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念和大概念教学

为什么要提出大概念这样一个定义,首先从学生掌握的知识多是惰性知识,简单的讲惰性知识是足不出户的,就是在课堂上,在学科内,语文中学习了说明方法却无法用到数学中,这还谈什么将来用到现实世界里呢?

我们的教育是培养学生的素养指向解决现实世界的问题。惰性知识最大的问题是,只要换个新的情境,学生就无法调用。因为我们学了太多的专家结论,为了培养素养,我们要学习专家思维,有素养的人往往建立了以大概念为锚点的专家思维,在具体情境中能顺利提取和整合相关的知识和技能。

大概念是专家思维的典型特征,专家的知识是通过大概念来组织的,反映专家对学科的理解深度。“专家的知识不仅仅是对相关领域的事实和公式的罗列,相反,它是围绕核心概念或‘大观点’(big ideas)组织的,这些概念和观点引导他们去思考自己的领域。大概念可以被界定为反映专家思维方式的概念、观念或论题,它具有生活价值

这个大概念在新手那里不好感知,经过不断的训练,可以感知到大概念,当然不同人感知的大概念可能是不一样的。

教师在上课过程中怎么感知大概念教学呢?

杜威提到过三种水平的教学,他说:“最不好的一种是把每堂课看作一个独立的整体。这种课堂教学不要求学生负起责任去寻找这堂课和同一科目的别的课之间或别的科目之间有什么接触点。比较聪明的教师注意系统地引导学生利用过去的功课来帮助理解目前的功课,并利用目前的功课加深理解已经获得的知识。这种教学的结果好一些,但是学校的教材还是脱离实际的。除偶然外,学生的校外经验仍然处于粗糙和比较缺乏思想的状况。学生不能利用直接教学的比较准确和比较全面的材料,使校外的经验得到提炼和扩充……最好的一种教学,牢牢记住学校教材和现实生活二者相互联系的必要性,使学生养成一种态度,习惯于寻找这两方面的接触点和相互的关系。”

也就是说,第一种水平的教师把一节课就当一节课教,第二种水平的教师会关注学科内知识的融会贯通。当然,融会贯通的程度会有所差别,但无论融会贯通的程度如何,都只囿限在学科内或学校内。而第三种水平的教学则是联系真实生活来思考教学。

回过来看,如果把大概念当成核心知识和技能,就会用到第二种水平,打通了学科内的知识,而真正的大概念是第三种水平,打通了学科内知识,学科间知识,学校教育和现实世界之间的联系。如果将大概念等同于核心概念,那今天就没必要再新造出一个“大概念”的概念,之所以强调大概念,就是针对当前学校教育的关注点在于作为专家结论的学科知识,而不是具有生活价值的专家思维,因此,可以说大概念打开了一个崭新的视角。

你可能感兴趣的:(大概念和大概念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