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想即现实

无论是美剧《西部世界》,还是那部经典的《黑客帝国》,背后都有一个叫做“缸中之脑”的哲思。(感兴趣的可以去琢磨下)

这涉及人的精神世界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心理现实。

曾奇峰有本书,叫做《幻想即现实》,这个书的名字很有内涵。在心理学里面,更关注人的心理现实,就是你感受到的是什么,而不是纠缠于“这个事情、这个道理对不对”。心理现实倚重感受,不容易用物理证据去证明。

因此曾奇峰也说过,学法律的人,如果没办法放下“举证”思维,那可能是很难学懂精神分析的。

大部分自我梳理,重点也是如何把心理现实逐渐明确出来,并且和物理现实做统合的过程。

一个人过度活在物理现实中,会过于现实、工具化、物化和隔离,人性光辉和色彩会消散很多;一个人过于活在心理现实里,又会过于梦幻和空飘,整天过着做梦一样的人生,对于现实功能又会造成损害。

从这个角度,所谓修行和整合,很多时候,也是能否去给到这二者一定的关注和空间,并且动态维持其微妙平衡的过程。反正很难掌握!


——《幻想即现实》

1,有一个对成功的理解至关重要,就是这个成功是谁的。或者这样说,当一个人所谓成功时,我们需要问一问,他到底是成功了还是被成功了?

2,指责是在制造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融合性的亲密,是在掩饰对对方的重视和需要,是在言说无法言说的爱。

3,人与人之间的链接非常强大,它的名字叫情感。

4,没有任何知识可以超越时代的局限,也没有任何人可以超越环境的限制。

5,活着,其实是一门专业,每个人的专业。

6,一个人对自己的物品的态度和方式,可以是这个人对自己的态度和方式的一部分。

7,从生命的本质上说,回避欲望就是回避活着。

8,人的最大的消耗,不是来自智力或者体力的透支,也不是来自跟大自然或者同类的争斗,而是来自自己对自己的战争。

9,我至少要部分地对别人怎么对我负责,不管对我好还是坏。

10,幸福的路径其实也很简单,认真地活着,自己搞不定就找人帮忙。

11,越是不舒服的时候,越不能一个人呆着,要找人说话,吃饭,喝酒,骂人或许打麻将。

12,人性的一面是渴望稳定,需要知道因果之间的必然联系。而人性的另一面却是希望自己能够超越因果,不惜冒险以自己是例外为乐。得失之间,真的就是赌博,全靠运气了。

13,信任不是一种态度,而是一种能力。信任他人,就是信任自己。

14,抱怨的目的是为了缓解内心的焦虑。

15,正确与否,都是理智层面的东西。而人与人的交往,更多是情感层面的。理智与情感多半是没有关系的。

16,疼痛是一种记忆,而一切记忆都会寻求再表达。

17,学习爱和被爱,是人生最重要的功课。



你可能感兴趣的:(幻想即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