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端午——几首端午诗词中的端午民俗

端午节,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是集祈福攘灾、欢庆娱乐和饮食为一体的民俗大节。虽然南北东西各有不同的节日风俗,但是主要赛龙舟、挂艾菖、吃粽子、拴五色线、佩香囊等习俗基本是公认的全国性习俗。其中端午食粽之习俗,自古以来在中国各地盛行不衰,已成了中华民族影响最大、覆盖面最广的民间饮食习俗之一。

我们都知道端午的这些习俗由来已久,但是到底有多久呢?随手翻了翻古代诗词,发现有些习俗原来就真诗里面。

下面我们就找几首比较经典的端午诗词,体会一下那时端午。

第一首是元代舒頔的《小重山·端午》:

艾香蒲处处忙。谁家儿共女,庆端阳。细缠五色臂丝长。空惆怅,谁复吊沅湘。

往事莫论量。千年忠义气,日星光。离骚读罢总堪伤。无人解,树转午阴凉。

这是一首描述端午这一天的午后,诗人看到大家在忙着过节,自己读着离骚怀古惆怅的情景。词里能看到端午节到来之际的几样重要的民俗和现在是一样的。比如采艾草挂在门上,在手臂上缠彩线,祭奠一番屈原。


第二首是唐代卢肇的《竞渡诗 / 及第后江宁观竞渡寄袁州剌史成应元》:

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

鼙鼓动时雷隐隐,兽头凌处雪微微。

冲波突出人齐譀,跃浪争先鸟退飞。

向道是龙刚不信,果然夺得锦标归。

这是一首描写端午之际,刚刚及第的诗人观看龙舟竞渡之际,意气风发而作的诗。从诗里描述的场面看,真是“锣鼓喧天、鞭炮齐鸣、旌旗招展、人山人海……”广东音乐有一首著名的《赛龙夺锦》,表现的应该就是这样的场面。前几年有一部电影也叫《赛龙夺锦》,里面也表现的很多场面和唐朝的龙舟竞渡还真是一脉相承。


第三首是宋代苏轼的《浣溪沙·端午》:

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流香涨腻满晴川。

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

这首词的上阙写的是马上端午了,提前沐浴更衣迎接节日,结果洗澡的女士太多,化妆品都把河水染香了。下阙描写的就是缠彩线、挂灵符的情景了。


第四首是宋代的陆游的《乙卯重五诗》: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

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

这首诗里描述了端午期间,山村里榴花繁茂,开始吃像两个发髻一样的粽子,把艾蒿插在帽子上。同时,储备一些药物,对抗夏天要来的各种流行病了。看来那个时代就开始自发的公共卫生管理了。最后诗人表示:不说了,太阳已经西下了,我微微一笑,开始我的有酒有肉的夜生活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那时端午——几首端午诗词中的端午民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