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

        趁着这个暑假,我读完了《红星照耀中国》。读完以后感受颇深。这本书是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新作品。

      《红星照耀中国》又名《西行漫记》,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不朽名著。埃德加·斯诺于1905年生于美国密苏里州的一个贫苦家庭,曾当过农民,铁路工人和印刷学徒,大学毕业时开始从事新闻工作。1928年来到华,曾任欧美《密勒氏评论报》的助理编辑,纽约《太阳报》和伦敦《每日先驱报》的驻华记者、特约通讯员。1930年以后,为采集新闻,遍访中国主要城市和东三省、内蒙古、中国台湾及日本、朝鲜、荷属东印度。1933年4月到1935年6月,斯诺同时兼任北平燕京大学新闻系讲师,1936年6月斯诺前往陕北苏区,写了大量的通讯报道,成为世界报道中国红军的第一人。抗日战争爆发以后,又任《每日先驱报》和美国《星期六晚邮》报驻华战地记者。

      《红星照耀中国》是作者于1936年对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了实地考察并根据考察所掌握的第一手材料完成的作品。斯诺作为一个西方新闻记者,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做了客观评价,并向全世界作了公正报道。他说写的《红星照耀中国》,一直在世界各国畅销不衰。

      令我印象最深的一篇是关于红军长征的。但作者只例举了关于长征最经典的四次经典例子。第一节是《第五次“围剿”》,第二节是《举国迁移》,第三节是《大渡河英雄》,第四节是《过大草地》。每一节都让人惊心动魄,震撼人心。在过大草地这一节当中,令我感受最深的就是红军行进的艰难困苦和天气的恶劣。他们要“爬上16000英尺高的大雪山,在空气稀薄的山顶向西眺望,可以看见一大片积雪的峰顶——西藏当时已经进入六月平原地带,天气炎热,但在翻越大雪山的时候,这些南方战士衣衫褴褛,气血虚弱,不适应高原气候,不少人被冻死,更艰难的是翻阅秒无人杀的泡桐岗,他们几乎靠自己铺出一条路来,砍下长长的竹子,在齐腰深的泥浆中铺成一条小道,毛泽东告诉我:“就在这座山峰上有个军团,损失了三分之二的运输牲口,成百名战士倒了下去,再也没有起来。”这让我感受到了战士们为了翻越大雪山即便衣衫褴褛,气色虚弱,尽管不适应高原气候,尽管不少人被冻死,他们也要靠自己铺出一条路来翻越这座难以翻越的大雪山。这里足以证明战士们不怕困难,不怕艰难险阻,勇往直前,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他们令我敬佩。我不知道有多少种力量促使他们完成这场“战斗”,那我相信他们心中一定有一树光明的力量来暗暗鼓励着他们,给他们生命和行动的力量。最后他们完成了一项伟大的壮举,他们以惊人的力量完成了一场不可思议的长征,长征的总路程为25000里。这是我们多少人一辈子都走不完的,而他们却短短在两年就将它走完了。实在是不可思议,令人敬佩。我们衷心的为这些战士而感到激动,感到骄傲和自豪,衷心的敬佩他们。

     

你可能感兴趣的:(《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