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笔记术】第1课:让信息随处可得的电子笔记

第一部分:收集

1、印象笔记

大象是记忆的标志

印象笔记的Logo是一个大象的标志。按Evernote的CEO——PhilLibin先生的原话:在美国有一个说法,“An elephant never forgets.”(大象永远不会忘记事情),根据这个典故,使用大象的形象作为记忆的标志。而大象的“折耳”则让人联想到文档图标或是一本书的折叠页。

 信息架构

印象笔记里隐藏的7大功能,帮助你简化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

1.保存研究报告、写作思考和点滴灵感

印象笔记就是一个进行项目研究和写作的知识库,非常适合管理日常项目,让工作保持井井有条。 为每个项目创建一个笔记本,可以保存笔记,草稿和网页剪藏文章。

印象笔记可以同步所有设备,随时随地访问你的所有笔记和笔记本,而且在应用内就可以与他人轻松共享。印象笔记可以实现在一处剪藏网页文章和PDF文件等功能可以提供更佳体验,简而言之,省去跳转各个应用的麻烦,印象笔记可以在一处保存所有内容。

除文字笔记外,还可以将音频笔记保存到印象笔记。 在工作中,你可以在印象笔记移动客户端或桌面客户端使用录制音频的方式记录会议内容。

温馨提示:录音长短受限于单条笔记大小上限。免费帐户用户可以在每条笔记中录制25MB的录音,标准帐户用户可以在每条笔记中录制50MB的录音,高级帐户用户可以在每条笔记中录制200MB的录音。音频大小可能会因为录音内容或录音设备的不同而不同。

2.替代微信和Email

工作中的沟通协作十分重要,印象笔记中的工作群聊可以让你和你的同事实时开展协作,共享笔记和笔记本。点击侧边栏的工作群聊按钮,即可与同事围绕笔记实时开展讨论。

印象笔记的工作群聊功能与笔记和笔记本一样能够同步保存,可以在印象笔记网页版、桌面客户端和移动客户端访问所有聊天内容。

印象笔记的群聊功能并不能够完全替代 微信 和 Email 的所有功能,但在应用内进行实时沟通与分享确实可以为工作带来极大便利,省去不同应用间来回切换造成的麻烦,在一处就可以完成沟通、共享与协作。

3. 一键搞定PPT

印象笔记高级帐户可以在桌面客户端使用演示模式,一键点击,即可全屏演示笔记,笔记内容秒变PPT。

印象笔记支持多种文本格式,可以使用拖拽的方式,直接将图片添加到笔记中,让你的演示内容更加丰富。

演示过程中,也可以实时向演示文稿添加内容。

使用演示模式时,鼠标自动变成一个激光笔,轻松展示重点内容。 在分页设置中,使用分页线,即可将笔记分成一页页幻灯片,无需复杂排版。

4.笔记内容共同协作

在演示的过程中,所有人都可以使用印象笔记进行会议记录,所有参会者在一个笔记中进行协作,可以集思广益,收集所有人从会议中得到的议程要点以及感想评价等,汇集会议成果,让会议更高效。

如果指定一位参会者做会议笔记,那么就可以在会后将笔记内容分享给其他参会成员,无论哪种方式,印象笔记都可以轻松管理会议,保证所有团队成员洞悉最新动态。

5.扫描便利贴和名片

纸质名片不利于收集与管理,你可以使用印象笔记 Andriod 或 iOS 客户端 扫描名片并保存。

当你扫描名片时,印象笔记会自动提取联系人信息并将其作为联系人保存在印象笔记中。同时也可以设置印象笔记自动将该联系人保存到手机的联系人。

免费用户和付费用户都非常喜欢印象笔记对便利贴笔记的支持。拍摄便利贴照片时,印象笔记可以完全按照扫描格式保存便利贴的内容,在保存时也可以直接保存为便利贴,而不是另存为文档格式。

无论你选择何种方式进行保存,利用印象笔记强大的搜索功能,手写笔记都可以完全搜索到。

6.搜索保存的文件

印象笔记的搜索功能可以帮助你轻松找到所需内容。

印象笔记可以搜索保存的PDF文件的内容。 如果你使用印象笔记拍摄了包含文字的图片,则图片上的内容也完全可以搜索到。 再加上印象笔记独特的标签系统及在特定笔记本精准搜索的能力,会让你的的搜索更加容易。

7.标注PDF

印象笔记高级帐户还可以在桌面或移动客户端中标注PDF。 可以添加文字,图形和箭头,还可以突出显示文本。 这是一个非常实用的工具,可以在文档上提供反馈和编辑,而无需将其打印出来,或在另一个程序中打开PDF以对其进行标注。

2、为知笔记

1.1个人篇之知识系统

建立个人知识系统实际是建立信息收集、信息整理和分类、与自己已有知识联系、应用的习惯。

1.1.1信息收集

信息收集可以使我们随时随地将(潜在)有用的、感兴趣的东西汇集到一处。比如:灵感(无论是浏览网页时,还是吃饭、聊天、沉思,养成随时记录的习惯);碎片化信息(知乎、RSS、微信、微博、邮件、短信均可以一键转发到为知);写写画画的信息可以拍照保存到为知;

如果在走路或者时间紧急,也可以用为知录一段语音保存;

保存全文可以用网页插件。

1.1.2信息整理、分类和联系

收集完之后,需要将灵感碎片补完整,将有用的信息分类,无用的删除。建议每天将当天的收集的内容进行整理,固定时间,养成习惯。分类可以按照生活的维度(家庭、健康、工作、学习、社交、财富、心灵等)、可以按进行的项目、或者按照知识管理的流程INK/RNK来分。

