2)故曰:因天之序,盛衰之时,移光定位,正立而待之8)此之谓也少阳之上,火气治之,中见厥阴;阳明之上,燥气治之,中见太阴;太阳之上,寒气治之,中见少阴;厥阴之上,风气治之,中见少阳;少阴之上,热气治之,中见太阳;太阴之上,湿气治之,中见阳明(4)。所谓本也,本之下,中之见也,见之下,气之标也,本标不同,气应异象(5)。
【讲解】
(1)六六之节
“天道六六之节”一语,首先见于《素问·六节藏象论》。原文云:“天以六六之节,以成一岁。”因此多数注家均根据《素问六节藏象论》的一段原文“天有十日,日六竟而周甲,甲六复而终岁,三百六十日法也。来加以解释,认为“六六”就是指六个甲子,即六个六十天,六六三百六十天为一年。这个解释我们认为并不确切。
因为,第一,《内经》中对于一年的时间,是采用三百六十五天来计算的,并不是按一年为三百六十天计算的。以五运而言,主运分五步分司一年中的五个运季;每步所主时间为七十三天零五刻,则每年为三百六十五天多一点;以六气而言,主气分六步,把一年二十四节气分属于六步之中,从每年大寒日开始计算,十五天多一点为一个节气,四个节气为一步,每一步为六十天又八十七刻半,六步为一年,如此则每年也是三百六十五天多一点。就是在《素问·六节藏象论》一篇中,也是首先提出了“三百六十五日而成岁”。文中首先提出了:“天为阳,地为阴;日为阳,月为阴;行有分纪,周有道理。日行一度,月行十三度有奇焉,故大小月三百六十五日而成岁,积气余而盈闰矣。”然后才提出:“天有十日,日六竟而周甲,甲六复而终岁,三百六十日法也。”从这一段原文中可以明显看出,《内经》对于一年的时间计算,是采用了三百六十五日,即一回归年的日数。之所以在后面又提出三百六十天的问题,只不过以此说明当时还有三百六十日为一年的历法。文中提此的原因只不过以此说明《内经》对一年时间的计算方法上与三百六十日历法有区别。因此这里的“六六”,根本不是指六六三百六十天的问题。第二,《六节藏象论》中,对于“六六”一词,已经作了比较明确的解释,原文云:“夫六六之节,九九制会者,所以正天之度,气之数也。天度者,所以制日月之行也;气数者,所以纪化生之用也。”这里所说的“天之度”、“气之数”,就是指日月运行与气候变化的规律。因此,这里所谓的“六六”,很明显地就是指观测自然气候变化的一种方法,根本不是只谈什么六六三百六十天的问题。
我们的意见,所谓“六六之节”,一个“六”字应该是指风、热、火、湿、燥、寒六气;一个“六”字,应该是指三阴三阳(厥阴、少阴、太阴、少阳、阳明、太阳)“节”,有节令、节段、节制之义。因此,.“天道六六之节”一语,直译之、也就是说一年中的风、热、火、湿、燥、寒等自然界气候变化情况,可以根据阴阳多少的特点而用三阴三阳区分为六个节令或六个节段我们的根据:其一,《素问·天元纪大论》中明确指出:“寒暑燥湿风,天之阴阳也,三阴三阳上奉之。”“在天为气”王冰註曰:“气谓风热燥湿寒。”这就是说,六气的变化情况可以用三阴三阳来加以归属和测算。其二,本篇对“帝曰,愿闻天道六六之节盛衰何也”问话的回答完全是以三阴三阳的概念来作回答。整个运气学说中,在分析风、热、火、湿、燥、寒等六气变化时,也无一处不是以三阴三阳来立论的,毫无例外,根本不涉及什么六六三百六十日的问题。
因此,我们认为所谓“六六之节”,实际上也就是以三阴三阳来归属和测算六气的一种方法。这就是“天以六六之节”一语的含义。
(2)盖南面而待也
上节谈天道六六之节,此节谈天道如何六六之节。前已述及,“六六”中一个“六”字是指三阴三阳,即阴和阳都可以根据其阴阳之气的多少而各再分为三。阴可以再分为一阴(厥阴)、二阴(少阴)、三阴(太阴)阳可以再分为一阳(少阳)、二阳(阳明)、三阳(太阳)。按照阴阳学说,阴阳之间总是消长进退,循环运转,阳极阴生,阴极阳生,由阳入阴,由阴出阳。因此,三阴三阳的运转总是按一阳(少阳)→二阳(阳明)→三阳(太阳)→一阴(阴)→二阴(少阴)→三阴(太阴)→一阳(少阳)这样的次序进行,如此周而复始,如环无端。它们在一年之中各有一定位置,按照一定规律进行运转。这也就是原文所谓的:“上下有位,左右有纪。”其在运转次序先后上总是按照上述次序来进行,由阳入阴,由阴出阳。这也就是原文所谓的:“少阳之右,阳明治之,阳明之右,太阳治之,太阳之右,厥阴治之厥阴之右,少阴治之;少阴之右,太阴治之;太阴之右,少阳治之。”“因天之序盛衰之时也。”不过,以上所述三阴三阳的位置及其运转次序的确定,是有条件的即一定是在面向南面的条件下进行观测。这也就是原文中所谓的“南面而待”。兹将上述三阴三阳的位置及其运转情况,示意如下图
(3)移光定位,正立而待之
“移光定位,正立而待”一语,张介宾解释云:“光,日光也。位,位次也。凡此六气之次,即因天之序也。天既有序,则气之旺者为盛,气之退者为虚然此盛衰之时,由于日光之移。日光移而后位次定,圣人之察之者但南面正立而待之,则其时更气移,皆于日光而见之矣。故生气通天论曰天运当以日光明,正此移光定位之义。”《类经》
这就是说,六气的变化与日光对地面的照射密切相关。因此,通过观察日光照射地面物体的投影移动变化情况,就可以反映六气的进退盛衰情况。这也就是说,前述的三阴三阳位置及其运转次序并不是主观臆测的,而完全是根据日光在地面上的投影的移动变化情况实测得出的,即张氏所谓的“其时更气移,皆视日光而见之矣”。
移光定位,古人是用圭表来进行实测的。圭表是我国最古老、最简单的天文观测仪器之一。表,是垂直立于地平面的一根标竿或石柱。圭,是正南正北方向水平位置带有刻度的尺,日中时用来度量表影的长度。圭和表互相垂直,就组成了圭表。一般在日中时量度太阳光照射标竿所成影长,从这个影子的长短周期性变化,可以测定一个回归年的日数和一年的各个季节。这就是圭表的应用。古代的表,一般是由竹、木制成。汉以后改用铜来制造。圭,一般都用石制造。早期的圭比较粗糙。梁代以后,石圭面上凿上深沟,里面浇水,用来校正圭面的水平。以后历代对于圭表代有改进。较大的改进见于宋代。宋·沈括在其《景表仪》中记述了对圭表的改进办法。他用铅垂线来校正表的垂直。为了减少日光散射对表影测量的影响,他建议建造晷影堂,即把主表设置在一个密室内,仅使日光通过表端,并建立付表。观测时使付表适在正表的阴影中,正付两表影端重合。这就增加了表影的浓度,可以更准确地测量影长。“移光定位,正立而待”,运用圭表进行实测,不但说明了我国古代学者的聪明智慧,也同时说明了:运气学说的基本内容,都是古人在认真观察自然变化的基础上的实际测定,不是主观臆测,更不是随意编造。
(4)少阳之上,火气治之,中见阴…太阴之上,湿气治之,中见阳明
这一段主要谈六气中的标本中气问题。所谓“标”,就是标识或标志。所谓“本”,就是本气。所谓“中气”,就是“中见之气”质言之,也就是在本气之中可以见到的气。标本中气之间,三阴三阳为标。这是因为三阴三阳本身只是作为一个标识或标志,分列以之代表六气。厥阴代表风,少阴代表热,太阴代表湿,少阳代表火,阳明代表燥,太阳代表寒。六气为本。这是因为风、热、火、湿、燥、寒本身才是六气变化的本气。风就是风,热就是热,火就是火,湿就是湿燥就是燥,寒就是寒。中气为与本气相关或相反的气。少阳火的中气为厥阴风,阳明燥的中气为太阴湿,太阳寒的中气为少阴热。反之也是一样,厥阴风的中气为少阳火,少阴热的中气为太阳寒,太阴湿的中气为阳明燥。这就是原文所谓的:“少阴之上,火气治之,中见阴阳明之上,燥气治之,中见太阴;太阳之上,寒气治之,中见少阴;顾阴之上,风气治之中见少阳;少阴之上,热气治之,中见太阳;太阴之上,湿气治之,中见阳明。”为什么本气之中又可以出现与之相关或相反的中见之气呢?
