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上有个概念,叫未完成事件。
指的是:
那些未完成的事情,从来不会消失。
它们总会留在潜意识里,成为一个未解决的情结,影响着后来的人生。
例如某个梦想被粗暴打断、某个爱人不告而别、喜欢的东西总得不到、父母突然离婚等。
与之相对的,是事件的完整性。
人的一生,都在追求完整的体验。
甚至,我们对完整的渴望,胜过对幸福的追求。
小到学走路、上学、交友、考试,大到工作、结婚、生子。
只有完整走过每一个环节,我们才能真正地吸纳经验,告别过去,走向下一个阶段。
但有时候,父母过度的爱,会打断这些完整,给孩子留下需要一生去弥补的情结。
01
就像最近很火的流浪大师沈巍。
他因为饱读诗书、口出金句,成为“国学大师”,一时走红网络。
但背地里,他有另外一个身份:
捡了20多年垃圾的流浪汉。
徘徊在地铁站附近,留宿街头。
他有梦想,渴望家的温暖,希望有个房子可以放书。
如果不是26年前他爱上了捡垃圾,那么也许他不会被领导办理病退、被家人远离、被房东驱赶,以至于离安稳的家庭越来越远。
我本也以为是捡垃圾毁了他的一切,但看了采访之后,才发现:
真正毁了他梦想的,是父亲。
他曾说过:“如果不是父亲的要求,我也不会是现在这个样子。”
这是一个不断打断他、给他制造太多遗憾和未完成的严厉父亲。
父亲打断的第一个,是兴趣的探索。
小时候沈巍热爱读书,但父亲不准他读,尤其是历史方面的书,他只能偷偷看。
这个情结留到成年,现在的他嗜书如命,可以为此放弃其他生活。
父亲打断的第二个,是事业的探索。
高考后,父亲要求沈巍选择审计专业,毕业后进审计局工作。他没机会探索自己的兴趣和道路,只能听从父亲,每天过得不开心。
这个审计事业的选择,成了他一生最大的遗憾。
兴趣和事业,在这两件人生大事上,沈巍总有种可望不可得的未完成感。
此时,捡垃圾反而成了他的救赎。
靠着它,沈巍摆脱了工作、家人和世俗的束缚,终于做了他前半生心心念念却无法完成的事:
读书,以及走一条自己选择的路。
但代价实在太大了。
他就像被夺走棒棒糖的小孩。耗尽一生去惦记和寻找着,那支记忆中无比美味的棒棒糖。
这促成了他的特别,但也让他失去品尝其他美味的可能性。
对于任何一个人而言,那些未被充分体验的事情,都有这样的魔力。
02
著名心理学家温尼科特曾说过:
只有当孩子确实曾经真正拥有过一些东西,现在才能放弃它们。
我们确实没办法让人们放弃那些他们从来就不曾真正拥有过的东西。
这里的“真正拥有”就是真正体验过某些经历的“完整性”。
温尼科特为了说明这个原理,还特别细化了一个生动的真实例子。
一个10个月大的宝宝被一个明晃晃的金属勺子所吸引。
他瞧了又瞧,小心翼翼碰了碰勺子,反复几次回头去看妈妈,确认妈妈是否允许。
直到从妈妈表情中得到肯定的回复后,他迅速抓住勺子,小手握得很紧,有些兴奋和紧张。
因为他不知道两件事:
第一,这个玩意儿该如何“拥有”?
第二,妈妈是否会阻止自己进一步行动?
反复确认后,宝宝几乎本能用嘴咬住了勺子,对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嘴巴是拥有某物品最真实的体验。
当他把勺子含在嘴里胡乱一通,其实是在宣布:
这个玩意儿是我的了!
此时的宝宝坚定而幸福,因为他终于把叫做“勺子”的东西成了自己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接下来,宝宝会继续用勺子探索外部世界。
比如:用勺子敲打自己脑袋、会假装吃饭、给妈妈喂饭,还会不停扔在地上,让妈妈捡起来,继续扔,那个好听的声音反复刺激着宝宝,对此他兴趣盎然、乐此不疲。
过了好久,宝宝眼光转向了一个玩具狗,于是就把勺子毫不客气扔在一旁,再也不看它一眼,即便再把勺子给他,也毫不理会。
现在宝宝全部能量集中到了“玩具狗”身上,这就是他下一个目标,下一把“勺子”。
以上这简单的片段,就是一个孩子自然拥有某种完整事件的全部体验过程。
他拥有某件物品,然后据为己有进行“内化”,变成自己活生生的经验,
继而反复使用这个经验探索外部世界,
最后放弃象征性的“勺子”,健康地和它分离。
因为他已经全部吸收了所有好的坏的体验,身外之物的勺子就不需要了。
若这个孩子就这样长大,便打了下了良好的人格基础。
他能自信地探索生活的未知和美好,
也能安心地体验每份快乐和挫折,
而不必心神不宁,
不断地追寻着那些曾未完成的缺失。
03
在生活中,这样的“勺子”每时每刻都存在。
有没有完整体验过勺子,很重要。
我曾遇过两个让人印象深刻的来访者。
第一个是一名女性,多年来一直失眠睡不好。
通过聊她的梦,有件事渐渐浮出水面:
在她读小学二三年级时,父母总吵架。吵架总是等她睡了以后,他们的理由是怕打扰到孩子。
但每次争吵她都听得很清楚,家庭紧张的范围她也无法忽视,所以常常睡得不踏实。
第三年爸妈离婚,没留下任何解释、安抚以及未来的安排。作为他们婚姻的一份子,她没有机会完整地经历这段婚姻的结束。
当一个重大事件的体验被打断,常常产生难以磨灭的情结和创伤。
从那开始,她就经常被噩梦惊醒,之后再不能入睡。
一方面,她得不到完整的解释,只能进行着各种各样的猜测,担心自己是罪魁祸首。
另一方面,她没有充分的空间去发泄自己的愤怒和恐惧、去体验父母离婚的哀伤,并为此哀悼。
因此尽管过去了那么久,但她心中这些负面的情绪都被遗留下来。
对她而言,这件事情无法真正过去。
第二位来访者,是一位8岁女孩。
她被父母送来找我时,经常多动和拖延,注意力不集中,生活一团糟。
最明显的是,什么事情都做不完。
作业总写不完;
考试即使时间很充分,也答不完所有题目;
吃饭吃不完,听故事听不完;
偶尔的课堂小任务也永远都完不成......
