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育人故事2 - 草稿

榆林市横山区第五小学 马耀丽

回首自己做班主任工作的这些年,和孩子们相处的一幕幕如同电影镜头在自己的脑海中出现,这一路上育人的经历带给我的感受是五味杂陈。

以时间为轴,2014年9月至2019年9月,我是一名乡村寄宿制小学的语文老师兼班主任。在这五年间,与我每天朝夕相处的都是来自大山中贫困家庭的孩子们,全校不到50人。其中,有大约三分之二的孩子来自单亲家庭。当我刚开始面对这些孩子的时候,我的第一感受就是心疼他们:心疼他们在生活还不能自理的年纪就要离开家独自过住校生活;心疼他们在来学校和返家的十几里路上无人接送,只能独自徒步;心疼他们回家后只有爷爷奶奶的照顾,没有爸爸妈妈的陪伴。

就是在这样艰苦的情境下开始了我的教育生活。大山里的孩子不仅缺少的是来自家庭的关爱,而且在知识和眼见方面也非常匮乏!所以在平时的教育教学和管理中,我就侧重从这两方面去着手开展相关活动。

为了和孩子们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让他们找到归属感,我尽量让自己保持亲和力,让孩子们跟我没有距离感,任何时候有任何心理话或困难都能跟我敞开心扉交流。在平时的交流中,我会刻意问孩子们喜欢做什么,鼓励他们用知识来改变自己的命运,帮他们找到自己努力的方向。每周去学校时,我会买一些小玩具或零食跟他们一起分享。每个孩子过生日时,全班同学都会给他送上生日祝福和小礼物。这些都是孩子们最期待的时刻。有时候,我会借助网络联系一些慈善组织来校给他们捐助一些生活和学习上的用品。

教育工作一切都是为了学生。他们的成长一刻也耽误不得。这所偏远山村学校能给孩子们带来最大财富和希望的一角就是图书馆,只有从书中可以为孩子们打开看世界的窗,同时,也能让他们找到走出大山的路。

起初,我以增加孩子们的阅读量为出发点,在设计课程表时,除了安排国家规定的所有课程之外,我给学生增加了专门的阅读课。虽然不是什么新奇做法,但这是这所学校史无前例的一次变革。同时,还增加了学生去图书馆借阅图书的次数和数量,这一改革深受孩子们欢迎,让他们原本乏味的生活增添了很多趣味。经过近两年的实践训练,我看到了学生的明显进步。

记得其中有一个四年级的小男孩,从我接手他们班的时候,他连拼音字母都认不全,连一句完整的话都表达不清楚,然而这一切是有原因的,当我了解到他是来自单亲家庭的留守儿童时,我不再寄希望于他的家庭教育,因为是寄宿制学校,我利用下午吃过饭的课余时间,首先帮他补习拼音,后来他可以顺利借助拼音识字了,我再要求他写日记,日记内容大多是读后感,这样他就做到了读写结合,一举两得。在平时的课堂上我对他也关照较多,在生活上给他打气,让他获得尽可能多的自信。功夫不负有心人,这个孩子的转变不仅仅在学习上,他的生活因为有了方向而变得更有动力和生机。后来,据我跟踪了解,现在上初中的他,各方面都很突出。从这名学生的转变与成长中,我真切地感受到了作为一名老师对孩子的影响之大是不言而喻的。

2019年秋季开学,我离开这所山村小学,来到了一所满两千人的城区小学。被分配为一年级一个班的班主任兼语文老师。这对我来说又是一个新的起点,也是新的挑战。我怀着焦虑与激动交织的心情,开始了新的教育教学工作。

由于班级人数剧增,工作量加大,工作节奏加快,刚开始,我有一种失控感。好在有学校的整体规划和有经验同事的指引,我在一个月内和孩子们共同适应了这里的节奏,一切步入正轨。

接下来,我开始从长远构筑自己的班级管理和教育教学愿景。班里的五十几个孩子,五十几种不同的个性,来自五十几个不同的家庭,他们的健康成长关乎着五十几个家庭的幸福和希望。我时刻觉得自己担负的责任重大,容不得一丝马虎懈怠。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是我一直奉行的教育格言。我将自己所有的教育教学的出发点都建立在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未来发展奠基的基础上。为了给孩子们带来与时俱进的新知和能力,我始终没有停止过学习的脚步。在书中学,网上学,觉得好的做法就用在教育实践中。看到孩子们带着轻松愉悦的心情学习知识时,我的内心充斥的是满满的成就感和价值感。因为我平时对学生的情感教育较多,班集体很有凝聚力,偶尔转进来的插班生也会因为班级团结互助的氛围而很快融入适应。

2020年9月开学初,我的班级转来一名残疾儿童。作为一名班主任老师,我并没有从内心排斥这个孩子的加入,也不担心他会给我带来麻烦。我担忧的是他从来没有到过校园是否能适应集体学习,是否能在正常孩子中间自信地交往。后来的事实证明,我的担忧是多余的,在我的引导教育下,孩子们并没有用异样的眼光去看待这个残疾伙伴。他们反而争先恐后地去帮扶这个残疾孩子。因为残疾较严重,他的妈妈只能坐在教室里成为他的同桌进行陪读。所以,可以说我同时接收了两名学生。孩子由于手脚不协调不能写作业,他妈妈写,他看。他妈妈就像一名大同学帮助小同学,每天和儿子在一起上学放学,是我们班级里最有爱的一景,同时,让我对母爱的有了更多的理解和感动。孩子们也亲切地称呼残疾儿童的妈妈为奶奶。每当我给班里孩子颁奖的时候,我也不忘给这位陪读妈妈也送上一张奖状。记得她曾经感言:她自从踏进我们这个班级后他们家的太阳好像从西边出来了,从我的身上她能感受到如同母亲一样的温暖。听了她的话,我没有想到自己只是做了自己应该做的工作,却给这个家庭和孩子带来如此大的影响。这对我的工作不但是一种肯定,更是一种激励!

有人说:“教育是一门有遗憾的艺术。”而我将其视为一种修行,渡人的同时,以达到渡己。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的育人故事2 - 草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