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规划好了,有没有人陪你一起奋斗”

嘿朋友们!我是Echo,一个陪伴在你身边的教练。

前段时间和一位朋友一起做了一档播客节目,节目中聊起了各自做节目过程中信心丧失的问题。

原来我们都一样:别人看起来好像在不断更新着节目,可自己心里很清楚,当看到粉丝和播放数据增长缓慢的时候,放弃的念头从未消失过。

我不知道你们有没有感受过这种心理上劝退自己、行动仍然不停止的感觉——说实话,挺奇妙的。

我们聊起来发现,原来无论是坚持还是出现放弃的念头,都是基于一个东西的量是否充足、以及出现的频次是否足够高。

这个东西,叫做正反馈。

大多数人做事情,不管是为了金钱名利,还是纯粹是兴趣爱好(为爱发电),都希望得到正向反馈、以激励自己持续保持创作的热情。

而有些正反馈,自己一下子看不到、或要求太高即使有也不以为意;这个时候如果身边的人可以适当补位,就显得尤其重要。

所谓“身边的人”,大多是我们的伴侣。

在讨论职业生涯发展的一些文章中,我几乎没有提到过伴侣在其中的影响。

因为已经习惯了去研究和学习如何利用好外部资源来推动自己的事业发展——无论这个事业或大或小——和大多数人一样,似乎很少把目光收回到家庭范围内,看看和我们亲密接触的人,是如何在影响着我们前进。

今天我想聊聊伴侣在我们职业生涯的进程中产生的作用和影响,希望对你有所启发。


01

重新审视伴侣和职业的关系

尽管我尚未有子女,我很认同的一个观点是,父母负责把子女养育成人,往后的人生,子女自己过,父母也要学会继续学习子女离开后的人生如何度过。

因此,真正陪伴我们一生的人,真正可以相互支持的人,只有我们的伴侣。(说明:文章提到的伴侣,并非仅来自婚姻,或者仅指异性伴侣。)

先从我自己说起吧。

最早我和我丈夫相处的时候,我很注意不讲太多工作上的事情。

我会聊我工作中遇到的具体困难、会聊和同事相处的趣闻,也会在打算辞职的时候获取他的支持。

但我似乎从来没讲过我是如何规划我的职业路线的,包括说我今年要做成什么样、3年以后的目标是什么、最高的人生理想是什么。

我一直认为每个人对自己的工作负责就好,亲密关系中也需要给彼此独立空间去掌控自己的事业发展。

我非常小心地在避免两个人成为事业搭档,小心守护着一种模糊的边界感:曾经非常坚定地相信,一旦两个人深度介入彼此的事业,爱情将不可避免滑落谷底。

这个想法,在今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我做自由职业者之后,白天经常是一个人度过,自己思考、自己尝试、自己经历失败和挫折。

在一段时间之后,我深感一个人的力量有限,由于那该死的自尊心——在没有做成功之前我也不想过多和他人吐露我的规划,于是丈夫就成了我探讨的对象。

我们经常在半夜开“股东大会”——我注册了个公司,把我丈夫安排为了监事,他每次都在开会前都会打板说:这是我们第X X次的股东大会。

经历过几次“股东大会”以后,我发现我从伴侣身上获得的东西,有两种:


第一种,活跃的思维碰撞。

梦想无所谓大小,大概每个人都有。梦想要实践出来,免不了一次次的探讨和修正。

但是当我们想要讨论的时候——至少我是这样——对讨论对象是有一种模糊的期待的,会期待他们可以给我们带来一些新的启发和拓展。

那种热烈商讨的氛围,彼此可以形成螺旋式上升的思维碰撞,目标一致、想法各异但对彼此有启发;也因为我和对方属于不同类型的人,因此思维方式的不同会或多或少弥补自己的盲区。