原因之一是:六气变化到了一定限度,常可向相反方面转化,例如,热可以向寒方面转化,寒也可以向热的方面转化,所以“少阴之上,热气治之,中见太阳”,“太阳之上,寒气治之,中见少阴”。湿,可以向燥方面转化,燥也可以向湿方面转化,所以“太阴之上湿气主之中见阳明”,“阳明之上,燥气治之,中见太阴”。风,可以转化为热火借风威火,可以转化为风热极生风。所以“阴之上,风气治之,中见少阳”,“少阳之上:火气治之,中见厥阴。”
原因之二是:六气本身也有个盛衰和有余不及的问题。热气有余是热,热气不及便是寒;寒气有余是寒,寒气不及便是热。所以,“少阴之上,热气治之,中见太阳”,“太阳之上,寒气治之,中见少阴”。燥气有余是燥,燥气不及便是湿;湿气有余是湿,湿气不及便是燥。所以,“阳明之上,燥气治之,中见太阴”,“太阴之上,湿气治之,中见阳明”。总的来说,标本中气问题,从阴阳概念来说,就是阴阳之间不但要注意到阴阳本身的特点,还要注意到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从表里概念来说,要注意到表里本身的特点,还要注意到它们之间的相互出入,可以由表入里,也可以由里达表,这也就是一般所说的:太阳与少阴为表里,阳明与太阴为表里,少阳与厥阴为表里。一句话,不管是推测气候变化抑或是分析疾病转变,都要从整体恒动的观点来加以认识。这就是标本中气提法的实质所在。
(5)所谓本也,本之下,中之见也,见之下,气之标也,本标不同,气应异象
《素问·天元纪大论》谓:“所谓本也,是谓六元。”张隐菴亦谓:“风寒暑湿燥火,天之阴阳也,三阴三阳上奉之,故以天气为本而在上。”六元就是六气。这就是说,由于六气是本,居于根本地位,所以六气在上。“中之见也”,就是中见之气,前已述及,中见之气是在本气的基础之上提出的,所以位列本气之下,因此原文谓:“本之下,中之见也。”“气之标也”,标是标识或标志是代表本气的符号,所以位列最下,因此原文谓:“见之下,气之标也。”这种以三阴三阳配六气的方法是根据什么呢?是根据六气本身客观的相应表现制定的,因此原文谓:“本标不同,气应异象。”
【述评】
本节说明了三个问题:其一,提出了以三阴三阳配六气其二,提出了标本中气及其间的相互关系问题;其三,指出这种以三阴三阳配六气的方法,是根据实际观察测定出来的,这就是原文所谓的:“本标不同,气应异象”“移光定位,正立而待之。”再次说明运气学说中的若干测算方法是从实际观察中总结而来。
【原文】
帝曰:其有至而至,有至而不至,有至而过(1),何也?
歧伯曰:至而至者和,至而不至,来气不及也,未至而至,来气有余也2)。帝曰:至而不至,未至而至如何?歧伯曰:应则顺,否则逆,逆则变生,变则病(3)
帝曰:善。请言其应。
歧伯曰:物生其应也,气脉其应也(4)。帝曰:善。
【讲解】
(1)其有至而至,有至而不至,有至而太过
“其”,指应有的正常气候变化。“至而至,指到了一定季节就出现相应的气候变化,例如春温,夏热,秋凉,冬寒等等。至而不至”,指到了相应季节而实际气候仍然和上一个季节的气候相似,例如春应温而仍寒,夏应热而仍温,秋应凉而仍热,冬应寒而不寒等等。“至而太过”,指到了相应季节而实际气候超过常度,例如春应温而热,夏应热而太过,秋应凉而寒,冬应寒而太过等等。至于至而至,至而不至,至而太过,张仲景有很形象的解释。《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云:“问日:有未至而至,有至而不至,有至而不去,有至而太过,何谓也?师曰:冬至之后,甲子夜半少阳起,少阳之时,阳始生,天得温和。以未得甲子,天因温和,此为未至而至也;以得甲子而天未温和,为至而不至也;以得甲子而天大寒不解,此为至而不去也;以得甲子而天温如盛夏五六月时,此为至而太过也。”这一段文字,不但具体解释了《内经》有关原文,也说明了张仲景对运气学说的高度重视“至而至”,“至而不至”,“至而太过”,一方面说明了自然气候有常有变,同时另一方面也说明了运气学说从来就不主张机械地来对待气候变化。认为运气机械论者观此可以休矣。
(2)至而不至,来气不及也,未至而至,来气有余也
“来气”,指实际的气候情况,实际气候情况与季节不相应,应温不温,应热不热,应凉不凉,应寒不寒,均属来气不及至而不至反之,温而太过,热而太过,凉而太过,寒而太过,均属来气有余,未至而至。
(3)应则顺,否则逆,逆则变生,变则病
“应则顺”,指气候变化与季节相应。气候与季节相应属于正常,就有利于自然界万物的正常生长。“否则逆”,指气候变化与季节不相应。气候与季节不相应属于反常,属于灾变,就不利于万物的正常生长。所以原文谓:“逆则变生,变则病。”
(4)物生其应也,气脉其应也
前已述及,气候变化有常有变,有至而至,有至而不至,有至而太过。如何来判定,唯一的标准只能是根据客观表现。从自然界来说,自然界生物的生长收藏情况符合正常,例如春温,春生;夏热,夏长;秋凉秋收;冬寒,冬藏等就是常。反之春不生,夏不长,秋不收,冬不藏就是变。这也就是原文所谓的:“物生其应也”从人体来说,脉与四时相应,例如春脉弦,夏脉洪,秋脉毛,冬脉石等就是常。反之,春不弦,夏不洪,秋不毛,冬不石等就是变。这也就是原文所谓的:“气,脉其应也。”
【述评】
本节主要论述了六气变化的常变问题。“至而至”,与季节相应为常。“至而不至”,“至而太过”,“未至而至”,与季节不相应为变。判断常变的标准,从自然界来说,根据物候;从人体来说,根据脉象常则万物化生,身体康健;变则万物不荣,发生疾病。这是中医学中天地一体观、人与天地相应观在分析自然气候变化与人体发病学方面的具体运用。
【原文】
愿闻地理之应六节气位何如(1)?
歧伯曰:显明之右,君火之位也(2);君火之右,退行一步,相火治之(3);复行一步,土气治之复行一步,金气治之;复行一步,水气治之复行一步,木气治之;复行一步,君火治之(4)。
【讲解】
(1)愿闻地理之应六节气位何如
“地理”,指大地的物化情况;“六节”,指三阴三阳“气”,指风、热、火、湿、燥、寒六气;“位”,指三阴三阳六气的所在位置和次序。“地理之应六节气位”一语,意即天之六气与地之物化现象之间的相应关系。
(2)显明之右,君火之位也
以下紧承上句,介绍天之六气与地之物化现象之间的相应关系。“显明”,即阳气逐渐明显。王冰、张介宾均解释为:“春分后六十日有奇。”意即春分节以后,白昼逐渐增长,气温逐渐增高,万物生长逐渐茂盛。这些现象均属阳气逐渐增长明朗之象,故春分以后至立夏一段时间,名日显明。这一段时间,由于气候逐渐温暖,万物开始明显生长,因此这一段时间配以少阴君火,故原文谓:“显明之右,君火之位。”“右”字,仍指面南而命其位。这就是说春分节之后六十日有奇,是少阴君火主时的位置。
(3)君火之右,退行一步,相火治之
前述“显明之右”与此处所述“君火之右”中的“右”字,均系“面南而命其位”,即观测者面对南方命位,如此则少阴之右,便是少阳。这也就是王冰注中所谓的“谓南面视之,在位之右也。”“退行一步”,张介宾注:“退行一步,谓退于君火之右一步也,此自斗建己中以至未中,步居正南,位直司天,主三之气,乃小满后六十日有奇,相火之治令。”(《类经》)这就是说,君火之后,右行一步便是相火主时。右行何以名之曰“退行”?这是针对主气与客气的运转方向不同的情况而言的。关于客气的运转方向,前已述及,是按一阴(厥阴)一二阴(少阴)一三阴(太阴一一阳(少阳)一二阳(阳明)一三阳(太阳)的次序,“上者右行下者左行,左右周天,余而复会”,而主气的运转方向,则是按厥阴一少阴一少阳一太阴一阳明一太阳的次序进行,如与客气命位的方向一致,均以“面北而命其位”的话则主气运转方向恰好与客气运转的方向相反。所以主气的运行叫做“退行”。兹将上述情况示意如下图:
说明:
①上图外圈为客气运转方向,内圈为主气运转方向。
②如以同一方向命位,从箭头方向可以看出,主气与客气运转方向完全相反。
(4)复行一步
指再退行一步,少阳相火退行一步是太阴湿土,再退行一步是阳明燥金,再退行一步是太阳寒水,再退行一步是厥阴风木,再退行一步又是少阴君火这就是根据自然界中风、君火、相火、湿、燥、寒的客观存在及其与一年中各个季节的相应关系情况,把一年分成六个节段,亦即六步,每步六十日而有奇。如是循环运转,周而复始,如环无端,年年如此
【述评】
本节主要介绍了风、热、火、湿、燥、寒六气与一年之中季节时令及其物化现象之间的相应关系。一年之中风与春与生有关,热和火与夏与长有关,湿与长夏与化有关,燥与秋与收有关,寒与冬与藏有关。这样就把天气与地气之间的关系密切结合起来。其次,介绍了六气在一年中的具体主时时间即一年之中再分六步,每步六十天而有奇。同时也介绍了六步之间的循环运转顺序,即按风、火、湿、燥、寒的顺序循环运转周而复始,如环无端,年年如此。这是古人对自然界气候变化在一年中的客观表现及其与物化现象之间的相应关系的总结。
【原文】
相火之下,水气承之;水位之下,土气承之土位之下,风气承之风位之下,金气承之;金位之下,火气承之(1);君火之下,阴精承之(2)
帝曰:何也?
