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开为了思念,岁月为了祭奠

《乌兰巴托的夜》,由蒙古国成吉思汗乐队创作于1985年的歌曲,那时候的蒙古国首都乌兰巴托夜晚空气新鲜,街上静谧和谐,同时处于草原中心,更显出空旷宁静。

图片发自App

这首歌从蒙语开始,到汉语的几个版本填词;从最初旋律简单,到旋律不断复杂;也从最初表达自然美,到寄托思念缅怀,在空旷的天地之间,歌声成了人与天地、阴阳的对话。

于是也就有了谭维维改编版本的《乌兰巴托的夜》,用歌声与过世的父亲一次“对话”。

谭维维6岁时,她父亲就患了肝硬化,一直靠吃药维持,但为了挣钱给谭维维交学费,选择跑夜间运输。谭维维13岁就学会开车,16岁跟父亲一直跑运输,两人常常轮流开。

但在拼命筹集学费时,他们都忽略了一个问题:肝硬化不能过度劳累。后来一场病来,她父亲没坚持多久,在1997年的大年三十,离开了人世。

“若是可以选择,能让父亲再活得久一点,我甘愿留在小镇。”

父亲虽然走了但记忆与思恋不会消失,爱还是会在,这也成了谭维维音乐中的一个记忆点。

“嘿,你在,你在这世界,每个角落存在。”

小时候,我们常会问逝去的亲人去了哪里?家长们会回答说他们去了另一个世界,成为了天上的一颗星星,你仰望他们时候,他们都在,在世界每个角落,像天上的星星,守护着我们。

“嘿,你在,你穿过风,穿过云,穿过一切回来。”

大卫·伊戈曼在《生命的清单》中曾谈到,人的一生是有三次死亡:

第一次是失去呼吸,生理上宣告死亡;

第二次是在葬礼上,社会认可个体生命结束;

第三次是被这个世界中所有人遗忘了,最终死亡。

我们怀着对亲人的思念,是相信他们还在这个世界中,从未离开,他们已是我们生命的一部分。

当我们找到一种方式,能够将悲伤化解,可能我们也就柔软了,真正作回自己。谭维维也用歌声梦想,去化解了悲伤,作回了自己,也用歌声与父亲对话,在有风有云的《乌兰巴托的夜》。

作为从小教育信奉唯物主义的我们,很多时候是不相信有鬼魂所在,但是当某一天,我们的至亲离开了这个世界。明明知道不可能,但是我们还是希望这个世上真有鬼魂所在,在这个世界中,我们还可以再见至亲的一面。

《乌兰巴托的夜》,是谭维维献给父亲的一个礼物,也是她心中的一份执念。也因为执念太深,反而情深,就在歌中,当作伴唱的杭盖乐队声音一出来,她已经感觉到像在和父亲对话一样。

在歌中,谭维维与杭盖乐队一起对唱了四句,是两种语言的隔空对话,看起来那么近,又是相隔得那么远,如在湖南卫视的舞台与内蒙草原的距离,如人间与天上的距离。

歌声句句都是情,超越了生离死别,阴阳两隔,无法相聚的一切,都在歌声中化为重逢,谭维维也用思念的歌声,与父亲达到了一次艺术上的“重逢”。

“穿过旷野的风,你慢些走”。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分开为了思念,岁月为了祭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