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帝国3- 朱棣和建文帝


朱棣和建文帝


朱棣,永乐大帝,荣膺中华帝国史上最能战斗的皇帝。他这一辈子都是与战争结缘的,首先,生在战火纷飞的年代。据说朱棣出生的时候,他爹朱元璋都没空多看他一眼,因为正忙着和宿敌陈友谅进行最后的战略决战。成年后,受封燕王,北抗蒙元,成天价领兵打仗。40岁的时候,与侄子争夺皇位,发动靖难之役,打遍了半个大明。晚年,为了一举扫除北方边患,发动五次北伐,御驾亲征,最后死在了第五次归来的路上。

他这一辈子,最爱的估计是他的皇后,开国功臣徐达的女儿。四十六岁那年,她因病去世,朱棣大为悲痛,谥曰仁孝皇后,此后的十几年再没立过皇后。可见徐皇后在朱棣心中的地位,没人能够取代。除此之外,就是打仗。这是有理由的,据说,他打仗可不光是像别的皇帝一样,为了激励将士们的士气做做样子或者简单地在大后方调兵遣将,坐镇指挥。他更喜欢的是冲锋陷阵,早年间,甚至到了晚年,朱棣都有多次直接挥刀在战场一线砍杀敌人的记录。数次冒着生命的危险而不改其志。除了以纯粹的个人爱好来解释这个行为,恐怕是找不到更合适的理由了。

明成祖朱棣(1360年5月2日-1424年8月12日),明朝第三位皇帝,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世称永乐大帝 。

洪武三年,册封燕王,前往中都凤阳历练。洪武十三年,就藩北平,率军打败北元,声望日隆,名列诸王之首。建文帝即位后,厉行削藩政策 。发动靖难之役,起兵攻打南京。建文四年(1402年),攻破南京,正式即位,年号永乐。励精图治,延续洪武政策。政治上,改革官制机构,设置内阁和东厂;军事上,五次亲征蒙古,收复安南,东北设立奴儿干都司,西北设置哈密卫,西南设置大古刺、底马撒、底兀刺等宣慰使司和贵州承宣布政使司,拓展和维护华夏版图的完整;委派郑和下西洋,加强中外友好往来 和南海地区的经营;编修《永乐大典》 ,疏浚大运河,迁都北京  。统治期间,经济繁荣,国力强盛,文治武功很大提升。

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第五次北征蒙古,崩于回师途中的榆木川,享年六十四岁,庙号太宗,谥号『体天弘道高明广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葬于长陵。

朱元璋去世后,建文帝登基。同年就开始筹划着削藩,这真的有点太着急了。导致这个局面的直接责任人应该说是朱元璋本人。他挚爱的大儿子,先前的皇储朱标去世以后,朱元璋悲痛不已。可能就是在这种感情的驱使下,再加上朱标的儿子,即后来的建文帝朱允炆也的确是聪明伶俐,惹人喜爱,又符合宗法制度,朱元璋便将皇太孙朱允炆钦点为他身后的皇位继承人,而没有选择他其他的那几个能干的,早已成年的儿子。

道理上讲,这种做法也无可挑剔。但问题是,他没有趁着自己还有精力的时候帮他的这个大孙子铺平道路。当然,也不是完全没做,他指望着自己那几个把守边关,拥兵自重的儿子们之间的互相制衡来保持中央的稳定。抑或,晚年的朱元璋终于也觉得心力交瘁了,实在是没有办法再对战火纷飞中成长起来的儿子们下手了,听天由命吧,该做的我都做了,剩下的都是老天爷的意思了。总之,这可能是朱元璋一生当中的唯一一次侥幸。结果,就出事了。

其实还有挽回的余地,爷爷的错误并不算致命,孙子还有机会弥补,但可惜的是,这个孙子太年轻了,又生长在太平年代,对自己的力量过于自信了。更要命的是他的这位厉害的爷爷出于好意,又把那些桀骜不驯,但能力卓越的开国权臣们给灭了个一干二净,这么大的事他只能找一帮腐儒,或者急于给自己建功立业,确立自己在新朝地位的政治投机分子商量了。

如果此时当政的是一个心智更为老道成熟的当家人,其实对于这个局面,冷处理恐怕是最好的方式。中央毕竟掌控着国家的大局,只要继续朱元璋时代行之有效的基本政策,壮大国家实力,让主要居于北方的各路藩王分别抵挡游牧民族的袭扰,成为国家的屏障。假以时日,再慢慢找寻机会削弱他们的力量,顺利的话,主动权会一直掌握在中央朝廷的手上。毕竟,我们说,国家的统一和稳定,即皇权的壮大是当时整个社会的大势所趋,民心所向。远在千年之前的汉文帝和汉景帝大致就面临着这样的状况。

最不济,让时间来解决问题也不失为一个好办法。1400年左右,朱允炆的这几个皇叔,以朱棣为代表的,都是盛壮之年,年富力强,能征惯战。如果在过上个10年20年的,不难想见,他们的精力,和野心大概都会随着逐渐衰老而自然而然地减退。新上来的继承人缺乏战火的历练,也没有他们的人脉和号召力,不大可能比他们还有能力。