歧伯曰:亢则害,承乃制,制则生化(3),外列盛衰,害则败乱,生化大病(4)
【讲解】
(1)相火之下,水气承之…金位之下,火气承之
“承”,有制止、抵御之义,亦通“惩”。“相火之下,水气承之;水位之下,土气承之;土位之下,风气承之;风位之下,金气承之;金位之下,火气承之;”一段,说明木、火、土、金、水五行,各有所制,即水可以制火,土可以制水,木可以制土,金可以制木,火可以制金。由于五行各有所制,因此五行才不致于出现无制的偏胜现象而使生(木)、长(火)、化(土)、收(金)、藏(水)的生化现象得以正常进行。“承”,还有承袭的含义,“相火之下,水气承之;水位之下,土气承之;土位之下,风气承之;风位之下,金气承之;金位之下,火气承之”一段,说明木、火、土、金、水五行,其所不胜者是紧紧跟随着它的,是时刻监制着它的。因此,一般说来,五行是不大可能出现过激的偏胜现象的。这是自然现象上的一种自稳调节。由于自然界有这样一种自稳调节,所以自然界中的物化现象才能长期地保持着相对稳定。这是自然气候变化的规律,是一种正常的自然现象。这也就是《素问·气交变大论》中所谓的:“夫五运之政,犹权衡也,高者抑之,下者举之,化者应之,变者复之,此生长化收藏之理,气之常也,失常则天地四塞矣。”这里,《内经》以“权”与“衡”之间的变动平衡情况为例来说明自然气候变化上的变动平衡情况,是一个十分具体而又十分形象的说明。
(2)君火之下,阴精承之
“君火”,我们在《天元纪大论》中已作过讲解主要是指主持自然气候正常变化的火。换言之,也就是指自然界正常气候变化和物质正常生长的动力。“阴精”,则是指自然界中产生正常变化的基础物质。“君火之下,阴精承之”一句,就是说自然界中的各种正常变化虽然是在“君火”的作用下而产生,但君火之所以能发挥其正常的推动作用,则又与自然界中所具有的相应基础物质密切相关。它们之间互相作用,互为因果。“阴精”紧紧地依承着“君火”,水火既济,则君火的推动作用就能正常进行如果“阴精”不能承制“君火”,水火分离则君火的作用就不能正常进行,变为邪火,成为灾害。这就是原文所谓的“君火之下阴精承之”一句的实质这句话不但阐明了“君火”与“阴精”之间的相互关系,也进一步阐明了六气之中,为什么风寒、燥、湿均各有一,而火独有二的道理。
(3)亢则害,承乃制,制则生化
“亢”,就是亢进或亢盛。“承”,已如前述,就是制止或承袭。这就是说自然变化过于亢进或亢盛,如果超过了极限,就会成为灾害。举例来说,正常的气温可以有利于生物的生长,但是如果温度过高的话,就不但不能有利于生物的生长,反而可以使生物因过热而枯焦死亡。这就是“亢则害”但是,如果气温到了一定限度时,就会向相反的方面转化,或者出现相反的力量来调节它。比如说,太热了,天要下雨,或夏季炎热到一定程度就会向秋凉转化;冬寒到极点,就会向春温转化等等。这样就不但不会对生物生长有害,反而会使生物更有利地正常生长。这就是“承乃制,制则生化”。亢害承制,这是自然变化的客观规律,是古人对自然变化长期观察后得出来的经验总结。由于如此,五行学说在对待五行之间的关系方面,重视相生,更重视相克。认为只有在五行互相制约的情况下,才能产生正常的生长和变化,明确地指出“制”,也就是“克”,在生化中的决定性作用。这种“亢害承制”、“制则生化”的关系,也就是一般所谓的“制化作用”。制化作用的关键就在于五行之间的互相制约。应该指出,五行学说认为,五行之间的这种制约现象,绝对不是静止的、不变的,而是随着五行之间的盛衰盈虚不断变化。五行之间的互相制约是在五行之间不断运动的情况下产生作用;而五行之间的运动又是由于五行之间盛衰盈虚的结果。因此,“亢”的现象是必然存在的。没有盛衰盈虚,也就没有运动,没有变化。问题只在于“亢”到了什么程度以及是否有所制约,如果是“亢”而有“制”,那么这种现象仍属于五行之间的“相克”现象。这种“亢”和“制”的过程,也正是运动和变化的过程这也就是本篇原文所指出的:“夫物之生从于化,物之极由乎变,变化之相薄,成败之所由也。”把它认为是一种正常现象;反之,如果是“亢”而失“制”,那就是五行之间的相乘或相侮了。这也就是《五运行大论》中所讲的:“气有余,则制已所胜而海所不胜;其不及,则已所不胜侮而乘之,已所胜轻而侮之。侮反受邪,侮而受邪寡于畏也。”所谓“寡于畏”,即失去了承制,因此这就是一种反常的现象。于此可见,五行学说中的“制则生化”,实际上就是指五行之间互相制约中所产生的作用,其关键在于“制”。这也就是五行之间的相互关系中,五行学说为什么重视“生”,更重视“克”,从而提出“亢害承制”,“制则生化”的理由。
(4)外列盛衰,害则败乱,生化大病
:“外列盛衰”一语,各家注解不一。张隐菴注云:“外列盛衰者,谓外列主岁主气,有盛有衰,如主岁之气与主时之气,交相亢极则为害更甚,故日害则败乱,生化大病。”高士宗注云:“外列盛衰者,盛已而衰,衰已而盛,四时之气可征也。若亢极而害则败乱内生,致生化大病。”张隐菴是从具体运算上解,高士宗是从四时盛衰上解,但从总的精神上来看是一致的。我们认为,文中“外列”,就是指自然界客观表现。
“盛衰”,就是指自然界气候变化和物化现象上的盈虚消长,而这种盈虚消长,前已述及,正是五行之间不断运动变化的结果。这是自然界中的正常现象,因此,原文用“外列盛衰”一语把它肯定下来。“害则败乱,生化大病”一句,是针对自然气候变化及物化现象上的反常情况来提的。“害”字,原文已经解释,即“亢则害”这就是说,“害”就是“亢”,也就是说自然气候变化及物化现象不是盈虚消长,不是盛已而衰,衰已盛,而是出现偏胜失制的情况,这就是“害”,就是反常,就要影响生物正常的生长变化。这就是原文所谓的“害则败乱,生化大病”王冰注中所谓的:“亢过极也,物恶其极。”张隐菴注中所谓的:“交相亢极则为害更甚。”高士宗注中所谓的:“若亢极而害,则败乱内生。”各家提法不同,但其精神则一。
【述评】
本节首先提出了“君火之下阴精承之”的问题,以此说明君火与阴精之间的承制关系。《内经》全书在阴与阳之间的关系上认为“阴阳之要,阳密乃固”,“阳予之正,阴为之主”,“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主张以阳为主导,以阴为基础。“君火之下,阴精承之”,正是这一理论在认识自然气候方面的具体体现和运用。其次,提出了五行之间各有所制,从而提出了“制则生化的问题。在五行之间的相互关系中,把“制”,也就是“克”,放在了主要地位。再其次,提出了五行之间盛衰盈虚是自然界的客观存在,是一种正常现象,只有在“亢”而失“制”的情况下才是反常,从而提出了“亢害承制”的规律。这种阴阳之间,以阳为主导,阴为基础,五行之中,以制为主,必先五胜,亢害承制的理论,对中医学影响很大,直接指导着中医的临床实践。今天我们学习它,研究它,仍有着极其重大的实际意义。
【原文】
帝曰:盛衰何如?
