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入部分:同学们,当我们津津乐道于悠久历史、灿烂文化、四大发明和奥数夺冠时,不得不尴尬地面对这样的事实:中国学生“高分低能”,创造和实践能力不足,原因是什么呢?学习丁肇中先生的《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或许可以从中找到答案。
第一课时: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1、检查预习,理解作者相关及演讲情境。
2、圈点批注,默读文章,理清文章的论证思路,标出论证方法,勾画不懂的地方。
3、小组交流,弄清明确本文的论证思路。
本文是一篇漫谈式的议论文, 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决问题”思路来行文。
第二大段过长,可再细分:
①(3~5段):分析中国教育不重视格物致知的社会根源。举例王阳明的格物是格已,这种观点不能适用于现在的世界
②(6~10段):分析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
③(11~12段):分析在这种文化背景下中国学生的现状并以“我”举例。
4、文章论述的话题是?作者的观点是怎样的?
中国学生应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第二课时:解读文本,提炼方法
本课时主要分析课文第二大部分,以问题的形式强调突出重点,归纳论证方法。
文本解读:
1、什么是“格物致知”呢? 《大学》中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什么?与丁教授讲的格物致知的目的一样吗?
( “格物致知”出自《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格物”就是推究事物的原理,“致知”就是获得知识。前者是后者的手段,后者是前者的目的。
《大学》里讲的格物致知的目的是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其中的平天下是儒家的最高理想。
丁教授讲的目的是通过实验得到新知识。这才是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
2.举王阳明的例子,想要说明什么?
(王阳明的“格物”实是“格已”,面对着竹子做空想,并没有实践起来去观察研究它。这不是研究万物的道理,这是无用的,不能适用于现在的世界的。进一步证明了中国的传统教育并不重视格物致知。)
3.实验精神(“格物致知”精神)为什么很重要?应该怎样进行实验?
(1)科学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不是由自我检讨或哲理的清谈就可求到的(以探察竹子的性质为例,说明要得到竹子的知识,只有靠科学实验,袖手旁观是无济于事的)。
(2)实验方法:①“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探测”;②“实验不是毫无选择的测量,它需要有细致具体的计划。
4.当今的中国学生是否重视格物致知?为什么?这里举自己的经验为证,有什么好处?
(不够重视。“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思维而不愿动手。”
以“我”为证,误以为埋头读书可以应付一切,结果对实际毫无帮助。)
5.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的意义是什么?
第一,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
第二,探索应该有想象力、有计划,不能消极地袖手旁观。
论证方法:
1. 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相结合。
举例论证:论证了格物致知精神的必要性。
王阳明“格”竹子的事例,证明了中国传统的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致知;
中国学生大都偏向理论轻视实验的事实;
自己到美国念物理时吃的苦头。
道理论证:有理有据。
结合《大学》分析了格物致知真正意义被埋没的原因;
从理论上记述了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
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也是讲道理。
2.对比论证:使论证说理更加鲜明。
中国传统教育对“格物致知”即修身静心领悟的理解以及丁教授所论述的真正的“格物致知”即实验精神之间形成鲜明的对比;
王阳明“格”竹失败的事例,与通过科学实验了解竹子性质的事例进行对比,突出新的知识的获得只能通过实地实验。
3.作者现身说法。
现身说法,举自己的求学经历和体验,亲切而有说服力。
小结习得:学生讨论,文章是怎么一层层进行论证的?
这篇文章一开始并没有直接提出全文的论点,而是紧扣文题,先引用《大学》中的句子,扼要说明“格物致知”的意思,强调探察物体即实验在现代化学术中的重要性。
然后从大处落笔向中心靠拢,先说明“中国传统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埋没了其真正意义”。接着从实验过程的两个特点,中国学生存在的问题和作者自己的亲身经验分析了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最后指出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的两个意义,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
这节课的教学平铺直叙,没有突出的亮点。学生对于这种议论性的文章,在论证的时候还是比较缺乏逻辑推理能力的,更不能用语言良好地表达出来,缺乏文理科思维的融合能力,今后教学中要注意调整教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