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训练之人称变换出新意

图片发自App

    每到文章中要记叙时,我们便会对人称产生无穷无尽的想法。所谓人称,实质就是叙述的观察点和立足点,也就是文章叙述的视角。记叙的人称,包括第一人称(我、我们);第二人称(你、你们);第三人称(他、他们,她她们)。不同的人称,由于表达上各有优势,又各有局限,所以,应根据习作的主题和内容的需要,正确选用人称。

      第一人称,是作者把自己当作故事的见证人或主人公来进行写作,通过“我”或“我们”的所见所闻把故事传达给读者。写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一般都采用这种写法。如《走一步,再走一步》就是从“我”的角度叙述的;《行道树》就是从“我们”的角度来叙述的。有些文章中的第一人称就是作者,如日记、书信、游记、自传等,文中的“我”讲述的就是作者自身经历的事。郑振铎的《猫》中的“我”就是指作者自己。如《我的老师》记的是真人真事,通过第一人称的手法,很自然地流露出作者对蔡芸芝先生“慈爱”“公平”之心的敬仰。《故乡》是小说,文中的迅哥儿(“我”)有作者的影子,文章通过第一人称手法,通过“我”的所见所闻,深刻反映了旧中国农村的衰败和萧条,表达了自己对新生活的渴望。由于采用第一人称,给人的感觉是真实、亲切的,因而也为作者直接表达(或宣泄或流露)感情提供了方便。但它也有局限性,即所写的内容不能超过“我”耳闻目睹的范围,所以不便于广阔地反映现实生活。


图片发自App

    使用第一人称直接表达“我”的亲身经历及感受,便于抒情,具有真实可信、亲切感人的优点,但同时也会受时空的限制,而且所叙述的内容,必须是“我”“我们”活动范围之内耳闻目睹的人和事,否则,就有悖情理了。

      第三人称,作者自己不露面,站在作品中人物活动范围以外,用叙述他人事情的口吻(即称文章中的人物为“他/她”“他们/她们”或直接称呼人物的姓名),直接把事情变化和人物活动情况展现在读者面前,也就是作者用“他(们)怎样怎样”的口吻进行叙述。选用第三人称,可以不受时空的限制,可以无所不知,无所不能,可以自由灵活地反映客观内容,自由选择最有代表性、最有意义的事来写。可以写任何人的外貌,可以写任何人的心理活动,但它不如第一人称亲切。为了避免第三人称让读者产生距离感,有时可以适当地借文章中的人物,采用对话或独白的形式,让“他"讲述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或“他”的心理活动。这样,也能给读者一种真实、亲切的感觉。如《谁是最可爱的人》里防空洞中战士的对话,就很真实地展示了战士的内心世界,让人有亲切感。


图片发自App

      再如《谁是最可爱的人》采用第三人称写法,自由、灵活地选取三个典型事例来表现志愿军战士是最可爱的人。这三个事例从不同侧面集中表现了志愿军战士最本质的思想感情。“松骨峰战斗”——对敌人的恨,体现出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火中救小孩”——对朝鲜人民的爱,体现了国际主义精神;“防空洞谈话”——高尚的苦乐观,体现了爱国主义精神。三个典型事例,有集体的,有个人的,有战斗场面,有战地日常生活。正是由于采用第三人称写法,作者才能这样全方位地表现主题。

    第二人称,一般不能在整篇文章中运用,它常在第一人称或第三人称的文章中,根据表达的需要,在局部出现。第二人称“你”比第一、三人称“我”和“他”更容易把读者带进文章所描写的环境中去,读者一旦遇到作者用第二人称直接同他对话,在心理上就不会轻易把这样的句子放过去,总得多停留一下,体验思考一下。插入的第二人称,直接诉诸读者,就好比电影中的特写镜头,把读者同叙述者的距离突然拉近了。当银幕上的主人公的眼睛注视着你的时候,你是很难无动于衷的。你自然要同“他”或“她”在心灵上产生交流,这就是“你”的魔力。同一篇文章中,为了表达的需要,人称交替使用得恰当,也可以优势互补。《壶口瀑布》一课就尽显了这样人称转换的魅力。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写作训练之人称变换出新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