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岁女童商场偷拿玩具亲妈报警/我的小心思 - 草稿

        看到微博蹦出这条热搜的时候就点进去了解了一下。乍一看这个标题就觉得这个妈妈真棒,敢于大义灭亲,教还在成长中的女孩儿树立正向价值观。再看里面的一些图片资料,个人感觉偏向于支持母亲自己报警,包括后来这位母亲也同意按照原价赔偿。最后我翻了翻网络评论,褒贬不一。原博下面的热评清一色是支持这位母亲的做法,也有部分博主的字里行间里隐含不同意。

        从接触,到了解,我的态度也有了很大的转变。由于我并没有接触到原始信息源,所以不置引导性过强的评论。但是因为这件事,我想到了自己人生经历中的一些鸡毛蒜皮,且以此事为契机,再次回望。

        我的家庭教育是失败的。(也不是说没有成功的地方,但是绝大部分是失败的。)现在以成年人的视角回望,我认为说出这句话的我自己很理性。为什么这么说呢?先来说说现在我的性格吧。觉得比较扭曲,对某一事物的态度无法做到坚定(有点儿分裂的感觉?)。具体的不说了,等以后有勇气的时候再说。我的爷爷奶奶是什么样的人呢?我的奶奶是从旧社会走出来的女人,身上有一些陈旧气息。她在我几岁的时候会带着我去超市偷东西(牛奶饮料之类的,因为不想付钱);我爸爸在我小的时候也会做同样的事情。我妈妈每次遇到这种事情就会很生气,觉得他教坏了小孩子。是的,没错,他教坏了我。直到六年级之前,我看到无人看管的东西都忍不住偷,看到有机可乘事会忍不住不劳而获。真的就是一种思维惯性了,看到那些事物就控制不住我的双手。13岁以后我思想意识逐渐成熟,对很多事情有了自己的判断,靠自己的锻炼,这种恶习已经被我摆脱了。但是如果你从旁观人的视角来看那时的我,这么小的孩子就会做这种举动,会觉得他不可饶恕。诚如未了解这个孩子生长环境的站在道德高地的网友们一样。(没有觉得“7岁女童”这件事有这样的生活背景,只是觉得不应该在没有了解事情经过的情况下随意评判一个儿童)。“偷东西”算是我的对自己家庭教育失败的第一反应了。

        再说说亲妈报警。如果我在第一视角,我成为这个7岁的小女孩,我会很反感。当7岁小女孩儿成长为18岁女孩儿时,这件事会成为她人生的阴影,而不是里程碑。(以我的性格来感知的话)为什么我国会给青少年、成年人具体年龄的界定,这一定是有原因的。7岁女童的思想意识都不成熟,对是非善恶的判定没有绝对的标准。在网络上评论发言的网友大多是已经成年的人群,就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言,“偷东西”是错误的,是应该被制止的,是需要承担相应法律责任的。可是,这是我们这些成年人的观点。如何教导一个年纪尚小的女童这样的观念?报警、默认大众媒体传播这一事件、网络言论无止尽的发酵绝对不会是最好的出理方法。我本人确实不太懂这件事情为什么会被广泛传播。是想将这件事情作为家庭教育的范例吗?但是这些前提是你们是否觉得7岁女童能否承受这样的心里压力?太恐怖了吧。就新闻报道的这位女童言论来看:“父母工作辛苦,我不想买玩具成为父母的负担。但是我没有意识到偷东西的严重性,我的亲生母亲一个报警终于让我意识到了。后来网络上都是关于这件事情的言论,我的亲戚们、我的同学们都知道我是个偷东西的女孩子。我周围的人都知道我是个有偷东西前科的女孩子!”你敢继续预料这个女童的未来吗?一旦周围发生"偷东西"等类似事件,了解过她偷过东西的人们第一时间会怀疑她,指责她,这件事会伴随她整个人生轨迹。不要觉得时间长了就会淡忘,留下的只有教训。互联网迅速发展的时代,从来没有雁过无痕,所有的事情都留有痕迹。

        再说一件可能发生在大多数青少年身上的事。当你们做了某些突破父母理解范围的事(比如:打架抽烟喝酒、早恋、玩游戏等),他们可能会义正言辞地告诉你“我们是管不了你了,我跟你的班主任/某些授课老师/某些很有威严的长辈说,让他们来管你。”有没有觉得很生气,气抖冷?有没有觉得代入感很强,气的要原地去世了。我真的搞不懂,明明还在父母可教育范围内的事情,一定要牵扯到外人呢?就好比这个女童偷东西事件,大可有很多方法教育她(看到这里的朋友如果想怼我说是那个女孩儿一直不承认的,我想说,这个妈妈想让他在外人面前承认自己做的事,不是把自尊心放在地上踢嘛?或者还有网友说,已经做了这种偷鸡摸狗的事情,还谈什么自尊?不如您穿越回自己的7岁做错了事情的时候,义正言辞地指责自己为什么不敢承认。当然,如果这妈妈已经黔驴技穷都无法让女童承认,当我没说),报警这种方法在我看来很过分了。以后她想起警察会是什么看法呢?大概是那个占据她人生一大半的浓墨重彩的人生阴影里,最大的参与者之一。

        断断续续说了这些,都是我的个人看法,一些自我经历的分享。如果有看到这篇文章的网友,请勿代入我的主观引导性过强的看法,保留自己的认知哦!

你可能感兴趣的:(7岁女童商场偷拿玩具亲妈报警/我的小心思 - 草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