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分钟带你看完央视调查“向肥胖宣战”,或可助你多活8年

近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播出了名为《向“肥胖”宣战》的纪录片,以40分钟的篇幅,向人们近距离展示了肥胖这个全球性问题在中国的现状。

现状非常残酷。

● 中国,已成为全球肥胖人口最多的国家;

● 我国成年人中,平均每3个就有一个超重,每9个人里就有一个临床意义上的肥胖患者;

●  过去近30年,肥胖人口以每年10%的速度飞快增长;

肥胖被明确定义为病,而且是“万病之源”,没有健康的胖子这一说了。

接下来,三个典型肥胖案例,基本上你身边必有一款。


案例一:圆圆

年龄 22岁的圆圆体重却有230斤。由于肥胖,她患有多囊卵巢综合征、反流性食管炎、腰间盘突出、高胰岛素血症等多种疾病。

具体表现为:内分泌紊乱、月经不调,且用药无效、可能导致无法生育,及出现了糖尿病早期表现。

不仅有病痛折磨,她还遭受了社会的毒打,如,买衣服时别人不让试,让她备受打击。男友也跟她分手,她再也不相信爱情。

换了我,可能也会这么说,不想伤害她,也不想伤害自己

由于身体分泌的激素导致过量饮食成为生理需要,对圆圆来说,自然减肥已不可能。最后,她实施了部分胃切除手术。

手术虽然成功了,但她还需要在接下来的三个月瘦下80斤。另外,她还需要重塑自己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

以后,圆圆的路还得靠自己一步步地走。


那么,如果是一个肥胖患者,什么时候必须做手术呢?中日友好医院减重糖尿病健康管理中心主任孟化的回复是:只有重度肥胖,比如(BMI体重指数)大于37.5以上的患者,才会手术。


案例二:张宁

44岁的张宁,身高1米8,体重96公斤。虽然算不上严重的肥胖,今年春节前夕,张宁突发心梗,却差点要了他的命。

由于酷爱吃肉,张宁有了“三高”的问题,三高又导致了心梗的发生。张宁的心梗,导致他心脏中三根主要血管有两只100%堵塞,相当于心脏三分之二的血没有了。

虽然通过心脏搭桥手术,张宁的性命得以保存,但他的运动能力只有正常人的49%。之后,他进入了漫长的运动康复阶段。

北京市海淀医院心脏康复室主任医师楚新梅说,只有通过运动,才有可能让你濒临坏死的心肌或者冬眠的心肌能够活过来。

中国心血管报告显示,近年来心肌梗塞的发病率持续增高,心血管致死率高于肿瘤及其它疾病,平均每5例死亡中就有2例死于心血管病。可以说,心血管病疾病已经成为影响国民健康的最大杀手。


案例三:陈亚慧

2015年,体重差不多80公斤的陈亚惠遭遇了一次流产。她是在一次车祸后,半年时间突然胖到了150斤。她从没想过,一个人变胖会这么容易。中国营养学会理事长杨月欣解释道:“人年龄越大,能量需要得越少。所以如果你没意识到你的能量(需求)已经下降了,还吃那么多,那可不就胖了吗”。所以,变胖变瘦的原理并不复杂,当一个人能量摄入大于能量消耗,多余的能量便会形成脂肪。

由于消耗很难,吃很容易,所以每天多吃200千卡(半个馒头),一年准变成胖子。但胖了你要回来,就难得很了。

陈亚慧由于第一次减肥后顺利怀孕,产后长到了85公斤。随之而来的,是她患上了妊娠期糖尿病。

她无法想象自己年纪轻轻,会患上糖尿病。而且,她再尝试减肥,却怎么也减不下来。那种感觉使她绝望。

北京协和医院临床营养科副主任医师陈伟说:几乎所有减肥方法都是教你少吃,纯饥饿疗法。虽然短期减得特别快,但它是把整个细胞例的水全抽出来。人体60%都是水分,所以很容易体重下降。等水分减完,哪天一吃,很快就会反弹回去。

它其实是一个体液变化,并不是真正的减肥。

所以,科学饮食,不是少吃,而是用比较科学的方式,营养平衡,又要比身体的最低需求量,稍微低一点,实现能量的负平衡,才叫科学减重。


结语

一个家庭,一胖胖一家,带来的疾病一代比一代早。它并不是因为遗传的了糖尿病基因,而是遗传了肥胖的生活方式。

糖尿病,不再是个人的问题,而是一个名族的问题。中国人历经了从吃不饱,到吃得好,到吃撑着,到吃得不健康。下一步,就应该是吃的健康。

2019年7月,中国启动了《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号令全民建立健康意识,普及健康常识,做到“膳食平衡”、“科学运动”。

同时,人们要更要进一步明确地认识到肥胖对人身体健康的影响、对国家经济发展的拖累、对中国与世界竞争力的耗损。

国家要促进医疗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的“健康”为中心的观念转变,努力使人民群众不生病,少生病。

最后请记住,全球顶级医学期刊《柳叶刀》发文称:BMI体重指数在35以上的肥胖人群,平均寿命要比正常体重的人少8年,健康寿命少19年。

你,准备好向肥胖宣战了吗?

请把这篇文章转发给身边的人,让他们和你一样受益。

你可能感兴趣的:(五分钟带你看完央视调查“向肥胖宣战”,或可助你多活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