歧伯曰:非其位则邪,当其位则正(1),邪则变甚,正则微。
帝曰:何谓当位?
歧伯曰:木运临卯,火运临午,土运临四季,金运临酉,水运临子,所谓岁会,气之平也。
帝曰:非位何如?
歧伯曰:岁不与会也;
帝曰:土运之岁,上见太阴;火运之岁,上见少阳、少阴;金运之岁,上见阳明;木运之岁,上见顾阴;水运之岁,上见太阳,奈何?
歧伯曰:天之与会也。故《天元册》日天符。天符岁会何如(2)歧伯曰:太一天符之会也。帝曰:其贵贱何如?歧伯曰:天符为执法,岁位为行令,太一天符为贵人。
帝曰:邪之中也奈何?
歧伯曰中执法者,其病速而危中行令者,其病徐而持;中费人者,其病暴而死。
帝曰:位之易也何如?
歧伯曰:君位臣则顺,臣位君则逆(3)。逆则其病近,其害速;顺则其病远,其害所谓二火也。帝曰:善。
【讲解】
(1)非其位则邪,当其位则正
这一段主要介绍“当位”与“非位”的问题所谓“当位”,就是值年大运的五行属性与年支的五行固有属性相同。以丁卯年为例,丁千化木,所以丁卯年的大运便是木运。丁卯年的年支是卯,卯的固有五行属性是木。大运是木,年支的五行属性也是木,所以丁卯年便属于“当位”,当位之年叫做“岁会”。凡属岁会之年,在气候变化上就比较正常;在人体疾病上也比较缓和。这就是原文所谓的:“木运临卯,火运临午,土运临四季,金运临酉,水运临子,所谓岁会,气之平也。”“中行令者,其病徐而持。
为什么岁会之年,气候变化比较正常,人体疾病一般也比较缓和呢?这是因为年支固有的五行属性是代表正常的季节气候变化和物化现象的,寅卵代表风,木;已午代表火、热;申酉代表燥,金;亥子代表寒、水;辰丑未代表湿、土值年大运的五行属性代表各个年度的特殊变化。如果值年大运的五行属性与年支固有的五行属性相同,则说明这一年的气化和物化现象完全属于正常并无特殊。所以,凡是属于“岁会”之年,气候变化便无特殊,人体疾病也无特殊,基本在正常范围。这也就是原文所谓的:“当其位则正。”“正则微”。
所谓.“非位”,就是值年大运的五行属性与年支的固有五行属性不同,而与当年的司天之气的五行属性相同。以戊寅年为例。戊寅年的年干是戊,戊癸化火,所以戊寅年的大运是火运。年支是寅,寅申少阳相火司天,所以戊寅年的司天之气是少阳相火。大运是火,值年司天之气也是火。大运与值年司天之气的五行属性完全相同。所以戊寅年便属于“非位”。“非位”之年叫做“天符”。凡属天符之年,在气候变化上就比较剧烈;在人体疾病上便比较凶猛。这也就是原文所谓的:“岁不与会”“土运之岁,上见太阴;火运之岁,上见少阴、少阴;金运之岁,上见阳明;木运之岁,上见厥阴;水运之岁,上见太阳。”“天之与会也,故《天元册》日天符。”“天符为执法…中执法者,其病速而危。”为什么天符之年,气候变化剧烈,人体疾病也比较凶猛呢?这是因为司天之气的五行属性代表着该年的特殊变化。值年大运也是代表着该年的特殊变化。这就意味着该年气候变化及物化现象均出现偏胜,“亢则害”。所以凡是“天符”之年,气候变化便会出现严重反常。由于“人与天地相应”,所以人体疾病自然也就不同一般,而出现严重反常。这也就是原文所谓的“非其位则邪”,“邪则变甚”。
(2)天符岁会何如
这是指这一年按照前述规定方法计算,既是“天符”之年,同时又是“岁会”之年;即该年大运的五行属性既与该年的司天之气五行属性相同,同时又与年支的五行固有属性相同,这样的年份叫做“太一天符”之年以戊午年为例。戊午年的年千是戊,戊癸化火,所以戊午年的大运是火运。年支是午,子午少阴君火司天。同时,午在固有的五行属性上也属火。所以,戊午年便是太一天符之年。这也就是原文所谓的:“天符岁会何如?歧伯曰:太一天符之会也。”凡属太一天符之年,一般认为,在气候变化上特别剧烈;在人体疾病上也就特别凶猛危险。这也就是原文所谓的:“太一天符为贵人。…中贵人者,其病暴而死。”关于为什么太天符之年,其气候变化上特别剧烈、在人体疾病上特别凶险呢?我们认为不太好理解。根据原文“太一天符为贵人”的提法,以及高士宗对《天元纪大论》中“应天为天符,承岁为岁直,三合为治”的注释,把“三合”解释为太一天符的提法,我们认为,太一天符之年以解释为气候变化和人体疾病情况介于天符与岁会之间为好。这是因为,其一,太一天符命之“贵人”贵人者,得人扶持也。“三合为治”,治者,不乱也。二词均为褒义词。其二,从分析气候变化来看,由于其大运与司天之气的五行属性相同,构成了“天符”之年的类似变化.
但另一方面,又由于其大运与年支固有的五属性相同,又构成了与岁会之年的类似情况。二者综合作用,有其属于偏盛反常的一面但也有其属于正常的一面所以,其气候变化及人体疾病变化应较岁会之年剧烈,但较天符之年又较和缓一些。这是我们的看法,很不成熟,只作为一个问题在此提出讨论,还待以后进一步研究。
(3)君位臣则顺,臣位君则逆
这里所说的“位”字,指客主加临,即客气加在主气之上的位置。主气指一年之中正常主时之气。客气指各个年度的特殊之气。“客主加临”,即将客气加在主气上面,也就是把一年中各个季节正常应有的气候变化和该年中各个季节所出现的反常变化放在一起,加以比较分析,再从中总结它们之间的各种变化规律。这也就是《普济方》中所谓的:“以客加主而推其变。”(《五运六气图》)六气之中以火为主,这是因为火雁阳,无阳则阴无以化。火,又分为二,即君火与相火。君火指火之温,相火指火之热,程度不同,作用也不同。“君位臣”,指客气是君火,加于主气相火之上;“臣位君”,则相反,是指客气是相火,加于主气君火之上。“君位臣则顺”,是说少阳相火主时之时(在三之气,即小满至大暑一段时间),而该时客气值少阴君火,也就是说这个季节天应炎热而实际并不太热。这种现象并不严重影响自然气候的变化和万物的正常生长,虽然也算特殊,但问题不大,所以称之为“顺”。“臣位君则逆”,是说少阴君火主时之时(在二之气,即春分至小满一段时间),而该时客气值少阳相火,也就是说这个季节天应温而反大热,这种现象就属于太过属于炎变,例如春旱之类,这就要严重影响自然气候变化和万物的正常生长。这个反常的气候变化,影响就很大,所以称之为“逆”。顺,对人体影响不大,这也就是原文所谓的“顺则其病远,其害微。”逆,则对人体影响很大,这就是原文所谓的:“逆则其病近,其害速
【述评】
本节首先介绍了运气相合和客主加临的具体内容,提出了当位与非位的问题,提出了天符、岁会、太一天符的具体测算方法及其与自然气候变化、人体疾病变化的关系问题,还提出了“君位臣”、“臣位君”的顺逆问题。在对这些问题的分析上,基本上都是以“常”、“变”来立论的,认为气候有“常”也有“变”,“常”,就是“正”,“正则微”,“其害微”,“变”,就是“邪”,“邪则变甚”,“其害速”。这是古人长期对自然气候变化及其与人体疾病的关系观察得来的经验总结,值得我们加以高度重视。
【原文】
愿闻其步何如(1)?
