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发展:
因为九岁转变让孩子感受了自我与世界的分离,所以这阶段所有课程都着重培养孩子的能力感和信任感。从而让孩子感受到虽然“伊甸园”失落了,但是凭借人类自己的双手仍可以很好的生活。
测量恰恰是孩子入世的生活中需要面对的吃穿住用行,即农耕活动、建筑实践、裁剪缝纫衣服、工具制作,协作交换等活动中自然衍生出来的部分。无论是长度、重量、容积、时间、货币,都是和上述活动息息相关,不是孤立的技能学习。
所有的测量主题既是意志层面(实践活动)层面的,也是思考层面(认知、抽象),当然也包含了隐含的情感感受层面。
课程设置:
在三年级,所有测量项目学习的三段论都是一样的。
【我与自我的关系;我与万物的关系;】
“人是万物的尺度”。有实际需求,我自己可以用自己的身体来度量。在进一步寻求便利和精确地过程中,他们通过发现和发明工具,进而感受到人与自然万物的链接和关系,以及感受到人类的智慧,从而有“人与万物相连,人是万物之灵”的信任感和自豪感。
【我与他人的关系】
“尊重人们之间的差异和多样性”。在测量的进一步发展中,因为协作有沟通、交流、交换以及协作需求时,他们从“基于身体的度量”或“自制尺度的度量”中,发现人与人之间的不同,人群与人群之间的不同(身体大小,规格看法,度量单位等),并从中尊重多样性,理解彼此的不同。
【我与他人的关系;我与世界的关系】
“在互信和互利中走向标准”。更频繁的分工协作和互惠贸易,促使大家出于互信、互利、公平,从而通过彼此协商,指定或引入更为正规和普适的量制。公制,英制,市制都可以,大家有了共同的标准。这也是测量中的道德含义学习。
理解差异,尊重不同,寻找最大公约数,建立共同认知的规则,它体现的是尊重、互信、互利、普惠的品质。
测量——度、量
长度和容积侧重于空间维度,是具体的,具象的;可以被视觉、触觉等感官感知到的;因此在这部分教学中,我们体验了大量的活动来用身体和工具感知长度。
以大禹治水的故事引入,通过几个情境让孩子们想如何来量,他们很快想到了从身体上找工具。
“布手知尺”,“舒肘知寻”,“举足知跬”,“布指知寸”。
发现这些后,他们用自己的身体测量了教室和升旗台,结果发现每个人的结果都不一样。出现了差异,怎么办呢?
我们讨论得出,需要有一个标准。因此,我们用全班人的平均肘长每人做了把“班级尺”
在使用过程中发现有弊端,易丢失。
古人以黍百百粒为一尺来统一标准。由此古代长度标准产生。
我们在课堂上用百粒黍米每人制作了把黍尺。
上一个板块是神话故事,故事中经常会出现“引”,“丈”等古制单位,为了让孩子们直观的看到,我们在操场上将引和丈摆了出来并用脚步丈量。
恰逢运动会前期,我们趁机做了“短引跑”来选拔参加校接力赛的人员。
认识了公制单位后,我们从校门口出发,一路向北去测量1000米有多长。(本计划测量1000米,因时间预估不准确,测量了500米返程。)
返程时,每人都数着自己的跬数并计时,依此来测算自己几分钟走500米。这也为家庭作业走1000米做了很好的准备。
在认识了公制单位后,我们重新测量了教师和升旗台的长度。
也测量了教室内物品的长度。同时也与自己身体对应。为每个孩子测量了身高,并做了一面身高墙。
在认识古制长度的标准时,我们学习了黄钟律管,容积的单位也就自然而然的带出。
测量——衡
重量侧重于物质/感受维度,它既有物质的层面,但也有心理感受的层面;(沉重/轻松,费劲/省劲)已经从具象、具体逐渐过渡到了情感感受层面;重量是与我们对物质的感受,与感觉相关的。
因此我们做了一些有感受的体验活动。
首先,依然是以故事引入,我用的是曹冲称象的故事(略有改编)。
通过一些小游戏,孩子们感受到自己身体里有杆秤,他们能秤出来轻重。
如何来测自己的体重呢?曹冲用的是石头,孩子们也想到了它,但我们用的是砖头。(建筑板块留下的有红砖)
在称重前,我让孩子们来预估自己有多重,与实际重量做个对比。
此处不得不提的便是黄钟律管。
1200颗黍米的重量即是十二铢,古制单位依此而生。
1200颗黍米的重量我们测后得知是9克。每人发了些青豆让他们告知9克的重量。
在认识公制单位时,我们测量了每人的体重。
当时正值樱桃成熟季,我给每人分了颗樱桃,让他们预估一颗樱桃的重量并测量。以便对重量有感知。
进行到公制重量单位时,我们想要直观的看到1吨有多重,于是将全班同学和老师的重量加在一起,刚好是1吨。
课程中大量的体验活动让孩子们对自己和周边都有了一些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