当然因为彼此的不同会有争执的时候,等到情绪冷静下来再去想一想就可以更深地体会到那些火花的价值。


第二种,是无条件的支持。

我是做教练的,我深知给一个人无条件的支持有多难、有多重要。

作为伴侣,难免的会要对另一方提出要求,有些是隐藏在心里的,有些是表达出来的。

我相信每个人都会希望得到支持,无论看起来这件事有多么不靠谱,只要身边有人一起加油、支持,都会变得没有那么难。

支持并非一定是走向世俗意义上的成功,可能是不符合外界对成功的定义,但却是让对方走向更高的生涯满意。

我丈夫总是在我自己都没有注意到的小小进步上,给我一个点赞,大声鼓掌说“好棒”——以至于时间久了,我自己都养成了捕捉小进步的习惯,少有点滴进步,就给自己一个鼓励。

这种乐观的、积极的支持动作,无形之中也让我内心的能量水平持续处在比较高的状态里。


在反思这段时间发生的变化之后,我决定对最早的关于职业生涯的自我私密性的考虑,做出调整:

伴侣之间是有很多可能性的,而共同探索并支持对方的职业生涯的发展,是最重要的可能性之一。

当然,反思的另一个副产品,就是回顾过去我是否也同样支持到了我丈夫。

如果做得还不够,那在未来,我也要把我获得的东西给予我的丈夫,让他也能够感受到的无条件支持和思维共创。

02

寄居蟹和彩虹

前两年上教练课程,有一个模块讲到了寄居蟹和彩虹的小理论。

这两个理论甚至都不能成为理论,大概最多称得上是一种隐喻。

寄居蟹是什么呢?

寄居蟹是小螃蟹住在那个壳里边,如果壳太小的话,螃蟹是会换一个壳的。

当时老师就以婚姻中的两个人举了例子。如果两个人的相处是寄居蟹模式:一个是小螃蟹,一个是壳。那一只在长大的螃蟹终有一天会离开这个壳。

暗示着如果婚姻中两个人,只有一个在成长的话,关系破裂是在所难免的。

这是不健康的关系:两个人组成了一只寄居蟹。

健康的关系是什么呢?

就是彩虹模式。

彩虹是五颜六色的,是没有边界的。

两个人一开始各自带着一种颜色在一起,随着对彼此关系的共同经营,创造越来越多的生活可能性,这个彩虹的颜色就会越来越丰富,也预示着这段关系的走向,越来越绚丽。

我在上课的时候,才刚结婚没多久,对这两个模型想了好久。

由于经历的事情还不够多,我很难想象出来究竟可以做哪些事情可以一起画出彩虹;而究竟应该怎么做,才可以避免自己成为那只寄居蟹的壳。

去年在网上有一段很火的关于伴侣挑选的条件的,我找出来了和大家分享一下:


给你倒温水,半夜给你买烧烤,

这些都不是稀有的物种。

而现实是,有些人,无论男女,

却偏偏为这种低成本的付出,

感动的死去活来。

真正的稀缺资源是对方的谈吐,

对方的知识面,对方的商业视野,

对方控制局面的能力,对方的情绪稳定。

不要小看上面这些特点,

要培养这些优点,

所耗成本是极高的,

可遇而不可求。

最佳的配偶,是你人生战场的盟友,

而不是找个人,满足你的懒惰和巨婴。


当时有一条评论也蛮火的,说这个不是在找伴侣,而是在找公司合伙人——既要知识面,又要商业视野,还要能控制局面、情绪稳定。

我咋一看,的确是有被这条评论触动到:好像是的,明明是要依靠爱情结合的,为什么要扯上知识和商业视野。

在经历了这一年之后,我就想大声反驳它:

