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主义文学中的环境决定论(下)

首先,现实主义文学以人道主义为武器,对社会现象即人们的生活环境作广阔的描写和深刻的批判,同情下层人民的苦难,具有强烈的批判性。深刻的展示出资本主义条件下人与物,人与社会的矛盾关系,表现了人的异化现象。其次,追求艺术的真实模式,强调客观真实的反映生活,作家应该按照生活本来的样子去反映生活,使作品的文本内容具有同构性。接下来也就是我们的环境决定论了,创作重视人与社会环境的关系的描写,塑造典型环境中典型性格,接受自然科学和唯物主义哲学的影响,主张人是社会环境的产物。主张从人物所处的社会历史环境中刻画人物性格,真实的揭示人物和事件的内在联系与本质特征及发展趋势,通过对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形成过程的描写,全面真实地展现现实生活及其本质特征,反映时代风貌,这一创作创造了一系列经典形象。

司汤达的长篇小说《红与黑》实践了现实主义创作原则,它的发表标志着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思潮的形成。 主人公于连出生在一个木匠平民家庭,在贵族当权的等级森严社会里,有一身才华却没有出路。于是他为了实现自己的野心和抱负,利用种种手段和虚伪的奉承,不择手段,利用贵族女性向上爬,并报复腐朽没落的上流社会,最后被揭发失败死亡。他在命运的折磨和现实社会环境的打压下,选择了那样的道路,成为虚伪的人,最后造成了悲剧。这是根据当时的社会环境塑造的人物,那是一个需要虚伪并产生虚伪的年代,再现了当时法国的社会风气。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中主人公包法利夫人在贵族式的教育,平庸的婚姻,令人窒息的社会,一成不变的生活的大网下,变得缺乏精神独立性,无知又盲目,最后杀害了自己。这是环境造成的,也是没有没有生活的意志造成的,都是在环境决定论下成就的人物。


尽管现实主义文学作家在环境决定论下创作角度与风格各不相同,但是共同特点是关心广大百姓的生活和命运,作品中对人民生活的真实写照和对社会制度的无情批判,唤醒了公众对社会问题与社会发展的意识。

你可能感兴趣的:(现实主义文学中的环境决定论(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