歧伯曰:所谓步者,六十度而有奇,故二十四步积盈百刻而成日也。
帝曰:六气应五行之变(2)何如?
歧伯曰:位有终始,气有初中(3),上下不同,求之亦异也。
帝曰:求之奈何?
歧伯曰:天气始于甲,地气始于子,子甲相合,命曰岁立(4),谨候其时,气可与期。
帝曰:愿闻其岁,六气始终,早晏何如?
歧伯曰:明乎哉问也!甲子之岁,初之气,天数始于水下一刻(6),终于八十七刻半;二之气,始于八十七刻六分,终于七十五刻;三之气,始于七十六刻,终于六十二刻半;四之气,始于六十二刻六分,终于五十刻;五之气,始于五十一刻,终于三十七刻半;六之气,始于十七刻六分,终于二十五刻。所谓初六(7),之数也乙丑岁,初之气,天数始于二十六刻,终于一十二刻半;二之气,始于一十二刻六分,终于水下百刻三之气,始于一刻,终于八十七刻半;四之气,始于八十七刻六分,终于七十五刻五之气,始于七十六刻,终于六十二刻半;六之气,始于六十二刻六分,终于五十刻。所谓六二(7),天之数也。丙寅岁,初之气,天数始于五十一刻,终于三十七刻半;二之气,始于三十七刻六分,终于二十五刻;三之气,始于二十六刻,终于一十二刻半四之气,始于一十二刻六分,终于水下百刻:五之气,始于一刻,终于八十七刻半;六之气,始于八十七刻六分,终于七十五刻。所谓六三(7),天之数也丁岁,初之气,天数始于七十六刻,终于六十二刻半;二之气,始于六十二刻六分终于五十刻;三之气,始于五十一刻,终于三十七刻半;四之气,始于三十七刻六分终于二十五刻;五之气,始于二十六刻,终于一十二刻半;六之气,始于一十二刻六分,终于水下百刻。所谓六四(7),天之数也。次戊辰岁,初之气,复始于一刻,常如是无已,周而复始。
帝曰:愿闻其岁候何如?
歧伯曰:悉乎哉问也!日行一周(8),天气始于一刻,日行再周(8)天气始于二十六刻,日行三周(8),天气始于五十一刻,日行四周(8),天气始于七十六刻,日行五周(8)天气复始于一刻,所谓一纪也。是故寅午戌岁气会同,卵未亥岁气会同,辰申子岁气会同,已酉丑岁气会同,终而复始。
【讲解】
(1)愿闻其步何如
这里的“其”字,指六气。“步”字,指位置和时间。“其步”,指风、热、火、湿、燥、寒六气在一年之中的相应时间和位置。前已述及,古人把一年的时间分成六个部分,每个部分算一步,一年共分六步。一年是三百六十五天又二十五刻,分为六步,则每步是六十天又八十七刻半。一天叫一度所以原文谓:“所谓步者,六十度而有奇。”“奇”,指零数,即八十七刻半。一年有二十四个节气,配以六步,则每步属有四个节气。由于一年中的六步,反映了六气在一年之中的相应节序及变化,所以对六步一般不叫它一、二、三、四、五、六步,而称之为初之气、二之气、三之气、四之气、五之气、终之气。初之气从大寒节开始,包括立春、雨水、惊蛰至春分为止四个节气。
风从东来,天气开始温暖,相当于每年的春季,所以初之气为厥阴风木。二之气从春分节开始,包括清明、谷雨、立夏至小满为止四个节气。天气已经明显温暖,相当于每年的暮春初夏,所以二之气为少阴君火,三之气从小满节开始,包括芒种、夏至、小暑至大暑为止四个节气。天气十分炎热,相当于每年的盛夏,所以三之气为少阳相火。四之气从大暑节开始,包括立秋、处暑、白露、至秋分为止的四个节气。天气炎热而潮湿,相当于每年的夏末秋初,所以四之气为太阴湿土。五之气从秋分节开始,包括寒露、霜降、立冬至小雪为止四个节气。天气开始转凉,秋高气爽,气候比较干燥,相当于每年的秋末冬初,所以五之气为阳明燥金。终之气从小雪节开始,包括大雪、冬至、小寒至
大寒为止四个节气。天气寒冷,冰天雪地,相当于每年的严冬,所以终之气为太阳寒水。由于六步反映了一年中各个季节气候的变化,而且年年基本如此,每步都代表着一定的时令,所以“六步”又叫做“六气主时”又叫做“主气”或“主时之气”。由于主时的六气在一年之中并不是不动的,即使是在所属的节序中,各个年度也有来去早晏的不同,来回运转,这就好象人在走路一样所以主时之气又称之为“步”。兹将六气主时节季步位示意如下图。
(2)六气应五行之变
六气,指风、热、火、湿、燥、寒。五行,指木、火、土、金、水“六气应五行”,指天之六气与地之五行,亦即气候变化与地面上万物生长化收藏各种物化现象之间的相应关系。这也就是《天元纪大论》中已经讲述的:“在天为风,在地为木;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在天为湿,在地为土;在天为燥,在地为金;在天为寒,在地为水。故在天为气,在地成形,形气相感而化生万物。”“暑燥湿风火,天之阴阳也,三阴三阳上奉之,木火土金水火,地之阴阳也,生长化收藏下应之。天以阳生阴长,地以阳杀阴藏。”由于如此,所以在前述六气主时节气步位上,古人以初之气配阴风木,二之气配少阴君火,三之气配少阳相火,四之气配太阴湿土,五之气配阳明燥金,终之气配太阳寒水,把六气与三阴三阳五行密切配合起来。这也就是张隐菴注中所谓的:“五行者,谓厥阴风木主初气,君相二火主二气三气,太阴湿土主四气,阳明燥金主五气,太阳寒水主六气,此主时之五行,守定位而不移者也。”关于句中所谓“之变”二字,是指主时六气在各个年度中的变化。问话中主要指各年度六气不同的交司时间。因此原文也就据此作出回答,较详细地阐述了各个年度的不同交司时刻及其运转规律。
(3)位有终始,气有初中
位,指六气主时的时间位置。“位有终始”,意即六气在一年之中虽有其一定的相应时间位置,但是在这一段时间中,由于有开始和终末的不同,所以开始时的情况和终末时的情况也不相同。气,指六气本身。“初中”,即把每一气本身再分为前后两个时段。初,言其开始的一段时间;中,言其终末的一段时间。这也就是张介宾所注的“初言其始,气自始而渐盛也,中言其盛,气自盛而渐衰也。”“初”与“中”在一步的六十天又八十七刻半时间中,各占一半,亦即“初”占三十天多一点,“中”也占三十天多一点。这也就是本篇原文所谓:“初凡三十度而有奇,中气同法。”为什么“气有初中”?这是因为“位有终始”,也就是说六气本身并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在那里不断地运动变化,消长出入,因而在分析各步之中的情况时,也必须以动的观念来分析,不能机械对待。这也就是原文所谓的:“上下不同,求之亦异。”这是中医学中的整体恒动观在分析自然气候变化上的具体体现。
(4)天气始于甲,地气始于子,子甲相合,命日岁立
以下是讲推求六气在各个年度中的交司时刻及运转周期的具体方法。文中的“甲”,是指天干。天干有十,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文中的“子”,是指地支。地支有十二个,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古人以千支结合纪年,即从天干中的“甲”和地支中的“子”开始,按上列顺序,依次结合纪年,六十年一轮转。这就是原文所谓的“子甲相合,命岁立”。也就是说,要推求各个年度六气交司时刻,首先就要确定该年的年度,然后才能推算该年度六步的运转情况及交司时刻,并进一步总结其运转规律。
(5)六气始终,早晏
“六气始终早晏”中的始,指每年六气开始的时刻。“终”,指每年六气终止的时刻。由于六气六步之中,每步是六十天而有奇、而一年又只分为六步,因此每步均有零数。由于这零数的影响,形成各个年度六气的交司时刻并不相同,其交司时刻有早有晏。全句是问每个年度六气交司时刻的具体时间,详见原文。
6天数始于水下一刻
“天数”,即自然规律。此处是指六气的交司时刻。在计时方面,古人有两种计时方法:一种是滴漏法。这种方法是把一昼夜分为一百刻。具体计时是用“漏壶”,即用壶边或壶底有孔可以滴水的壶贮水,使水经过漏孔自然滴漏。观察一昼夜壶水漏减多少以计算时间。最早的滴漏法有两种:一种是沉箭漏,即用一根木质箭杆,上刻一百刻,从漏壶盖上插入壶中,随着壶中水的减少,箭往下沉,从盖边就可以看出应有时刻;另一种是浮箭漏,即把漏壶中的水聚集在另一个容器里,再用一根刻有时刻的箭杆固定在此容器中,随着容器中水量的增加,看水淹没箭杆上时刻的情况就可以看出应有时刻。由于这种方法是以“孔壶为漏,浮箭为刻”,所以滴漏法又统称漏刻法。对于漏刻的制作和使用,代有改进。如宋·沈括对漏壶注水管的口径,箭上刻度的均匀性,甚至漏壶中所用泉水的质量,都作过精细的观察和研究,以提高漏刻的准确性,但其原理还是一样。
