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苏康。
我们现在已经处在今年的下半场了,你年初的计划或者目标完成的怎样了?
我想应该有很多人要么忘了自己的目标,要么正在想着明年的计划该做什么了。
很多人都说是因为自己有拖延症,总是迟迟不愿动。
总想让自己自律起来,可是腿都不迈开一步,最终还是失败了。
为什么?
因为我们总是期盼着一个好的开始,然后告诉自己:我需要准备好,那就明天吧!下周吧!
你是否总是期待一个完美的开始,然后把自己想要去做的事情一拖再拖,心里告诉自己说还需要准备这个那个。
但为什么我们在工作中,即便有时心里不情不愿,我们也能完成任务。
因为有外部压力,有工作上的硬性指标和截止日期。
那为什么对于我们人生计划上的待办事项,我们却轻易放过自己,一拖再拖。
面对那些深藏我们内心深处的渴望,难道就不重要吗?
其实当我们面对行动时会有各种各样的借口,也许是懒惰、恐惧、侥幸心理,在给自己树立起了种种无形的阻碍。
这些心理上的阻碍往往超过了行动本身的难度。
你或许也时常听见这样的声音:
如果一件事情不能做好,那我宁愿不开始。
如果一件事情还没做好充足、万无一失的准备,我还不能去做。
一旦去做了,若达不到自己想要的样子,我是拿不出手的。
我不能接受自己做的东西有瑕疵。
我正在酝酿一个完美的作品,请再给我一点时间。
我对待事情总是追求完美,所以最后一刻才能完成。
…
我们看似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但实际上说着这些话的人,似乎并没有真正缔造出与“完美”相匹配的成就。
总是时间在流逝,但从未见到事情有任何进展,心中所谓的完美结果却迟迟未出现。
所以我会更愿意称这种心里为“伪完美主义”。
01
“伪完美主义”的典型特征是过度准备导致持久拖延。
喜欢准备万无一失的计划、做最细致的铺垫、备起充足的工具,只待那期待已久的时机会来垂青。
但真正动机却是为了尽量延迟面对真正重要的事情,其实我们心里很清楚自己在逃避什么,可就是无力尽快去行动。
于是,追求完美,反而成为伪完美主义者止步不前的借口****。
那我们到底在害怕什么呢?
我想是害怕到最后,看到自己的失败和无能。
其实很多人不是在追求完美,而更多的是追求完美地去逃避失败****。
因为只要不去踏出尝试的那一步,就永远不会失败。
这样的我们大可以继续告诉自己,不是“我失败了”,而是“这事我从未尝试的,怪不得我”。
这是我们潜意识里在为自己的不努力找借口,为最终的失败找退路。
事实上,这根本不是所谓的追求完美,而是因为害怕失败而过度准备。
于是我们在忍受内疚和焦虑的同时,以过度准备的行为为自己进行合理化的开脱。
但是,这样的行为又会进一步让那件被拖延的事情,在自己的心里变得越来越难,心里所承受的压力也是不断递增的。
于是,内心中产生的恐惧也被加剧了许多,从而陷入到无力自控的内耗中,以及无法逃脱的牢笼中。
02
为什么我们会容易有过度准备的行为惯性呢?
我想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从小我们所接受的传统教育就隐含着这种“一切为以后做好准备”的价值假设。
我们上课和完成课后作业是为了准备考试,从小学到大学将近二十年的时间都是为了今后走进社会做好准备。
但等到我们真正走出校园,却依旧会觉得自己没有准备好,从而错失本该抓住的许多机会。
虽然我们都知道做事情的时机很重要,但问题是你可以容许自己多久去等一个好时机出现,等到自己完全做好准备呢?
要知道,所有的等待都是有机会成本的。
所以我们必须认清这个真相:完全准备好是永远达不到的状态,再怎么等,也没办法都准备好。
这样我们才会更有勇气做出行动的改变。
从不完美到接近完美的过程,才是完美主义的精髓。
03
我们总是希望每一件事情都做到最好,总是觉得有一点小瑕疵就意味着失败,害怕面对失败后的恐惧。
但实际上,我们所有值得做的事情都必将伴随着真实的恐惧。
只要开始做事,我们就会面临做错、做不好的风险。
我们常常会有一个认知上的误区:
认为那些能做对、做好的人都是没有任何错误,直接把事情做对、做好的。
这其实只是我们想当然的想象。
真正的完美主义者并不抗拒失败,也不期待一切都尽如人意,但只要开始了,就不会放弃改进的机会,在过程中找到优化的可能,最终让结果变得更好。
当然我们追求完美并没有错,但不要从一开始就要求自己做到完美。
先去做,再做好,先完成,再完美。
只有先完成了,我们才有优化到趋近完美。
****04****
那么如何克服过度准备的伪完美主义心结呢?
有一个思维工具叫做:MVP思维。
这里的MVP指的是最小化可行产品,是互联网创业领域非常关键的概念。
MVP的精髓在于在动态变化、充满不确定性的市场环境中找到一种低成本试错和快速试错的方式。
其实就是说任何事情都具有不确定性,我们只有在过程中不断地优化,改进要做的事情,才能应对现实中变化,从而降低失败的概率。
如果你用心留意,在我们现实生活中,也有许多这样的MVP案例。
比如手机游戏正式上线前会邀请你参加内测版。
比如你经常光顾的餐厅会以折扣价推出限时优惠的新品。
比如你参加的一些体验课程。
…
这些方式,都能够帮助企业在初期就收集用户数据,并获得有效反馈。
用小步快跑的方式,进行快速迭代,不断更新产品。
05
那么MVP思维可以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行动启示呢?
某种程度上,我们的这一生就是一段自我创造的旅程。
我们付出行动所取得的成就,其实就是交付给这个世界的作品。
正如公司所面临着不断变化的市场,我们同样也面临着充满不确定性的未来。
如果我们把时间花在过度的计划和准备中,这一切看似完美的计划却经常会被猝不及防的现实所打乱。
一旦遇到突如其来的困难,我们就很容易会产生心理落差,导致中途放弃。
如果我们去践行MVP思维,就可以给自己设定一个灵活的心理预期。
只要我们确定了大方向,那就雷厉风行地去执行。
因为先去做,才能再做好,才能通过反馈不断地打磨、修正自己的作品。
那么对于我们来说,最小化可行作品可以是什么呢?
首先这个作品应该是一个结果,而不是过程。
是经过系统化思考的输出,而不是囫囵吞枣的输入。
比如我用微信公众号发布文章,而一篇文章就是一个结果,这是经过系统化思考的输出,而阅读只是输入的过程。
其次,这个作品不是为自己独享,而是要被人看见、使用和给予反馈的,最好是能够创造出让人受益的价值。
比如我写的文章里面提供的方法论是希望能被你看见的、去使用的和给予反馈的,能够对你产生影响的。
也许你会觉得这些作品都太小了,不值得一提。
但正是这些小小的作品才能够成为我们搭载的媒介,传播出去,获得正反馈,才能让我们获得持续行动的动力。
而我就是通过写文章,被你看见。
然后你通过点个「****关注****」,让我获得反馈,才使得我坚定了自己做下去的决心,写出更好的作品。
通过这个过程不断地培育出自己的影响力和成就感。
如果你心里也已经有了一个值得去完成作品的雏形,那么立刻开始吧!
记住,先去做,再做好,先完成,再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