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歌

一天打开网易云,看见一个收藏老歌的歌单,名字我忘了。西城男孩的《My Love》也在里面。

第一次听这首歌是在初中,那天同桌把他的MP4借我听了一会儿,里面有这首歌。旋律很动听,给人的画面感很强,听着很舒服,看歌的制作风格并不像八九十年代的歌曲,跟那时候的流行歌并无大异。现在查了查这歌的确刚好是在2000年出的......

如今,这首歌被定义为了“经典老歌”。这首和我十一二岁时的记忆紧锁在一起的歌变成了老歌。我下意识算了算,离我第一次听这歌快十年了。从它刚刚推出那时候算起也是将近二十年。

上初高中那会儿,我无法理解为什么老爸老妈都那么喜欢听那些二十一世纪世纪之前的歌。爸的车里似乎永远播放着诸如香港四大天王或者谭咏麟之类的歌手的歌曲,除非我要求插上一张周董的CD......那些曲风听着就很有岁月感的歌我就是听不进去。我和爸妈的听歌风格隔着一条名为“2000年”的巨大鸿沟,张学友、陈百强、陈慧娴等人与周杰伦、许嵩、陈奕迅他们在两岸遥遥相望。若仔细比较,谁都能听出九十年代和一零年前后的流行歌曲的制作风格差别是比较大的,毕竟时间跨了近二十年。我那个时代的歌对我来说像奶茶,入口柔滑,更能贴近我的心。而老爸那个时代的歌像咖啡,细品的确香醇可口,但你知道小屁孩儿才没那个耐心,小舌头受不了那个苦味。说来我也想不明白,其实歌手们都在吟唱着相同的东西,为何老爸听不惯我听的,我听不惯老爸听的?

这首《My Love》的“老去”似乎给了我一点灵感。

用一把秤是量不出一根木棍有多长的。我用我这萌芽在自己这个年代的品味去思考爸妈他们对自己喜欢的音乐的热情,自然是方枘圆凿。他们在青涩之年对《水中花》的喜爱跟我在束发之年对《七里香》的感觉是一模一样的。随着时代变迁不断更新的流行乐为什么无法刷新他们的音乐爱好?一度纠结于这个问题,直到同样的问题隐约出现在我自己的身上,我才明白这是个有时候无法解释的事实。虽然我才不到二十,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还非常可观,可是在音乐这方面已经开始不知不觉挑起了刺儿。无数流行乐喷涌如泉,但如果同自己听歌的口味相去甚远,我已经没有热情去点下播放键。这个口味是何时如何形成的?不过是一个时期的流行乐文化的产物和一场青春的记忆罢了。也许人人兴趣不同,但无异都是这股文化的衍生物。也可能有的人口味非常广泛,所有新曲来者不拒,但这个时代留给他们的文化印记已是无法磨灭更无法被代替的了。老爸咋还恁喜欢听那些老掉牙的歌呢?我开始渐渐不好意思再这么问了。

两代人喜欢不同的音乐不是音乐本身的问题,只是因为不同的旋律各自在两代人最美的年华飘进了他们的耳朵走进了他们的心。我们听的歌对我们来说都是奶茶,对自己的孩子来说都是咖啡。它们也会和我们一起变老,如果硬要给他们下个时间上的定义。抛开时间这个计量维度,我们真挚喜爱过的歌对我们来说一直都是那个样子,不属于任何时代,而属于我们自己。所以当某天《告白气球》被小屁孩们叫做老掉牙的东西的时候,我们的感觉该会有多奇怪。我们都会哭会笑会感叹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老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