伴侣就是需要成为并肩作战的搭档,只有爱情,这个羁绊是不够深的。唯有加入其他东西,比如事业,彼此的羁绊才能更深才能把这个彩虹描绘出更加丰富的色彩。

工作占据了我们人生至少三分之一的时间,甚至更多。如果把这部分完全从彼此的生活中摘出去,无论是聊天谈资,还是体验感受,或是思维碰撞,都会少许多。

同样的,我们也少了一个维度去观察自己的伴侣。

每个人都有很多面,你必须足够了解对方所经历的事情,参与进去,才能了解到这个人,才能在往后的日子里打好配合。


03

用“功利”的眼光挑选伴侣

国人讲究门当户对。

原来我也很鄙夷这种做法,因为摆在面前的都是表象:家庭条件差不多,社会地位差不多,双方学历背景、工作差不多,各方面都要比较匹配,才会让家族人感到满意。

这种做法很功利,似乎让爱情落了俗套。

现在我会更倾向于认为,这是在找人生伙伴。

用这些外在的条件去筛选出来的人,内在的价值观、思维方式和认知层次有更高的概率能够匹配得上。

就像企业招聘员工,他们会出一系列的招聘要求,并不是说符合这些要求的人是最优秀的,而是满足这些条件的人,匹配度最高,最容易产出工作成果。

你在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的时候,是不是很少把伴侣考虑在内?

那你是否想过,当你走在自己的生涯道路上时,你的伴侣是你的助推剂,还是阻力?

两个人在一起生活,不是只有油盐酱醋的,那些远大的理想,如果身边人懂得、能支持,对生活的体验肯定可以更上一层楼。

我依然记得在中学时代,老师和我们讲述陆游和唐琬的凄美爱情故事时说的一句话:

他们分手后,唐琬结局凄惨,陆游却因为有远大的爱过理想而走得更远。男人始终比女人在爱情上面多一道安全锁:就是理想事业——这个东西,会让人变得更坚强。

不知为什么,大约是身为女性,对这句话隐约透露出来的对旧时代女性的蔑视、惋惜等复杂的情感而感到不适。

抛开性别本身而言,我想大约作为一个人,都会更倾向于找到爱情、事业双向匹配的伴侣吧。

举一个在道德上有争议的例子,是我前不久刚看过的电影:麦当劳的老板雷的故事。(影片叫《大创业家》,推荐一下)

雷其实不是麦当劳的创始人,他是在拿到麦当劳的特许经营权、逐渐把麦当劳做大以后,采纳了房地产模式直接釜底抽薪把麦当劳”抢“过来的。

雷最初不过是一个贩卖奶昔机的中年销售,有着一个还不错的妻子,把家里打点得很到位。

可是,在雷做大麦当劳的过程中,需要很多思维共创、需要枕边人一起为他想办法、一起往前走。

而他的妻子,很多时候是在扯后腿,太顾及安全和保障,无法跟着雷一起往前冲。

因而在事业走上巅峰之时,就是他们的婚姻破裂之日。(这篇文章的封面,就是雷在餐桌上和妻子提出了离婚)

而雷,也从自己的团队中”抢“走了一个有着很强的商业头脑的曼妙女人,夺了兄弟之妻。

尽管做了有悖公序良俗的事情,但从事件本身而言,我倾向于认为这是情感和理性的共同选择。

很多时候你没法不在乎自己内心的感受,假如说身边人在自己最焦头烂额的时候不能一起共患难、共同想办法走到事业上坡,那种再也找不出话说的感觉,是任何香槟玫瑰都无法补足的。

唠叨了这么多,我就想表达两个意思:

第一,如果你也曾和我一样,认为伴侣并不懂得自己的工作、事业,请你表达出来。

TA或许很懂,只是你偏见太深。你也可以多倾听TA的故事,一起出谋划策,这是为事业、爱情双双升温的好方法。

第二,如果你还没有找到伴侣,我的建议是,不要忽视你未来的TA在你事业上的可能的帮助和影响力,包括现实的和思维上的。差异太大,带来的矛盾终究会腐蚀掉爱情生活。

以上。

祝大家财色双收!

你可能感兴趣的:(“工作规划好了,有没有人陪你一起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