年轻气盛的建文帝朱允炆选择了一个几乎最差的时机动手削藩。

剩下的就是心气的较量了。以当时整个的政治局势而论,换个心气稍微差点的人,大概也就认命了。君不见同为藩王的周王、代王、齐王、湘王等先后或被废为庶人或被逼自杀。但是朱棣,一个从小听着金戈铁马长大,能拎着长刀巨斧上阵砍人的人,不太可能就这么束手就范,任人宰割。很多时候人世间的江山轮换,沧桑巨变也真的就是来自于这么一点貌似微不足道的气质差别。

朱棣接受了侄子的挑战。这一段历史被后世的人描述得那是神乎其神。什么朱棣装疯卖傻欺骗中央的使者,在王府后苑打造用于造反的兵甲装备等等。其实双方完全是心知肚明的,既然不接受削藩,那就只有用战争来解决问题了。

朱棣的力量就是他受封的燕国一国之力,主要的优势就是长期在和北方少数民族对抗中训练出来的能征善战的野战军。建文帝朱允炆的优势要大很多,基本上是举全国之力,唯一的不足就是他临朝称制的时间太短,内部的资源还没有充分地得到整合,主要是人心,战事顺利则罢,战事一旦吃紧,他的这些手下恐怕没有下死力的决心,毕竟,说白了,这是你们朱家人自己的事,给谁当官不是当官呢,再说了,明初的官员待遇也不是特别好,把宝压在一个人身上,范不着,划不来。

这场叔侄之争前后一共打了四年,大多时候是在拉锯中度过的。决定性的战役有两场。

第一场,北京保卫战。

战事之初,因北方诸将多朱棣旧部,降朱棣从战者甚多。朱棣军先后下通州、蓟州、怀柔等城,宋忠等战死。

八月,朱允炆以太祖旧将耿炳文(擅长于防守)为大将军,率师30万伐朱棣。先锋抵雄县,为朱棣所袭,9千人全部战死。复战于真定(今河北正定),又大败。朱允炆遂以勋戚李景隆代耿炳文,调兵50万伐燕,筑垒九门,围攻北平。

十月,朱棣亲自率精骑袭大宁,执宁王朱权及其妃妾世子,得其部朵颜三卫骑兵(相当于雇佣兵,均为蒙古骑兵,战斗力极强),兵力骤增。李景隆乘虚攻北平,但不能克(朱棣长子朱高炽镇守,用冰冻住城墙,使李景隆无法破城)。燕王师自大宁返回后,于郑灞大破李景隆军。

中央军劳师远征,本来想着一举平定,这也显示了年轻人操之过急的心情。没成想被朱棣一盆冷水当头浇下,军事上的直接损失不说,士气上受到了严重的挫伤。朱棣成功地从宁王朱权的手里取得了所谓“朵颜三卫”的指挥权,颇有传奇色彩,一般被视作这一战的转折点。我对此了解有限,就不再多言了。但以常识而论,朱棣常年驻守边关,和宁王朱权同声相忔,共同对敌,各自部属将领之间至少不会陌生,甚至非常熟悉彼此情况,很容易就能达成合作关系,因此,这个结果谈不上太过于出人意料。可能只是对于长期缺乏实际战场经验的中央军来说有点意外。总之,这一战后,双方进入了长达4年的拉锯状态,互有胜负。

第二场,直捣南京。

长期的战略拉锯对朱棣显然更为不利,国小民穷,经不起消耗,得想别的办法。据说这个办法是朱棣的首席谋臣,著名的“黑衣宰相”姚广孝结合战局情报为朱棣拟定的。这就是“斩首战术”,绕过敌人重兵把守的城池,直接发动对敌人都城,南京的攻击,一举拿下,就可以结束战争。理论上当然没有问题,这只是上层权力之争,基本没有改朝换代和意识形态转换啥事,甚至可以这么说,只要朱棣和朱允炆之间有一个突然去世,这场战争恐怕就能立刻结束,当时的绝大多数人是不关心这场战争的结果的。

顺便来说几句这位首席谋士,姚广孝的故事,这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著名传奇人物。总的来说,这是一个能力,性格非凡的“野和尚”。早年间,出家为僧,据说遍览儒释道三家学说,但不知怎么的,就是不甘寂寞,总以改天换地,颠覆乾坤为己任。

1382年(洪武十五年),马皇后病逝,明太祖挑选高僧随侍诸王,诵经祈福。姚广孝以僧人的身份,主动要求随侍燕王朱棣,当然,先前两人曾经交谈甚欢,很是投机。时年姚广孝47岁,朱棣22岁。此后多年,姚广孝一直为朱棣最重要的幕僚。

1398年(洪武三十一年),明太祖驾崩,建文帝继位,并实行削藩之策。周王朱橚、湘王朱柏、代王朱桂、齐王朱榑、岷王朱楩相继获罪,被废除藩国。据说,姚广孝密劝朱棣起兵,朱棣问:“百姓都支持朝廷,怎么办?”姚广孝答道:“臣只闻天道,不管民心。”要知道,此时的姚广孝已经是60多岁的老人了,居然还有这样的雄心壮志,实在难得。

