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代皇帝》观后感的补充

昨天看完《末代皇帝》之后的观后感里本计划着对比一下溥仪和查理一世,刚好最近在读《弑君者》,以法律的角度讲述英国查理一世如何被送上断头台的历史,想尝试将二人做一个简单的对比。只是写着写着忘了这个部分,只知道被影片震撼了,忽略了自己要描述的内容。

熟悉这段英国史的人都知道世袭君主制下的暴君查理一世,多行不义必自毙,终于在1649年初丧命于刽子手的刀下。更具体地说,他应该是被费尔法克斯和克伦威尔带领的革命军和当时一部分法律界精英所代表的下议院议员们“绳之以法”。之所以用引号把这个成语括起来是因为以当时的时代背景,这一干人等是没有资格审判国王的,在国王并不认同的法庭上法官不能在审判过程中让国王受一丝皮肉之苦。简单地说,这是一场法制战胜君主制无硝烟的战争,书里有一句话特别重要:“作为被告,查理•斯图亚特是因为其犯下的罪行而被判处死刑,而不是因为权力政治”,至少是缓解了理性占主导的读者们的心理。而我们的主角约翰•库克的雄心不仅仅要处死国王,还要以法律战胜他,甚至他最终目地是战胜君主制,建立共和国。这让我比看到一些战争题材的激烈精彩场面更觉得酣畅。

按理说吸取信息与输出之间是要有一段间隔的,是需要“桥梁”的,否则没有经过深思熟虑的输出多少欠了些味道。同时,我仅仅以一部讲溥仪的电影来和史书中的查理一世相比较……我只能说自己是写着玩的,以总结自己的思路,甚至不希望被人读到,以免误人子弟。在读到查理一世赴死的一段,觉得他还是很man的,没有畏缩没有害怕,只是和家人们道了别,一股英勇就义的豪气。尽管他坏事做尽,但并非贪生怕死,也算是个人物。我所想对比的溥仪,更多是被动的一生,被动登基、被动接受大清灭亡,在深宫之中毫无自由可言。悲剧和复杂感所让人油然而生出的唏嘘更多一些,躺枪这个网络词语再适合他不过。但是,与侵占东北的日本人关系暧昧的溥仪,半推半就在伪满洲国“登基”妄图复辟就是他的不对了,为当时的诸多悲剧他是应该负责的。

作为一位皇帝很难把他和另外一个人对比。而让我好奇的是溥仪和查理一世都具备的“不死心”的心理。不见棺材不落泪说的就是他们了。如果说查理一世勉强算是个政客的话,溥仪很难说是个政治家或政客,充其量是位政治从业者(还是被迫的)。临死前是查理一世扔然抱有侥幸之心。在抚顺战犯管理所中的溥仪老老实实接受“改造”,但想想在天津时的那个纨绔子弟的他和伪满时期野心爆棚的他,对一位如此复杂的历史人物实在难以感同身受。而这也是他值得后人关注并研究的价值。以史为鉴,从某种意义上说,后人有义务读读历史,了解过往;从另一个意义上我们更应该感谢他们。对人类的进步和发展来说,不管是查理一世还是爱新觉罗•溥仪、无论被今人定义成好人还是坏人的所有历史人物,我们都应该谢谢他们,至少他们让我们观赏了一出又一出的精彩戏码。

你可能感兴趣的:(《末代皇帝》观后感的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