另一种是一日划分为十二时法。汉代以后,把一昼夜平分为子、丑、寅、卯、辰、、午、未、申、酉、戌、亥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相当于现在的两个小时。宋以后又规定把每个时辰再分为初和正两个相等部分,例如卯初、卯正,寅初、寅正…等等。由于与漏下百刻的计时法同时存在,而一百又不能被十二整除,十二时辰和一百刻在配合上发生了困难,因此历史上曾对百刻法有所改动清初把一日百刻改为一日九十六刻。这样十二个时辰分为初、正,实际上成了二十四小时。一日昼夜九十六刻,则每时四刻。
这和现代的二十四小时计时法基本一样。不同者只是古计时法是每刻分为十分。这里所说的水下一刻是指漏下百刻法的时刻,一刻相当于现在的十四点四分。水下一刻相当于现在的三时十四点四分甲子年的初之气开始于大寒节的水下一刻,即寅时初刻。经过六十日八十七刻半以后,终于春分日的八十七刻半,即子时初刻。以下依此类推。
(7)初六、六二、六三、六四
这里所谓的“初六”,初,指第一年;六,指六步“初六”,即甲子年这一年中六气六步的交司时刻。甲子年六气六步的交司时刻是:初之气始于水下一刻,终于八十七刻半;二之气始于八十七刻六分,终于七十五刻;三之气始于七十六刻,终于六十二刻半;四之气始于六十二刻六分,终于五十刻;五之气始于五十一刻,终于三十七刻半;终之气始于三十七刻六分,终于二十五刻这样,从六步的初之气开始到六之气终止,就是这一年的六气六步的交司时间,这一年就叫“初六”“六二”,二,指第二年;六,仍然是指六步。“六二”,即指第二年,亦即乙丑年这一年中六气六步的交司时刻。以下“六三”,指第三年,亦即丙寅年这一年中六气六步的交司时刻。“六四”,指第四年,亦即丁卯年中六气六步的交司时刻。其具体起止时间见原文,以“初六”为例,依次类推。
(8)日行一周,日行再周,日行三周,日行四周,日行五周
古人从直观上认为太阳每天行一度,一年行三百六十五度又复回到原来的位置。这就是日行一周。这也就是说,“日行一周”就是一年“日行再周”就是二年“日行三周”就是三年“日行四周”就是四年“日行五周”就是五年。原文所说的:“日行一周,天气始于一刻,日行再周,天气始于二十六刻,日行三周,天气始于五十一刻,日行四周,天气始于七十六刻,日行五周,天气复始于水下一刻,所谓一纪也。”就是从第一年开始到第四年,这四年中六气六步的交司时刻是各不相同的。到了第五年,又重复回到第一年的交司时刻上。这也就是说各个年度六气六步的交司时刻是以四年为一纪,即以四年为一个周期。根据这个情况,在具体计算上就可以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凡是年支上逢寅、逢午、逢戌之年,其各年六气六步的交司时刻是相同的逢卯、逢未、逢亥之年,其各年的六气六步交司时刻是相同的逢辰、逢申、逢子之年,其各年的六气六步交司时刻是相同的;逢逢酉、逢丑之年,其各年的六气六步交司时刻是相同的。因为这些年支之间都是相隔四年,符合四年一个周期的规律。这就是原文所谓的:“寅午戌岁气会同,卯未亥岁气会同,辰申子岁气会同,已西丑岁气会同,终而复始。”
【述评】
本节主要介绍了各个年度中六气六步的具体交司时刻,提出了六气的交司时刻以四年为一个周期的自然规律及其运用千支来运算的具体方法,其精确度到了以分为标准。这是古人在长期观察中实测的结果,我们应该加以重视。
【原文】
帝曰:愿闻其用也。
歧伯曰,言天者求之本,言地者求之位,言人者求之气交(1)
帝曰:何谓气交?
歧伯曰:上下之位,气交之中,人之居也。故曰:天枢之上,天气主之;天枢之下,地气主之,气交之分,人气从之,万物由之(2)此之谓也.
帝曰:何谓初中(3)?
歧伯曰:初凡三十度而有奇,中气同法。
帝日:初中何也?
歧伯曰:所以分天地也。
帝曰:愿卒闻之。
歧伯曰:初者地气也中者天气也。
帝曰:其升降何如?
歧伯曰:气之升降,天地之更用也。
帝曰:愿闻其用何如(4)
歧伯日:升已而降,降者谓夭;降已而升,升者谓地。天气下降,气流于地;地气上升,气腾于天;故高下相召,升降相因,而变作矣。
帝曰:善。寒湿相遘,热相临,风火相值(5),其有间乎?
歧伯曰:气有胜复,胜复之作,有德有化,有用有变,变则邪气居之(6)。
帝曰:何谓邪乎?
歧伯曰:夫物之生从于化,物之极由乎变变化之相薄,成败之所由也。故气有往复,用有迟速,四者之有,而化而变,风之来也(7)
帝曰:迟速往复、风所由生,而化而变,故因盛衰之变耳。成败倚伏游乎中何也?
歧伯曰:成败倚伏生乎动,动而不已,则变作矣(8)。
帝曰:有期乎?
歧伯曰:不生不化,静之期也。
帝曰:不生化乎?
歧伯曰: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是以升降出入,无器不有(9)故器者生化之宇,器散则分之,生化息矣。故无不出入,无不降。化有大小,期有近远,四者之有,而贵常守,反常则灾害至矣。故曰:无形无患(10)。此之谓也。
帝曰善。有不生不化乎(11)
歧伯曰:悉乎哉问也!与道合同,惟真人也。
帝曰:善。
【讲解】
(1)言天者,求之本,言地者,求之位,言人者,求之气交
这里所说的“天”,就是天气,亦即自然气候变化所说的“本”,就是风、热、火、湿、燥、寒六气。“言天者,求之本”意即研究自然气候变化主要就是研究六气的变化。所以张介宾说:“本者,天之六气风寒暑湿燥火是也言天者求之本,求六气之盛衰而上可知也。”这里所说的“地”,就是指地面生长化收藏的各种物化现象。所说的“位”,就是六步,亦即一年中二十四个节气所属的部位。“言地者,求之位”,意即研究地面各种物化现象主要就是根据六步来研究时序与各种物化现象之间的关系。所以张介宾说:“位者,地之六步,木火土金水火是言地者,求之位,谓求六步之终始而下可知也。”木火土金水火在这里意味着自然界生长化收藏各种物化现象。这也就是《天元纪大论》中所谓的:“木火土金水火,地之阴阳也,生长化收藏下应之。”这里所说的人,是指人的生命现象和生理活动所说的“气交”,就是天地之中。这也就是下文所谓的:“上下之位,气交之中,人之居也”天与地是一个整体它们是互相作用的,气候变化直接影响着地面物质的生长化收藏而地面物质的生长化收藏现象反过来又可以影响气候变化。这也就是下文所谓的:“天气下降,气流于地,地气上升,气腾于天,故高下相召,升降相因,面变作矣。”人的生命现象和生理活动也正是在天地的相互作用下面产生的。这也就是《宝命全形论》中所谓的“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气,命之人”“言人者,求之气交”。意即研究人的生命现象及其生理活动主要就要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自然界气化和物化现象对人体的影响。所以张介宾说:“人在天地之中,故求之于气交,则安危亦可知矣”这里明确地指出,天与地是一个整体,人与天地又是一个整体。这是中医学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的具体体现。
(2)天枢之上,天气主之;天枢之下,地气主之;气交之分,人气从之,万物由之
