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大伦《道德经》247

第五十五章5 你觉得你在变强,其实只是拔苗助长

和曰常,知和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

阴阳调和的状态是世界的常理,知道这种状态的人是明智的,增益生命一般人会以为是祥和的,心中有欲望被以为是强盛。强行推动事物的成长过程是拔苗助长,是违反了道的原则,一定会提前失败的。

做事要顺应道,不可对结果操之过急,否则就是拔苗助长。

各位亲爱的朋友大家好,今天我们接着来讲《道德经》。还是讲第五十五章,在讲之前,我们再来回答大家一个问题,有网友会问,我们听了这么长时间的《道德经》,我们觉得我们学得不错了,理解“道”了,可是我们在生活中,我觉得周围的人不懂“道”,都不懂,我看着很不开心,可是我劝他们学“道”的时候,他们都不学,你说怎么办?

这个问题其实好多朋友问过我,大家说这种感觉很痛苦,看着大家都不懂“道”,我真替你们着急,可是讲了你们又嘲笑我,好像我误入邪途了,为什么会如此?我们学《道德经》以后,明白“道”以后,或者说我们学习了国学以后,大家记住最忌讳去指责别人,去看别人的不是,这是不好的。比如说有人学佛,学完佛以后,回家看不惯家人,跟太太吵架,你看你怎么这么自私,你看菩萨,用菩萨的标准来要求家人,结果您说您能不吵架吗?所以会吵架,所以记住第一不要指责别人,第二不要教育别人,不要以为我已经很高了,我得教育别人。

释迦牟尼在《金刚经》里就讲,“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也就是说菩萨在修行时,比如说着相了,觉得我高高在上,我是菩萨,我施舍给你们,你已经不是菩萨了。你觉得自己高高在上,明白佛法了,去教育他,你就不是菩萨了,我想用功德回报,也不是菩萨了,叫着相了。所以我们切记,觉得就我悟道了,你们都行为不好,我教育你们、指责你们,尽量不这么做,应该把自己做好,老子《道德经》里特别重视这种“无言之教”,也就是说您先把自己做好,您把自己做好以后,慢慢慢慢地,最近看你这么开心呢,看你怎么不纠结了?为什么?你给大家稍微讲点,然后接着去做,大家慢慢观察、慢慢体会。

您没有站在高一等的位置上,觉得大家都没悟道,然后我要教育你们,没这样,而是您用行为给大家展示了“道”在生活中的妙用,所以大家慢慢会跟着改变的。这种“无言之教”,通过自己的行为修道,大家看到你这么美好,改变得这么好,大家觉得心生向往,来追您才行,千万不能我去追着人去教育,告诉你我终于悟道了,我来给你讲,你怎么不听呢?你这个人愚昧、愚笨,实在没办法,这样的态度就不好了,这是我回答的一个问题,大家好几人都问我这样的问题。

今天我们接着讲《道德经》第五十五章,在前边老子用刚生出来的小宝宝来打比方,说这种小宝宝“终日号而不嚘”,天天哭,你看他嗓子不气逆,不觉得一口气上不来,因为他“和之至也”,“和”是阴阳相合,阴阳之气在体内特别调和,“沖气以为和”。老子讲的是小孩的生理结构吗?不是的,老子用这种状态来给我们展现一个悟道之人在做事的时候会有什么样的表现。我昨天讲了有什么样的表现,这个人的心念和他做事融合为一体,没有欲望很高,我为了什么去做这个事,我一定要达到什么目的,那种人往往做事会做不好,可是他没想那些,我就是把心念集中于做事本身,身心合一,一直做事,体现出一团和气,所以我昨天一直强调,一个真正的大师一定是一团和气的,如果盛气凌人,摆出一种高高在上的架子,坦诚地讲,我认为这一定不是大师。

今天老子讲“和曰常,知和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这话什么意思?老子说“和曰常”,这种阴阳冲和的状态,阴阳调和的状态,这种心念和你做事调在一起,特别完美地结合在一起的状态,这是我们这个世界的常理。“知和曰明”,你知道这种“和”的状态,这个人是明智的。有的版本写的是“知常曰明”,按照老子通常写的版本应该是“和曰常,知常曰明”,可是帛书的甲本和郭店楚简写的都是“知和曰明”。我们觉得这是两个最早的版本,我们尊重这两个版本,我们说是“知和曰明”,道理是一样的,因为“和”和“常”可以划等号,所以我们叫“知和曰明”。

老子接着讲,“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益生”,益生菌的益生俩字,就是你增益生命,让你的生命更加丰盛、更加丰富,更加有荣誉、地位等。“曰祥”,祥和的“祥”,古代一般都把“祥”当“征兆”讲,进一步引申为凶兆,“益生”是凶,也就是说让你的生命更加不断地往上添火、加油,让它更加旺盛、强盛,这种状态叫“凶兆”。这种解释是可以的,因为老子的思想是你一定要让生命不断地旺盛、不断地让它过早的成熟、过大的丰盛等等,老子认为这都是有问题的。

但是这里的“祥”字,我有另外一种解释,就是祥和的“祥”,为什么呢?老子讲的是一般人的看法,一般人看你给生命增加色彩,增加它的荣誉、地位和金钱,然后让它有更多的享受等等,这种“益生”,让生命更加丰盛,一般人会认为是“曰祥”,因为下一句话讲“强”,“强”和“祥”都是人们心中的好事,但是老子认为未必是好事。

