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与同住睡睡,互联网共享经济出轨了

在早期的互联网,大家都在竭力宣传一个理念:FREE。这个FREE,不是中国互联网大佬们采用的免费策略推广产品,而是实实在在的分享。也就是互通有无。不过,彼时的共享,自然是对于互联网技术与信息的分享,最典型的就是开源软件。


后来,出现了“共享经济”。此时的共享经济,是互联网渗透线下后,在衣食住行等领域深度应用,从而形成的网络应用。某种程度上,我们可以认为,“共享经济”是在互联网移动化后,形成的互联与实际需求挂钩的,减少生活成本,重新配置资源的应用。


比如,共享出行的顺风车,风靡一时的“共享单车”,一夜出现又消失的“共享雨伞”,乃至于随时充电的“共享充电宝”,以及“共享汽车”。甚至还出现了“共享女友”、“同住睡睡”等另类的所谓的“共享经济”。


五花八门的“共享应用”,一度让我们无从选择,花样太过繁多。似乎只要有需求,就可以共享。只要有需求,就能成为大生意。实实在在的,似乎也是如此。共享出行,迅速诞生了滴滴出行,成为了全国垄断性的出行公司,连传统出租车公司,都不可与其争锋。


不过,“共享经济”确实是一门大生意,但需求的满足,却实实在在与“共享”没有任何关系。就算是滴滴,在今天的运营模式,除了顺风车以外,除了通过网络APP链接消费者与服务者以外,其实,我们看不到任何共享的成分,他们与传统出租车公司,本质上并无不同。


应用频率很高的“共享单车”,实际上也谈不上共享,不过是资本方批量采购单车,投放到城市的角落,消费者用app缴纳押金,支付使用费用。不过是运营主体,由城市管理部门,转换到由社会资本方。而且“共享单车”对于消费者来说,实实在在也没省多少钱。骑行一百天的费用,或者押金的费用,也都可以买下一部单车了。唯一的好处,就是在于不用保管单车。“共享单车”更大的弊端,在于造成单车成堆的报废,甚至有运营方以吸纳押金为主要盈利模式。


“共享雨伞”,则彻彻底底是一门营销,一把几十元的雨伞,据说这相当于一夜之间卖出几十万把雨伞。


顺风车到是共享的,因为乘坐顺风车出行,确实可以减少费用。但问题是,顺风车由于规则的不完善,以及滴滴强别强调“异性出行社交”,多年来接连酿出恶性事件,甚至被称为“女客杀手”。这是由于运营方将原本就混乱的社会状况放大,提升了恶性事件的发生几率。


回过头来看,我们会突然发现,原来切切实实有“共享经济”内涵的,倒是“共享女友”、“同住睡睡”。只是,他们就是彻彻底底地走色情化路线,满足的是人类最底层的需求:色欲。


这或许就是滴滴顺风车前期主打“出行约会”的原因,因为确实“sexy”,不过滴滴做得太过,而且隐蔽性太强,倒不如“共享女友”、“同住睡睡”因为公开了旗号,反倒更加安全。



共享经济,其实如果按照字面上的理解,我们可以认为,共享经济可以优化我们的社会资源的配置。对于个人的共享,那就是通过分享他人手上的资源,可以减少经济上的支出,减轻经济压力。


但从目前的实际状况来看,共享经济很明显没有这等功能。现行的“共享经济”,似乎集体“出轨”了。要不就是以共享之名,行捞钱之实;要不就是以共享之名,行色情之事。也就是说,“共享”仅仅是名头,实际上,他们就是用“共享”这个名头,来获取更加丰厚的收益。


消费者要想从“共享”中获得实实在在的好处,实际上得付出更多的钱财,或者其他的代价。比如,“同住睡睡”,其实说白了,那就是色情服务了。


这些其实也没有什么好忌讳的,事情大抵就是如此。不过,究竟是我们理解错了共享的涵义,还是我们并没有真正的“共享精神”?或许我们迎来真正的共享经济,还需要一段时间。


(文/醉长番 资深运营 选品师)

你可能感兴趣的:(滴滴与同住睡睡,互联网共享经济出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