天枢,王冰注云:“天枢当脐之两旁也,所谓身半矣伸臂指天,则天枢正当身之半也”。他把“天枢”解释成为人体脐旁的天枢穴。张介宾注云:“抠,枢机也,居阴阳升降之中,是为天枢,故天枢之义,当作中字解。”我们认为,以张注为是。因为里主要是讨论天地人之间的关系问题,而不是具体讨论人体的上下问题。“天枢”一词,我们认为,“枢”,有转枢之义,与天地之气的升降出入有关,是指天地之气交接的枢纽。用一“枢”字,以示天地之间不但是一个整体,而且它们之间是不断地在运动着。由于它们之间的不断运动,所以才产生出自然界的各种物化现象和人的生命现象。这也就是原文所谓的:“气交之中,人气从之万物之。”以“天枢”一词,说明自然界是处于不断的运动之中。这就是“天枢”一词的基本含义。
(3)何谓初中
“初”:指开始;“中”,同“终”,指终末这里是指六气六步之中,每一步不论是在气化上或者物化上都有一个先后始终的问题,不能以静止的观点来看待每一步的变化。每一步中,不论在气候变化上或是物化现象上都是在不断变化,各种变化都有一个由渐变到突变的过程。六气六步在一年中每步各占六十天多一点。由于每一步都有一个先后始终的不同,所以每一步又可分为先后两个时段。每一个时段各占三十天多一点。前段叫“初”,后段叫“巾”。这就是原文所谓的:“初凡三十度而有奇,中气同法。”
(4)愿闻其用何如
“用”,指作用,也指表现。“其”,指前述的“初”、“中”。其用何如,是指六步之中,“初”、“中”的作用和运动表现形式在六步中,“初”,代表地气,从阴阳概念上来说也就是代表“阴”;“中”,代表天气,从阴阳概念上来说也就是代表“阳”。阴阳之间,总是阴阳互根,阴升阳降,阴阳之间总是不断消长进退,“重阳必阴,重阴必阳”。因此,这里所说的“初”和“中”之间的关系和作用以及它们的运动形式,实际上和阴阳一样,也是以消长进退、升降出入为它的运动形式。这也就是原文所谓的:“初者地气也,中者天气也”“升已而降…降已而升”张介宾所说的:“初中者,所以分阴阳也” “天无地之升,则不能降,地无天之降,则不能升,故天地更相为用”这也就是说,六气六步虽然各有一定步位,但是它们是在那里不断运动和不断变化的。因此,不能以机械的、静止的观点来分析六气六步的问题。
(5)寒湿相遘,燥热相临,风火相值
句中“寒湿”、“燥热”、“风火”是指六气。“相”、“相临”、“相值”,均是指相遇。全句意即风、热、火、湿、燥、寒六气虽然各有所属步位,例如初之气为风,二之气为热,三之气为火,四之气为湿,五之气为燥,六之气为寒之类,但由于六气有常有变,可以出现特殊的变化。这里所说的“寒湿相”,即冬季而雨水太多;所说的“燥热相临”,即秋季而仍炎热;所说的“风火相值”,即春季大热如盛夏。均是指各个季节中的特殊变化而言。也就是指一般所说的“客主加临”现象。
(6)气有胜复,胜复之作,有德有化,有用有变,则邪居之
这一段是解释自然气候为什么会出现特殊变化的原因。这里所谓的“有德有化,有用有变”,是指六气本身固有的气候特点与自然界物化现象的相应关系,它们本身的作用和相应的反常现象。“风”的“德”是“敷和”,亦即“敷布阳和”这就是说,风”在季节上代表春,它的气候特点是温,大地春回,自然气候普遍温暖,这就是“敷布阳和”。“风”的“化”是“生荣”,这就是说,风与物化现象上的关系是“生”,亦即在春风的影响下,万物又开始萌芽生长。“风”的“用”是“动”,这就是说在春天里,在春风的作用下,自然界又开始变为活跃“风”的“变”是“振发”,这就是说风如果反常,不是和风而是急风、狂风,则不但不会有利于万物的萌芽生长,反而可以使开始萌芽生长的生物受到损伤成为灾害。这就是《气交变大论》中所谓的:“东方生风,风生木,其德敷和,其化生荣,其政舒启,其令风,其变振发,其灾散落。”《五运行大论》中所谓的:“风以动之。”“风胜则地动。”“热”和“火”的“德”是“彰显”,亦即阳气非常明显。这也就是说,“火”、“热”在季节上代表夏。它的气候特点是炎热。“火”、“热”的“化”是“繁茂。这也就是说,“火”、“热”与物化现象的关系是“长”,亦即在炎热的作用下,万物长势最好,欣欣向荣。“火”“热”的“用”是温热。“火”、“热”的“变是“销烁”。这也就是说,“火”“热”如果反常,“火”、“热”太过,那就会使万物焦枯。这就是《气交变大论》中所谓的:“火以温之”,“火胜则地固(裂)”。“湿”的“德”是“溽蒸”。这就是说“湿”在季节上代表长夏,它的气候特点是炎热而潮湿,好象以火烧水蒸物一样。“湿”的“化”是“丰备”,这就是说在湿热交互作用下可以使物化现象更加完备和成熟。“湿”的“用”是滋润。“湿”的“变”是“骤注”,这就是说“湿”如太过,那就会潮湿太甚,暴雨成灾。这就是《气交变大论》中所谓的:“中央生湿,湿生土,其德溽蒸,其化丰备,其政安静,其令湿,其变骤注,其灾霖溃。”《五运行大论》中所谓的:“湿以润之”,“湿胜则地泥”。“燥”的“德是“清洁”。这就是说,“燥”在季节上代表秋,它的气候特点是凉爽而干燥,也就是一般所说的秋高气爽。“燥”的“化是“紧敛”,就是说在秋凉的气候中,在物化上开始收敛,欣欣向荣的树木开始树调叶落。“燥”的“用”是“干”,即使潮湿的现象转为干燥。“燥”的“变”是“肃杀”即干燥而太过,那就会使物化现象停止,干枯死亡。这就是《气交变大论》中所谓的:“西方生燥,燥生金,其德清洁,其化紧敛,其政劲切,其令,其变肃杀,其灾苍陨。”《五运行大论》中所谓的“燥以干之”“燥胜则地干”。“寒”的“德”是“凄沧”。这就是说,“寒”代表冬季,它的气候特点是寒冷。“寒”的“化”是“清谧”,亦即安静。这就是说冬季里在物化现象上从表面上看,好象不生不长而处于静止的状态。“寒”的“用”是“坚”,“坚”字有坚守之义。这就是说,“寒”的作用就是闭藏。“寒”的“变”是“凛冽”,“凛冽”即过于寒冷,过于寒冷即可因冰雪霜雹而成冻害。这就是《气交变大论》中所谓的:“北方生寒,寒生水,其德凄沧,其化清谧,其政凝肃,其令寒,其变凛冽,其灾冰雪霜雹。”《五运行大论》中所谓的“寒以坚之”,“寒胜则地裂(固)”。由于六气本身各有其相应的“德”、“化”、“用”、“变”,而在其“变”的过程中,亦即在自然气候的反常变化过程中,常由于六气之间存在着互相影响和互相调节以求恢复稳定的因素,因此就出现了“胜复”现象。所谓“胜”,即偏胜;“复”,即恢复或报复。这就是说,六气中任何一个气,如果有偏胜的现象,由于六气中任何一个气都紧随着一个可以承制它的相应的气,例如前述的“相火之下,水气承之;水位之下,土气承之土位之下,风气承之风位之下,金气承之;金位之下,火气承之”等等,因此,一气偏胜,它气就必然来复。正因为有这样一个“胜”和“复”的过程,所以才产生了自然气候上与季节不相应的特殊变化。也正因为这种“复”,是属于自然气候上的一种自稳调节,是为了使这一偏胜之气恢复到原有的正常状态上来,所以原文才说:“气有胜复,胜复之作,有德有化,有用有变,变则邪气居之。”在这里,把“邪”,亦即自然界反常的气候变化与“胜复”联系起来;把“邪”与“德”、“化”、“用”、“变”联系起来。这就是说,“邪”的出现是“变”的结果但另一方面也是“胜复”过程中,亦即自然气候自稳调节过程中所必然会出现的现象。这也就
是为什么在六气变化中会出现“寒湿相”、“燥热相临”、“风火相值”等气候特殊变化的道理。
(7)气有往复,用有迟速,四者之有,而化而变,风之来也
此几句是进一步解释自然界气候的常和变与自然界物化现象的密切关系。“气有往复”一句,是指六气之间有来有往,亦即季节气候之间的来回运转,冬去春来,夏来春去,夏去秋来,冬来秋去,冬去春又再来。随着季节的往复而与各个季节相应的风热、火、湿、燥、寒六气自然也就随之运转,周而复始,如环无端。“用有迟速”一句,“迟”指慢,指不及;“速”,指快,指太过。全句指六气在自然运转过程中有常有变。应至而至,与季节相应,这就是常。迟至也就是至而不至,速至也就是至而太过,或早或迟均属与季节不相应,这就是变。六气往复运转的常变,与自然界物化现象的正常与否密切相关。六气往复正常,与季节相应,就能使万物正常生化;六气往复反常,至而不至,至而太过,或迟或速,与季节不相应,就会使自然物化上发生灾变。这里“气有往复”一句以述常,“用有迟速”一句以测变。至于在实际观察中如何判定自然气候变化上的常和变的问题,古人认为观测风向是一个较好的方法。因为风向与气候变化密切相关,东风带来了春天和温暖,南风带来了夏天和炎热,西风带来了秋天和凉爽,北风带来了冬天和严寒。因此,观测风向就可以判断六气运转的常和变。春刮东风,夏刮南风,秋刮西风,冬刮北风就是常;反之,春刮西风夏刮北风,秋刮东风,冬刮南风就是变。