下边这句话讲“心使气曰强”,“心”就是我们心里的欲望,我们的心念,“气”可以当气血来讲,我们的心念和欲望,正常应该欲望平淡,心念应该和我们气血结合,我们做的事应该是在我们的心念的范围内,但是如果你心念特别大,我一定要让自己怎么怎么样,这种状态我们叫“强”。别人看着你好像很强盛,这种人要强。坦诚地讲,在我的生命中,我最怕这种要强的人,要强的人会违背生命的节奏,比如说正常每天工作,工作不断地提升,但是不行,我看到那个目标,我一定要到那个职位上,那个职位太好了,太重要了,所以我玩命干,为了能拿到那个职位,拼命干,每天凌晨两三点钟睡觉,早晨8点半先到班上开始给大家拖地等等,这叫“心使气”。您的气血其实是一定的,但是您的欲望太高了,让您自己不睡觉,拼命去做。

我觉得在职场中,我看到这样的人,都觉得这样的人是悲剧,往往最后生病的就是这样人,所以这叫“心使气”,别人看着都觉得他强,大家都可能觉得这人太强了,实际上这是违背自然规律了,和前边的“益生”,大家看着都觉得祥和,太了不起了,其实是一样的。“益生”让你的生命拔苗助长,这是不好的。这句话我们看似好像是老子在讲生命,其实老子在讲做事的境界。

我们一再说,在这一章里,老子讲的赤子都是打的比方,“益生”指的是您做事本身没有做到多好,但是您却强行地要求增加做事所带来的结果,荣誉、地位,外边的光环,这叫“益生”。您想它变得特别美好,其实您做事做得好以后,所有的光环都会来的,但是您别扑那光环去,扑光环就叫“益生”了。别人看好像祥和,你地位那么高,真厉害,了不起,荣誉这么大。可是在老子看来,您算是走了弯路了,不是真正的“祥”。“心使气”大家都觉得强,可是老子却不是这么回事,老子说应该一团和气,什么叫“和”?你的心念和做事本身放在一起,不用把你的欲望搞得特别强,一定要怎么怎么样,那其实不是真的强,最后真的把你这系统损坏了,其实你可能就做不了事了。

所以老子都在讲“益生曰祥”和“心使气曰强”,都在讲做事只注重结果,未注重做事本身,欲望太强了,干扰你做事本身了。老子接着总结“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什么叫“物壮则老”?你强行地让一件事物变得强壮起来,由弱变强,你强行地推动它的生长过程,我们说就是拔苗助长,我们大家都知道拔苗助长是不好的,可是我们要想为什么我们会拔苗助长?也就是这是真正的动机。为什么会拔苗助长呢?因为我们带着特别强烈的企图心,我们想要及早地得到这个结果,所以你才会拔苗助长,拔苗助长只是一个结果。为什么促使你拔苗助长呢?是因为你有强大的企图心,你的欲望驱动你要提早得到这个结果。这就是老子讲的“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这个“强”和“祥”都是打个引号的,老子那年头没有引号,我觉得要是有引号的话,老子会打个引号,你们所谓的吉祥和强大,就如同这个孩子的教育。

我给大家举个例子,我小的时候比较聪明,我爸爸就觉得我就应该进大学的少年班,就应该像宁铂那样,13岁就进入大学,宁铂是我爸爸心中的少年楷模,所以就提前就让我学数学课,当时我表现得还不错,一开始数学竞赛总考第一,我爸觉得更对了,学吧,结果我提前把好几年级的,初中的数学都学了,我印象中特别深,当时别的小朋友在外边玩,我就在窗口一边做着数学题,一边看着他们玩,我特别羡慕他们能出去玩,他们问我你怎么不下来啊?我给他们看课本,我已经学到了初二的课本了,大家说太厉害了,接着踢球去了,我还在做着数学。

我爸爸把我的情况跟学校反映了,学校说好啊,我们就要培养宁铂式的人才,当时宁铂是偶像,于是把我跳级,提前跳到上边那个年级,这叫“物壮则老”、拔苗助长。因为我的内在动机没有被激发出来,我不是真的热爱这东西,我不是真的就喜欢做题,我渴望出去玩,但是我父亲就认为我应该就成为第二个宁铂进入少年班。结果上到高年级以后,跳级,什么课都没听过,您非要去跟高年级听课就乱了,结果数学体系反而彻底混乱,一塌糊涂。结果我被迫又回到了原来的班级,这是我小时候的一段经历,我们当时有两个学生一起被拔上来,然后后来又分别回去了,结果这个是恶梦,数学成为我这辈子最讨厌的一个学科。

我后来在高考的时候,其他分考得都特别高,就数学给我拉低了很多分,甚至我都成人了,都工作很多年了,晚上做梦还是数学老师盯着我在答数学卷,我瞪着眼睛答不出来,这种焦急的状态是小时候心理状态的一种写照,这就叫“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违反了“道”的原则,把欲望放到前边,把结果、名利放到前边了,一定要获得这个结果,结果强行地要求你做这个事,你可能就做不好,因为这是不符合“道”的规律的,这种不符合“道”的规律的,一定会提早结束的,一定会失败的。老子讲的这种道理,在我们的孩子教育的过程中、在我们工作过程中、在我们人生生活过程中,其实在每一件做事的过程中都会有所体现,我们如果明白了这里边的道理,那我们的人生会从容很多的。

朋友们,今天我们先分享

你可能感兴趣的:(罗大伦《道德经》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