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笔画之十九描

尝试了一幅工笔画

  对于工笔画我一直以来都止于欣赏层面。自爸爸离开后,我在书画室里从画画转自习字,抄了一段时间的心经,老师叫我写幅字,大无畏地就照着老师的写起了灵飞经。

说来惭愧,都不知灵飞经是什么,原来是第一小楷。慢慢地买了字贴,看黄老师写了范字,感叹一下自己真是无知者无畏。

老师们的书画水平已到达一定的专家级别,对我们这些发烧友来说,这种技艺只能仰望,没想达到。老师都是心存良善之人,又鼓励又鞭策。我有些茫然,书画都爱,但又没有专心攻克的决心,就是感觉书画室里的朋友三观一致,学一点书画,再聊聊开心。昨天感觉写灵飞经没长进就转而来一幅工笔画。老师看一眼说,你先要知道十八描。马上百度,天!工笔果然讲究,我也实在才学浅薄,第一次听说十八描:

十八描,中国画技法名。古代人物衣服褶纹的各种描法。明代邹德中《绘事指蒙》载有"描法古今一十八等"。亦见于明代汪砢玉《珊瑚网》,其中钉头鼠尾作钉头鼠尾描,撅头丁作撅头描,其余同。清王瀛将其付诸图画,并注明每种描法的要点。现在 我们看见的总结十八描技法的图画即是出自他手。

一、高古游丝描:最古老的工笔线描之一,常见于顾恺之的画作。线条提按变化不大,细而均匀,多为圆转曲线。顿笔为小圆头状。

二、琴弦描:略比高古游丝描粗些,多为直线。有写意味道,线用颤笔中锋,线中有停停顿顿的变化,大多为直线的感觉。

三、铁线描:相比琴弦描又粗些,但用笔方硬,是最常见的描法之一。转折处方硬有力,直线硬折,似铁丝弄弯的形态。用笔中锋,顿笔也是圆头。

四、混描:基本上是一种写意画法。先用淡墨皴衣纹,墨未干时,间以浓墨,讲"浓破淡"的墨法变化。

五、曹衣描:即为曹衣出水描的简称。来自于西域的画家曹仲达,其画佛像衣纹下垂、繁密,贴身如出水状,故称"曹衣出水"。受印度犍陀罗艺术的影响,用笔细而下垂,成圆弧状,讲求线之间的疏密排列变化。

六、钉头鼠尾描:任伯年最常用的线描方法。叶顿头大,而顿时由于大的转笔,行笔方折多,转笔时线条加粗如同兰叶描,收笔尖而细。

七、橛头钉描:秃笔线描,是一种写意笔法,马远、夏圭多用之。顿头大而方,侧锋入笔,有"斧劈皴"之笔意。线条粗而有力。

八、马蝗描:马和之用之。近似兰叶描,顿头大,行笔曲折柔软,但很有力。

九、柳叶描:用笔两头细,中间行笔粗。十八描中无兰叶描。柳叶描和竹叶描类似,都是虚入虚出的笔法。吴道子用之。

十、 橄榄描:顿头大如同橄榄,元代颜辉等人多用,行笔稍细,但粗细变化亦大。

十一、枣核描:顿头如同枣核状,线条行笔中亦有枣核状的用笔变化。

十二、折芦描:用笔粗,而转折多为直角,折笔时顿头方而大,线多为直线,是一种写意画的线描方法。梁楷《六祖劈竹图》用之。

十三、竹叶描:与柳叶描类似,也是中间粗两头细。

十四、战笔水纹描:如山水画水纹之画法。表现薄而褶多的衣纹。明代唐寅作仕女图多用。

十五、减笔描:指的是马远、梁楷等作大写意用的笔法。用笔粗,一气呵成,一笔中有墨色变化。大多只画个外轮廓,用笔简练到极致。

十六、枯柴描:水墨画笔法。用笔粗,水分少,类似皴法。用笔往往逆锋横卧。

十七、蚯蚓描:粗细均匀,曲折多而柔软。用篆书笔法,圆转有力。

十八、行云流水描:表现软而弯转的衣纹。

上述各种描法,都是根据历代各派人物画的衣褶表现程式,按其笔迹形状而起的名称。《芥子园画谱》有示范稿本。

好吧,想想自己石头才画了几百块,芥子园一本都没搞完,当然不知十八描。

你可能要问了,题目写的十九描是什么?十九描是我大言不惭地汇报老师:我查到十八描了,但我的线是第十九种描法:某氏随手描。

说笑了!灵飞经难,工笔画也难!老师们不能对我要求太高呀!

你可能感兴趣的:(工笔画之十九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