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问4上映,急忙跑去刷了一遍, 叶问还是那个叶问,甄子丹还是那个甄子丹,超级喜欢叶问一身长袍,温文尔雅的打着咏春的一代宗师风范。
很多人说,甄子丹把叶问演活了,一代宗师的风范跃然在屏幕上。
整个电影有三场精彩的打斗,第一场咏春对太极,咏春的小巧对阵太极的借力打力, 互相本着切磋的心思,打了个平手。
最让我喜欢的是当万会长发现叶问左手有伤的时候, 主动开启单手模式,两个人开始了单手互殴的活动,彼此惺惺相惜,纯粹切磋,最后打了个平手。
也就是这一站,让我觉得万会长是个和叶问一样的高手,对他充满期待。
用一个高手来衬托另一个人厉害,这个在我们写作手法上也是很常用的手段。
比如,金庸先生,在射雕英雄传里就是先塑造出南帝北丐,东邪西毒四位超级高手,通过一些场面来表达这四个人非常厉害,最终,引出华山论剑,中神通得天下第一,让我们对那个从未路面的天下第一王重阳充满无限遐想。
同时,也用他们列出了一个标杆,让看小说的人心里有了一个判断标准, 怎么样才算是高手? 和他们四个打一架而不输的就算是高手了。 间接的让我们对主人翁郭靖的武功有了一个更清晰的认识。
用对比的手法,快速的给用户种下一个印象,鲜活你的书中人物,对于写作人来说非常重要。
人们有一种习惯叫做:爱屋及乌。
只要你觉得一个人很厉害,那么你看见这个人和另外的人玩得很好,你也会觉得对方肯定很厉害。当然事实上也是这样的,牛人身边的朋友基本上也都很牛。
就像猫叔说的,靠近牛人,才能成为牛人, 靠近高手,才能成为高手。
电影第二段精彩打斗, 叶问对战空手道黑带四段高手,这里面其实也有一个比较,刚开始叶问的徒孙用咏春对战空手指高手,结果被虐,毫无还手之力,偶尔用一两个套路能打到对方,却一点效果都没有。
是咏春比空手带差么?当然不是,看后来叶问打他的时候, 2分钟搞定,直接一拳打断对方肋骨,住院治疗。
同一套功夫在不同人的手上,使出了的效果就是不一样的。
就像武功,招式再好,如果没有力量,那也搞不定敌人的,空手道简单直接,力量取胜,可以单手劈断三块砖,叶问徒孙用咏春的技巧套路打到了空手道教练几下,却无法给对方造成任何伤害,最终被人一脚踢翻,惨败。
这就像我们学习写作一样,学习的时候。也知道有套路,可以下钩子,装笼子, 傍大款,用对比等等套路,可是为啥有些人写出来就超级吸引人,而有些人写出来就很别扭,尴尬癌都要犯了。
因为本身自己的文字修养不够,没有三两三,就不要上梁山, 先修行好内功再去谈其他,才是正道理。
很多人学了一两个套路,然后就以为自己已经能够出道了,能够变现了,能够搞事了,就开始想着去变现,去干, 结果,发现,为啥别人做出来的效果很好,而自己却得到大家的差评。 反思后可能觉得套路不够,或者师傅对你藏着掖着, 就想着再去学点套路。
其实,最根本的是你自身水平不够
对于写作,努力提高自身的水平,自己的知识储备,大开眼界,才能写出更好的东西。
第三段打斗,也是全片的高潮,叶问对战海军陆战队的教官,超级猛的一个人, 怎么猛呢? 2分钟击败和叶问达成平手的太极高手万会长。 你看,又见对比。
没有万会长的对比,怎么能够衬托出反派的高大。那时候我就在担心,这么强的对手,叶问怎么打败对方。
同时也隐隐有些期待,因为,电影嘛,肯定叶问能够打赢的。只是通过什么方式能够打赢,还不知道。
这里就勾起了我的兴趣, 和期待,最后,叶问以一招咏春绝学标指,一击必杀敌人,取得胜利, 那一下前面所有的铺垫,都在这一指头当中得到释放。
我看见这个镜头的第一件事就是,马上百度搜索一下,这招叫啥,结果真的是绝招,标志。
全片的高潮,就指着这一下, 让人看得太爽了。
故事的叙述手法,前方各种矛盾堆积,堆积到一定量了,来一个高潮,将前期所堆积的情绪在这一刻全部释放,将用户的心思全部吸引到电影里了, 套路太深了。
不过,这种套路,我们喜欢。
叶问说:中国武术包含了我们中国人的精神,贵在中和,不争之争。
而我们写文,写的就是我们自己的生活,贵在坚持,手写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