“只闻天道,不管民心”这句话的确应该算是姚广孝一生的注解,也只能出于他这样的人之口才显得合情合理,正大光明。以我的看法,姚广孝是个简单而又复杂的人。说他简单,是因为他的纯粹和执着,他在本质上算一个艺术家,而不是后世所更多地认为的政治家。理由也简单,政治家追求结果,而他姚广孝似乎更多地是追求过程,他根本不太在乎胜负。至于普通的荣华富贵,高官厚禄对他来说就是真正的浮云。他为朱棣建立了不世功勋之后,朱棣恩赐给他的宅邸,财宝他一概退还,分文不受,更绝的是,他是朝廷高官,但他上朝时穿朝服,退了朝就换上了他的僧服。但是他又从未完全退隐,按理说对他这样的人,这才是更为正常的选择。

也许这就是他复杂的一面。他表面上一个佛教徒,但和绝大多数佛教徒不一样的是,他又以儒家的入世态度积极地参与社会事务,但他的参与又不是一般地那种简单的教条式地执行,而带有明显的创造性。你说他彻底是一个伪佛教徒吧,他晚年还致力于真正地弘扬和保护佛教。显然,他是一个有着高度精神追求的人,而且还不是一般的高,高得有点混乱了。

大概可以这么说,他在心灵上把儒家和佛教的一些义理进行了某种神奇地调和,使得他的人格出现了一种戏剧化和艺术化的效果。前者在古典知识分子中很是常见,但后者就有点匪夷所思了。总之,姚广孝这个人,具有现代人的气质,他的心灵是跳跃的,不安定的,具有像孩子一样不可莫测的古怪的创造力。他是大明帝国的一朵真正的奇葩。

回到朱棣的斩首行动。

建文三年(1401年)底,有内臣自京师告密,朱棣得知南京空虚可图,决计改变战略。建文四年(1402年)正月,朱棣率师南下。四月,连破何福、平安师,五月克泗州、扬州。建文帝遣庆成郡主至燕师,乞割地求和,燕王不许。

建文四年(1402年)六月,江防都督陈瑄以舟师降燕,燕师渡江,下镇江,直逼南京。谷王朱橞与李景隆开金川门降,南京城陷,宫中火起,朱允炆不知所终。

建文帝的失踪成了千古悬案,不过已经不重要了。朱棣登基后,开启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永乐盛世。

朱棣即位后,对异议者强力镇压,诸如黄子澄、齐泰等建文旧臣等都被杀。其中以方孝孺的“诛十族”和景清的“瓜蔓抄”最为惨烈。明成祖还恢复了明太祖时期后来被废除的锦衣卫,另外他还设置了另外一个特务组织——东厂,厂卫制度由此确立。

1405年,朱棣将北平改名北京,称行在,设立北平国子监等衙门。1416年,朱棣公布迁都的想法,隔年开始大规模营建北京,1420年完工,1421年迁都北京。

永乐时期武功昌盛,明朝收复安南,设交趾布政司。朱棣又亲自率兵五征漠北打击北元分裂后的鞑靼与瓦剌。册封瓦剌三王,使与鞑靼对立;见瓦剌中兴之势,又助鞑靼讨伐瓦剌,不使任何一方独大。同时授予兀良哈蒙古的朵颜、泰宁和福余三个卫所自治权。朱棣还于1406年和1422年对兀良哈蒙古进行镇压,以维持这一地区的稳定。东北方面,朱棣还安抚东北女真各部,在归附的建州女真、海西女真设置卫所,并派亦失哈安抚黑龙江下游的野人女真。1407年亦失哈在混同江庙街的对岸塔林设奴儿干都司,亦失哈并于1413年视察库页岛,宣示明朝对此地的主权。

朱棣实行积极的外交策略,自1405年开始派郑和下西洋,与各国进行政治经济来往,增长财政收入的同时将朝贡制度推向巅峰。其舰队规模空前庞大,最远到达东非索马里地区,扩大明朝对南洋、西洋各国的影响力。《明史》评价明成祖时期的国力“远迈汉唐”


跟朱棣毕生的唯一爱好,打仗比较起来,以上这些成就的取得更像是副业。从公元1410到他死去的1424年,朱棣五次亲征漠北蒙古,除了第一次取得了比较辉煌的战果以外,杀敌五万,蒙古鞑靼部投降。那时候蒙古人还不太知道他的厉害,其他的几次其实乏善可陈,因为蒙古人学狡猾了,地方那么大,打不过可以跑啊,只要不进行大型会战,朱棣拿他们其实是没有办法的。这个特点也就决定了北伐的实际效果其实很是有限。霍去病,卫青时代的千里奔袭,孤军深入的气质已经不适合这个时代的军事方略了。

恐怕朱棣本人也深知这个结果,但是,没办法,他骨子里就是喜欢那种策马疆场的感觉,哪怕就是当游戏,也要玩下去,否则人生还有什么乐趣呢?

你可能感兴趣的:(明帝国3- 朱棣和建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