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其雄守其雌;将欲取天下而为之——《道德经》28-29

第二十八章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谿。为天下谿,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                            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                      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                          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不割。

这样又是老子一以贯之的二维辩证思想。主张人不可张扬,需得低调和谦虚,不锋芒毕露。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谿。”知道什么是刚强,却安于柔弱的地位,就像天下的溪流一样谦卑。后面每个对比概念皆是同义互现,最后的结论就是:大制不割,就是人人合于自然,合于道德的标准,以保持“道”的浑然天成,不可分割。“大制不割”就是“道法自然”。

河上公:

    雄以喻尊,雌以喻卑。人虽自知其尊显,当复守之以卑微,去雄之强梁,就雌之柔和,如是则天下归之,如水流入深谿也。人能谦下如深谿,则德常在,不复离于己。当复归志于婴儿,蠢然而无所知也。

    白以喻昭昭,黑以喻默默。人虽自知昭昭明白,当复守之以默默,如暗昧无所见,如是则可为天下法式,其德常在。人能为天下法式,则德常在于己,不复差忒。德不差忒,则长生久寿,归身于无穷极也。荣以喻尊贵,辱以喻污浊。人能知己之有荣贵,当复守之以污浊,如是则天下归之,如水流入深谷也。足,止也。人能为天下谷,则德乃常止于己。复当归身于质朴,不复为文饰。

    器,用也。万物之朴散则为器用也。若道散则为神明,流为日月,分为五行也。圣人升用则为百官之元长也。圣人用之则以大道制御天下,无所伤割,治身则以大道制御情欲,不害精神也。


第二十九章

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                          故物或行或随,或歔或吹,或强或羸,或挫或隳。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

这章第一句用白话说就是: 你越想得到什么你越得不到。因此要用“无为”之道,即恰当时候恰当为,不可强为,顺其自然,尽人力知天命,不可明知不可为之而强为之,那必将失败。要做到这个就得“去甚,去奢,去泰”,就是不要极端和强求。

河上公:

    欲为天下主也。欲以有为治民。我见其不得天道人心已明矣。天道恶烦浊,人心恶多欲。器,物也。人乃天下之神物也,神物好安静,不可以有为治。以有为治之,则败其质性。强执教之,则失其情实,生于诈伪也。

    上所行,下必随之也。歔,温也。吹,寒也。有所温必有所寒也。有所强大,必有所羸弱也。载,安也。隳,危也。有所安必有所危,明人君不可以有为治国与治身也。甚谓贪淫声色,奢谓服饰饮食,泰谓宫室台榭。去此三者,处中和,行无为,则天下自化。

你可能感兴趣的:(知其雄守其雌;将欲取天下而为之——《道德经》2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