颠覆思维,认清本质———记新世纪杰出人才高研班研修(一)

     

        怀着忐忑的心情来到北京中关村三小,三天的集训会给我们带来怎么样的头脑风暴?这些同学虽然只在两年前开班一起学习生活过几天,但是在两年的研修中一起网络学习,一起讨论,一起分享,一起解答疑惑,成了同甘共苦的兄弟姐妹,所以大家见面都是跟老朋友一样,打起招呼来是那么的亲切和随和。

      为了准备好第一天的汇报,刚到宾馆就开始开启电脑,把自己未完善的部分继续完善,总想把自认为最好的一面呈现出来,一直整到1点多钟。

        第二天到了会场,立刻打开电脑边听同学汇报,感觉自己不足的,没分析到位的,又边赶紧补充,一直在高度集中紧张的状态下,敲打着键盘。没听懂的抓着班长询问,实在没明白的地方纠着导师给我们讲解。


      刘坚导师不愧是数学界的大咖,专业,儒雅,作为中师毕业的我们,格式、逻辑、问题、研究方法等等都存在问题,没有不屑,没有批评,而是一一耐心指出,并用最通俗的语言柔声细语的给我们讲透,让我们减压不少。上台汇报我还是紧张的,因为对于我的研究还是一头雾水,没有重点,也没有关键点,没有实践,找不着北,汇报完后三位导师开对我精准式的指导,让我逐渐弄清楚了那么一点点。知道研究要有问题、支撑、框架、对象、设计、实施、数据、发现 ……,还要一一对应,前者我是知道的,一一对应,怎么个对应法,这样一来,之前的准备的所有内容全部被颠覆,我更找不着方向了,晚上回到宾馆一直在想怎样修改,怎样对应,想了一晚上,我还没想明白,(人到中年,到了12点,就觉得心脏隐隐作痛,赶紧睡觉去,第二天一早再继续干)。第二天五点起床,突然来了灵感,仿佛看到一道曙光,有时想明白就是一霎那,赶紧追着曙光重新整理,“研究问题的逻辑和围绕学习路径做设计规划“,我豁然开朗了。整个一天又是在紧张的整理,修改,汇报中度过。不同的是,这轮汇报过后,三个导师说,没有什么问题了!我此时终于松了一口气,最起码方向找对了。

        第二天晚上继续

    把自己没有做完的部分完善,本以为第三天可以好好的休息一下,提前把作业给交了,谁知道,一道到会场,傻了眼,张丹教授拿了内蒙古教研员的研究模板过来,50多页的研究,每一项内容都面面俱到,顿时,教室里安静下来,怎么弄,该怎么弄?另一个自己说:继续干呀!好吧,对着田老师的内容一项一项的调、想、写、改。时间怎么过得特别快,半天过去了,一天快过去了,大家都在教室里想着、做着、挠着。天安门、故宫、长城、烤鸭统统抛在脑后,大家执着的在教室里查阅文献、修改报告,有时在想这是靠一种什么力量支撑,让大家学习自觉,因为遴选的每个学员都有坚定的信念、科学的精神、如饥似渴的求知愿望。偶尔东北同学来句东北话的调侃气氛,广东同学来句粤语上海滩,给年轻的导师配上幽默的话语:“你们怎么还不懂,我可没办法了”,来找些乐子。从上午8:30一直到下午7:00,除了吃饭就没有挪窝,还有的同学逮着导师一直问自己的困惑,问到学校熄灯,打着手机补光。

        这种氛围和精神让我感动着。导师的教和我们的学,其实都是出自对数学教育的热爱,对我们孩子的责任,何尝不是一种责任和担当。学海无涯,学无止境,新世纪的培养和我们的所学,所悟,回去能辐射给地方教育,在大观念背景下建构单元整体教学!

你可能感兴趣的:(颠覆思维,认清本质———记新世纪杰出人才高研班研修(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