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共情”没有用,也许你对它有误解

当父母认为自己必须时时事事都看管着孩子,要教导他们的时候,我们很容易就切断与孩子的沟通纽带,没有办法真正走近孩子的内心。

你有没有察觉这样的情形?孩子试图与我们交谈,但我们很容易就想教导、批评、告诫他们。为什么控制不了想要告诫教导孩子呢?因为我们常常不是出自孩子的需求,而只想达到自己的要求!

承认吧,当孩子想跟你沟通交谈时,你是不是也有过这样的回答?

当孩子跟你说:“妈妈,今天我在学校踢球比赛输了,好难受。”你是不是会说:“这没什么,比赛总有输有赢的。”

孩子说:“我实在太讨厌数学了,我学不会。”而你说:“数学也没那么难,上课认真听讲,下课了多问老师,总是学得来的。”

如果孩子不再征询我们的意见,也不再邀请我们参与讨论,那就表明他们不愿意同我们心心相印,开始对我们遮遮掩掩了。

经过大量建立在阅读、教导、咨询基础上的心理描摩之后,我们父母就变得“老练”了。只要听到孩子说了什么,我们就会施展手段,作出反应。还美其名曰“共情”,其实这就是反射性的“场面话”:

我知道你很不安;

我知道你现在很生气;

我只想让你知道此刻你非常愤怒;

你感到似乎没有人理解你;

我明白你今天感到孤单了;

我看得出你现在情绪不好,不想说话;

我知道你现在感到很沮丧;

我知道你现在多么不知所措;

我看得出你为明天的考试感到焦虑。

不知道你是不是会觉得,这些话乍一看似乎很懂孩子,很“共情”。但是充满了我们的自负,还带着我们的控制欲。我们貌似反映了孩子的感受和思想,却掺杂了我们自己的情绪,所以,想要真正的共情,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事实上,如果我们仔细体会上述话语就会发现,其中隐含着居高临下的评判意味。

设想一下,如果有人对我们说“我注意到你此刻很生气”,并且我们感到他的态度是居高临下的;那么我们多半会厌恶他们,因为他们带着优越感和压迫感。

我们甚至可能因此对他们发脾气。如果有人说“我看得出你很不安”或“我只想让你知道此刻你很愤怒”,我们的回应恐怕也会针锋相对:“该死的,你说对了,我就是这样!”

这跟孩子的反应是不是如出一辙?假如你对孩子说:“我知道你对学习很尽力了,但你就只能这样了吗?”孩子回敬的大概就是破罐破摔的一句话:“是的,我就这样了!”

真正的共情,是父母要让孩子获得自己的体验与彻底的接纳,并且不能让孩子感到父母居高临下或是对他们横加评判。我们在对孩子作出映射式的评论时,要注意自己的立场和对他们的影响。

我们有必要察觉一点:当孩子体验着自己的生活时,我们到底是同他们携手共进,还是不自觉地将自己同他们的经验割裂开来,继而妨碍他们切实地体验自己的生活?

当我们将自己与孩子放在同一个层面上,语言往往就变得毫无必要了,因为它只能隔离孩子同自身的情感联系。而我们需要做的只是调整好状态,贴近孩子。

要想做到与孩子心灵相伴,我们只需做一个见证人——见证孩子的种种经历,允许他们置身于自己的真实感受当中,而不必暗示他们摆脱眼前的状态。不必去揣摩孩子的心理,只要“放手”即可。“放手”加上“见证”,孩子就能够学会自我反省与观照,而无需依赖父母了。

其实,说到共情,不但对孩子是理解,是“我和你站在一起”的,对成人也是一样的。重要的是,我放下此刻自己的感受,去靠近,去聆听,去交融对方的感情。不带偏见,不带自己的执念,同欢喜,共悲伤。

你可能感兴趣的:(说“共情”没有用,也许你对它有误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