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摘】《隐性逻辑》——Q6 为什么每个人都喜欢贴标签?

大家好,我是小鹏医者,本周继续分享这本由德国Brain check公司创始人卡尔·诺顿所著作的书籍《隐性逻辑》。今天接着分享问题“为什么每个人都喜欢贴标签?”

书籍《隐性逻辑》

《隐性逻辑》目录

平时,你有经常给别人贴标签吗?当你在排队买票的时候,突然有一个人插队,你是否心里会嘀咕着:这个人真自私,没看到要排队吗。但事实是这个人是卖票的工作人员,此时,是不是对这个人的初次判断有些过头了。

针对此现象,社会心理学家李罗斯提出了“归因谬误”的概念:我们倾向于把别人的行为归因到他的性格,却忽视了具体情况。

日常生活中,我们如果不考虑具体情况,那么距离思考陷阱就很近了,因为思考陷阱几乎总是发生在大脑偷懒的时候。

小王是一个乐于助人的人,所以,他今天帮助了老林。

小王标签一:乐于助人。

小王今天帮助了老林,就因为老板老林自己一个人取不了快递。

小王标签二:善于拍领导马屁。

小王今天帮助了老林,因为老板老林虽然想自己去取快递,却因为昨天意外崴脚,行动不方便,自己一个人拿不了。

小王标签三:不是单纯的乐于助人,也不是拍领导马屁的小人,而是人之常情的中性评价。

我们经常把眼下的行为和个性联系在一起,却低估了具体情境的重要性。特别在管理者身上表现得尤为明显。

给属下贴标签:

领导给员工布置任务,结果员工没有完成,责任大部分会在员工身上。很多领导会想这个员工能力不足,努力不够。而很少会想这个任务的难易程度,未知的具体情况如何。

给自己贴标签:

相反,如果员工完成了任务,取得成功,有不少领导倾向于将主要功劳归结到自己身上,以此来维护自己的良好形象和自尊。

针对大脑经常偷懒,潜意识的贴标签的现象,要如何解决呢?这里给出一个解决方法:

有意识地思考和观察

第一步,需要有意识的多思考下。

强迫自己去思考,意味着要自我改变和调整。

第二步,需要有意识地观察和分析具体情况。

多了解一下下属执行过程中的细节,这样能更真实的了解到员工的能力和努力程度。


最后,特别强调一下,这个社会很忙碌,如果没有定期留给自己思考的时间,一旦忙碌起来,很快就会掉入思考的陷阱。因此,时不时放慢脚步或者停下来思考下,再前进,或许会拥有不一样的结局。——送给忙忙碌碌的人们。

你可能感兴趣的:(【书摘】《隐性逻辑》——Q6 为什么每个人都喜欢贴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