所以原文谓:“气有往复,用有迟速,四者之有,而化而变,风之来也。”“迟速往复,风所由生。”张介宾注:“气有往复,进退也,用有迟速,盛衰也,凡此四者之有,而为化为变也,但从乎化,则为正风之来,从乎变,则为邪风之来,而人之受之者,安危系之也。”张氏在这里所说的“正风”,即与季节相应的正常风向所说的“邪风”,即与季节不相应的相反风向。“从乎化,则为正风之来,从乎变,则为邪风之来”,说明了自然气候变化的常和变与自然界物化现象上的常和变密切相关。
(8)成败倚伏生乎动,动而不已,则变作矣
成败,指事物的盛衰倚,指相因;伏,指隐伏或潜伏;动,指运动。全句意即一切事物,包括人体在内的一切生命现象,其盛衰是互为因果的。“盛”之中潜伏着“衰”的因素,衰之中潜伏着“盛”的因素,这就叫“成败倚伏”。所以张介宾注云:“夫物盛则衰,乐极则哀,是福之极而祸之倚也,否极而泰,是祸之极而福所伏也,故当其成也,败实倚之,当其败也,成实倚之。”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成败倚伏现象呢?这是因为
事物本身总是在那里不断运动,而运动总是在不断地向相反的方面转化。所以原文谓:“成败倚伏生乎动,动而不已则变作矣。”我们前面讲的自然气候变化方面的四时六气六步的循环运转,春去夏至,暑往寒来,物化方面的生长化收藏自然现象,就是这种认识在自然现象中的具体体现和例证。
(9)升降出入,无器不有
“升降出入”,指运动。古人认为,运动的方向总是向相对的方向转化。从天地上下来说,上总是向下运转,下总是向上运转。从阴阳内外来说,总是由阳入阴,由阴出阳。这也就是本篇前面所述的:“气之升降,天地之更用也…升已而降,降者谓天;降已而升,升者为地。天气下降,气流于地地气上升,气腾于天。故高下相召,升降相因而变作矣。”《阴阳应象大论》中所谓的“清阳为天,浊阴为地,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雨出地气,云出天气。”“重阴必阳,重阳必阴。”“器”张介宾解释:“凡物之成形者,皆曰器。”这就是说,器,在这里泛指一切物质。“升降出入,无器不有”一句,质言之,就是说只要有物质存在就有运动存在。也就是说,没有不运动的物质。所以原文谓:“不生不化,静之期也。…出入则神机化天,升降息则气立孤危。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志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是以升降出入,无器不有。“无不出入;无不升降。”明确地阐述了变化来源于运动,没有运动也有没有变化
(10)无形无患
形,指形体,这里是指物质。患,祸害、灾难之义,此指盛衰灾变。前面讲了“升降出入,无器不有”,“无不出入,无不升降”,这里是说只要有物质存在,就有运动变化存在,除非根本不存在物质;既然不存在物质,当然也就谈不到运动变化,也就谈不到有什么盛衰灾变,所以说“无形无患”。这实际上是进一步肯定了物质与运动、运动与变化之间的不可分离的绝对关系。
(11)有不生不化乎
生,指生命;化,指变化。“生化”二字,总指生命现象这一间句下面答话的含义,是用肯定语气来强调了生命现象与运动之间的必然联系。这一段如果加以直译就是说:“有没有不生长变化的生命呢?回答说:你问得真详尽呀!如果说有,那只有是神仙了。”因为假设的条件是不存在的,生活中是没有“真人”的,所以,这一回答实际上是以表面肯定的语气,表达了实际上否定的内容,即否定有不生不化的生命。这同前面“不生不化,静之期也”,“无形无患”的含义完全一样。实际上是对“无不出入,无不升降”这一卓越认识的进一步肯定。但是把“真人等否定的内容当作肯定的提法来评是论非。这实际上是对中医学指导思想的一种歪曲。
【述评】
本节重点讨论了中医学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即中医学的指导思想整体恒动观以及气化学说问题。在本节中,经文首先提出了“言天者,求之本,言地者,求之位,言人者,求之气交。”“上下之位,气交之中,人之居也。”“气交之分,人气从之,万物由之。”认为“天地一体”,“人与天地相应”。其次,经文又提出了:“物之生从于化,物之极由乎变,变化之相薄,成败之所由也。”“成败倚伏游乎中”“成败倚伏生平动,动而不已,则变作矣。”“升降出入,无器不有。”“无不出入,无不升降。”“器者,生化之宇,器散则分之,生化息矣。”十分明确地指出,有物质就有运动,有运动就有变化;反之,没有物质就没有运动,没有运动也就不会产生变化。运动终止,物质变化也就终止。
上述这些论点是十分卓越的。它与唯物辩证法在认识上有很多相通之处。但是也应该指出,《内经》中的这种恒动观念,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也有很大的局限性。如较多地强调了“周而复始”、“如环无端”等。这也就是说比较更多地强调了宇宙间事物的运动是循环的。这表现在前面所述:“周天气者,六为一备;终地纪者,五岁为一周。”“五六相合而七百二十气,为一纪,凡三十岁;千四百四十气,凡六十岁,而为一周,不及太过,斯皆见矣。”“所谓六四,天之数也次戊辰岁,初之气,复始于一刻,常如是无已,周而复始。”这些提法,把自然气候的各种周期性变化,如五年周期、六年周期、四年周期以及一年中的季节气候周期都作了比较绝对的肯定,并以此来解释六十年周期中各个年份的周期性变化,万物的生长,疾病的流行和预后等。由于自然变化相对微小,常以亿万年为单位,这样的认识,如果应用于某些学科和一定时间、范围之内,也能产生一定的指导作用。这也就是运气学说的部分内容,例如主运、主气、节序等等,对于医学、历学、农学等学科,在一定程度上还有指导实践的作用。但是,如果作为一种指导思想来看,作为一种规律和法则来看,则这种认识是有很大程度形丽上学和唯心主义成份的,应该有批判地加以运用。
【本篇小结】
(1)本篇指出了自然变化的规律是深远的,是一时还认识不清楚的,但是是应该加以探索的,是可以根据其外在表现与物化现象加以总结的这也就是原文所谓的:“天之道也,如迎浮云,若视深渊。”“尽言其事,令终不灭,久而不绝。”“因天之序,盛衰之时也。”
(2)本篇提出了具体研究自然气候变化的方法,即运用阴阳五行学说来总结天道变化。这也就是原文所谓的“六六之节”。
(3)本篇指出六气有常有变,其常其变均与自然界物化现象及人体生理变化密切相关。因此也就可以根据自然界物化现象及人体生理活动现象来观测自然气候的常和变。这也就是原文所谓的:“应则顺,否则逆,逆则变生,变则病。”“物,生其应也,气,脉其应也。”
(4)本篇具体指出了六气六步的运行次序以及各个不同年度的不同交司时刻,从而总结出自然气候变化在一年中的季节周期以及不同年度间的四年周期。
(5)本篇指出了自然界气候变化中的自稳调节与自然界各种物化现象上的密切关系,从而总结出“亢则害,承乃制,制则生化”这一自然变化规律。
(6)本篇提出了“运气同化”的问题,介绍了“岁会”、“天符”、“太一天符”的具体运算方法及有关年份。提出了“客主加临”的问题,介绍了少阴君火与少阳相火在加临中位置与顺逆的关系。
(7)本篇最后着重地讨论了物质变化与运动之间的关系问题,明确地作出了物质是运动的基础,运动是物质变化的原因,没有物质就没有运动,没有运动也就没有物质变化的正确结论。
农夫·李昱斌 学习笔记
20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