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果偏见
经典经济学的三个基本假设:理性人,信息完全对称,市场完全出清。
当一个人获得了成功,就会立刻认为他过去的所有行为都是有道理的,然而这种自认为成功的经验可能会成为未来获得更大成功的绊脚石。
有时候成功是一种偶然性事件,同样两个人去达成一个目标,A采用了激进的方法,B采用了相对保守的方法,A取得了成功,那么A就是对的吗?或许他就是那20%成功的幸运儿,但是如果计算就长期而言他的算术平均水平并不高或标准差很大。
如何避免结果偏见:
1、在归纳法的基础上,加上演绎法。
在从结果中推导出原因的过程叫作归纳法,在得到原因后,进行推演,看这个原因能不能得到正确的结果。比如:谷歌的成功是因为招到了最优秀的人,但是推演一下,在谷歌刚创立的时候,外界并不看好,拿的会有那么多优秀的员工愿意加入谷歌吗?
2、三个问题
这个结果,真的是有一个人为可控的原因存在吗?(会不会存在一种幸存者偏见)
这个分享的人,真的知道那个人为可控的原因是什么吗?
他引以为豪的,会不会恰恰是这个宝石上的瑕疵呢?
适应性偏见
人们对好的、坏的环境,最终都能适应的强大的行为心理。
“入兰芷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
两种薪酬方案:一个员工最近几个月表现很好,奖励有两种方案,如果选择涨工资,几个月后他就会适应涨工资带来的新的消费方式,到时候涨工资所带来的的激励效应就会完全消失。 而通过业绩奖金的方式,就会避免其形成这样的适应性。
工资是用来支付给责任的,发奖金是用来奖励突出业绩的。
一个心法、三个方法。
一个心法:打破别人和自己的适应性。(在健身的过程中也需要避免肌肉的记忆性)
三个方法:
延长幸福感,对于满足自己的好事,要学会一件一件的享受。(阶段性)
意外幸福感,对于意外性的奖励要注意和日常性的收入分开和隔绝开。(提供一种随机的变化性)
对比幸福感,对于对比性的幸福感,要尽量保持一种中上水平,但同时要偶然性的以缺失的形式进行消除适应性。(对比性)
鸡蛋理论
我们对于一个物品付出的劳动或者情感越多,就越容易高估该物品的价值。(宜家效应)
上世纪50年代,某家食品公司发现,他们的蛋糕粉一直卖的不好。研发人员对配方不停改进,用户就是不买账。最终,美国心理学家欧内斯特发现,蛋糕粉的滞销,真正原因是,这种预制蛋糕粉的配方配的太齐了,家庭主妇们损失了“亲手做的”感觉。
于是公司吧蛋黄给去掉了,这样家庭主妇们觉得这样做出来的蛋糕,真正意义上算是自己亲手制作的,销量快速增长。
后来一位叫桑德拉的美国大婶,提出了“70/30法则”,70的成品,30的个人添加物,这样在便利的同时,在最大程度上能将工业化的食品变成个性化的美食。
两个方法提升产品的价值感:
1、让用户有参与感:小米的MIUI最早就是让用户在他们的论坛上尽情吐槽,另一方面AirPods现在有激光镌刻功能,也是提高用户的参与感。
2、让用户付出劳动:所谓的DIY定制的,就普遍来说价格会高于物用户付出劳动的商品。
这也是很多妈妈都喜欢在朋友圈晒娃的原因:孩子的养育她投入了劳动和对孩子成长强烈的参与感。
概率偏见
直觉和客观概率常常是不符合的,行为经济学家吧人类自以为的概率成为心理概率,而和客观概率不符合的,就叫做概率偏见。
概率偏见来自于三个原因:
1、代表性偏差。以偏概全。当我们周围有好几个都是双鱼座的朋友时,我们就会觉得自己和双鱼座的人和的比较来。
2、可得性偏见。比如飞机失事,获得了很大的关注,这时候我们就倾向于觉得坐飞机很危险,但是事实上,坐飞机比坐汽车安全22倍。
3、沉锚效应。先入为主。往往我们对于一个事物或者一个类别的第一个接触到的,会在很大程度上让我们形成对这个事物或这类事物一个长期根深蒂固的影响。
解决方法:学好数学,特别是概率论与统计。对于没有办法验证客观概率的注意请教专业人士。
凡勃伦效应
一百多年前,美国经济学家凡勃伦在其著作《有闲阶级论》提出炫耀性消费:消费者购买某些商品的目的,并不仅仅是为了获得直接的物质满足和享受,更大程度上是为了获得心理上的满足。然后就出现了一种奇特的经济现象,即有的商品价格定的越高,越能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当我们在经营中高端的商品时,可以选择运用凡勃伦效应。
注意,这个效应关键其实不在于贵,而在去其背后“炫耀需求”。(同样当我们在面对别人的炫耀的时候,明智的做法是帮助他装,不要揭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