这点在我这里也很明显。
在很长一段时间,她都没法完整做完一个游戏。
偶尔拿起玩具枪朝我射几下,接着扔在一旁;
给布娃娃穿衣服,还没穿完就不知扔哪了;
和我下各类棋牌,没有一局有始有终......
后面我和她的家长进行深度交流,才发现她从1岁至今,几乎没有机会独立、完整做完一件事。
例如:
拿起玩具被奶奶阻止、穿衣服被妈妈插手;
吃什么都是几双筷子同时干预:吃这个好吃、吃那个健康;
怎么写作业、听哪个故事都被不同理由和声音指导着
......
当生活中常常体验不到“完整性”,人就会变得焦躁、挫败、不安。
就像那个女孩。她的内心早已被一切不完整的体验所扰乱。
只能用停不下来的小动作来随便碰碰,没有深入体验的欲望。
这些未体验完的勺子,成了她人生体验其他事情的阴影和阻碍。
04
看到这里你也许会忧心忡忡:
不打断,难道就要什么都不插手吗?
不是的。
让孩子拥有“勺子”,只是允许孩子在安全的情况下,有个相对完整的体验。
尤其是在:断奶、分床、上学、中考、高考、找工作、谈对象、处理冲突等等的大事上。
有位妈妈给我讲了最近发生在他们家的一件事:
儿子调了座位,前位是班里著名的“淘气包”,每次上课都严重干扰儿子学习,会朝他做鬼脸、用背晃桌子、各种怪声等。
每天回家儿子各种抱怨,自己也试过找班主任、和“淘气包”争执、交涉等,效果都不好。
每次妈妈都认真听,然后理解孩子面临中考的压力,以及烦躁,但并没帮儿子出什么主意,也没听奶奶的话去学校找老师,就这样倾听和理解。
一周后,儿子终于露出笑脸,再也不提这件事了,学习热情有增无减,妈妈也并没问这事是怎么解决的,只是笑着说:‘这就好了’。
这就是让孩子体验到了整个事件的完整性。
从焦虑到平静,从埋怨到平和,就这么过去了。
这位智慧的母亲做了两点:
第一,在场。
第二,确认和反馈。
传递出了两个信息:
**1.我在陪着你,我看见了你的感受;**
** 2.你的感受是合理的,你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处理,如果你很需要我的帮助,我会支持你。**
这种的态度决定了孩子有力量去自然经历“完整体验”。
所有建议、道理、愤愤不平都属于“侵入”,就算解决也是“非自然”的,因为这经验并不来自孩子本身。
有的父母会这样抱怨:那是人家孩子脾气好,要我们家那位,早翻天啦!
其实,他们的“翻天”就是从小整体感受被屡次中断的结果,“翻天”就代表反抗和重新夺权。
还有一点要注意:体验的完整性,并不是事件本身,而是感觉!
比如孩子要很多汽车也要满足他吗?并不是。
而是让他在感受到有头有尾有过程。
既不是简单粗暴说“不行”就不理他了,
也不是回避和转移。
而是态度明确、温和坚持地一次表达自己的观点:“爸爸妈妈不同意这件事情”,直到他自己不再提要求为止。
在这个过程中,他会感到挫败,感到失落,但也会慢慢接受现实,学会接纳目前的不可得,学会放弃。
这对他而言,无疑是一个珍贵的成长。
还有更创伤性的体验,比如亲人死亡、离婚、换学校等。
孩子有权知道在他身上发生了什么,父母要做的,只是根据孩子年龄段通过某种技巧来告知真相。
人的本能是要去体验某种完整性,而不是未知的不确定感,那会有莫名恐惧。
就像我的来访者,若父母把一切的离婚真相告知,就是维护了她自然的完整体验。
尽管知道真相之后,她会有悲伤和愤怒,并肆意发泄,但这都是一种必要的哀悼,都是完整的结束,不至于用余生去追寻和补偿。
弗洛伊德曾说过:
情感如果无法在知觉领域里被充分体验,就会留在潜意识徘徊。
并且会在不知不觉中被带入现实生活中,从而妨碍了自己与他人之间的有效接触。
可以说在人的一生中,或多或少都有缺憾。
父母能做的,就是在孩子的生命前期,少给他们增加一些遗憾。
不打断他,在旁边目送他独立走好一段段完整的路程。
只有这样,他才能更有力量地告别过去,走好以后人生的每一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