注:对于个体来说,所有外在的书籍、资料、数据、信息、知识、抑或智慧都只是参考资料,只有通过“笔记/N”这一过程才能变为个人的知识/K

学习可以说就是将新知识与旧知识发生联系的过程,整理分类的目的就是如此。

1.1.3应用

将笔记内容用于解决生活或工作中的问题,也同时改进笔记内容。

1.2个人篇之行动系统

------------------------------------------

2.团队篇2.1文档共享使每个成员都能了解整个项目信息以及进展;

2.2经验沉淀、团队知识传承

将要做的事情流程化、规范化,大大提高工作效率;新人可以通过查看相应文档就能了解岗位职责和做事方法;

2.3建立学习型氛围

这是跟不同城市相同兴趣的小伙伴共建的群,彼此推荐书和分享心得。公司也可以形成这种氛围,鼓励分享各自擅长的知识。让个人学习变成团队学习,让个人认知盈余变为团队认知盈余。

2.4任务跟进

2.5周工作日志

2.6实时沟通互动、方便快捷协作

通过@ 、评论等实时沟通互动,直接编辑使得协作更方便快捷。

日记

其他小tips:

文件保存位置

菜单--选项--数据存储;更改到非C盘吧)

F11播放

F7、8翻页

ctrl+;显示系统时间

利用开源插件增强功能

可以下载思维导图插件;

不满足于自带的编辑器,可以下载百度编辑器插件,很强大

建立模板,提高效率

分享论坛里的wiz使用的26条Tips

个人觉得最实用的是第9条 和第14条.

经常来论坛,看到很多朋友的求助和询问都帮不上忙,很惭愧。下面把我搜集的一些wiz使用的小技巧和大家分享,多数来自魏老大,也有其他朋友的,没有注明来处,见谅。

1--alt+D,可以直接定位到搜索框

2--搜索的时候,打开文档自动定位到第一个高亮的关键字,按下F3可以定位到下一个关键字 

3--前进 后退

浏览状态下 退格键 , alt+向左 或者 右键菜单第一个就是后退

shift+退格,alt+向右 或者右键菜单 第二个,就是前进

4--用F7/F8可以直接查看上一篇/下一篇,这个是热键,不需要保持键盘焦点,随时可以用

5--可否直接根据超链接保存网页,而不必一定要将页面打开才能保存?

现在就可以的,保存对话框里面的 更多按钮,或者拖动链接直接到 浮动窗口

6--F7/F8 切换上一个 下一个文档 (重复 多看一次吧,编号不好改)

7--选中文字,右键有没有添加超链接呢?我没发现,请指点。

ctrl+k,可以添加超链接

8--工具栏 搜索框 输入内容 

shift+回车,调用google 搜索

ctrl+回车:作为网址打开 

直接回车是wiz搜索

--制作电脑内文件夹目录功能。--比如直接在某个盘复制某个文件夹(不是添加,直接 在该文件夹上复制),人家ONENOTE2010直接这样显示在文档里的

不错的吧。直接一点就开了。

ctrl+鼠标拖放到编辑区域即可生成这样的链接。

9--根文件夹图标位置,Wiz\files\icons。

有人嫌wiz图标不好看,可以这样改。把ico图标放进这个文件夹,然后右键点击文件夹选择属性,选择自己想要的图标,“确定”,ok了。

10-利用标签和wiz 助手的维基语法高亮功能

比如你建立一个“高二物理上”的标签,把相关笔记全部添加这个标签,你就可以在任意文档中输入“高二物理上”的字样,切换到阅读状态,可以看到“高二物理上”被高亮并添加了超链接的下划线,点击“高二物理上”,该标签下所有文档全部呈现在一个浮动小页中,可以很方便的打开。(下面有个更详细的)

11--wiz1.2导入2.0很简单 

1:把1.2的安装路径下面的my knowledge复制到 2.0的安装路径下 

2:把1.2的安装路径下面的wiz.ini 复制到 2.0安装路径下面

打开2.0即可

12--笔记间内部链接 --我有很多笔记,整理的时候我会新建一个笔记,然后创建其他笔记的链接到当前笔记中,把这篇笔记当作提纲或者索引。请问,这个功能什么时候会实现?

编辑的时候,直接拖动其他笔记标题到编辑区域

13--在正式的2.0里面,增加了一个参数: 

Wiz.exe /NoWizAccount 就可以不需要验证帐号使用Wiz了。

---在桌面快捷方式属性里面,增加这个参数就可以了。 

这个参数只是不强制检查帐号

如果你想自动打开某一个帐号,

可以这样: wiz.exe /databasepath=xxxxx /password=xxx

databasepath是完整的帐户路径名,

例如 d:\my documents\myknowledge\data\[email protected]

password可以是空的,如果没有启用帐户保护的话 

14--顺便分享一个我在 Wiz 1.0 时候用的添加内部链接法

除了可以用 Wiz 本身提供的插入超链接→点文档选项卡→找到你要链接到此的文档。

还有一个快捷方便的方法就是利用标签和wiz 助手的维基语法高亮功能,比如你建立一个“高二物理上”的标签,把相关笔记全部添加这个标签,你就可以在任意文档中输入“高二物理上”的字样,切换到阅读状态,可以看到“高二物理上”被高亮并添加了超链接的下划线,点击“高二物理上”,该标签下所有文档全部呈现在一个浮动小页中,可以很方便的打开。

这个方法可以非常方便的呈现相关参考,类似维基里的超链接,但是维基里的超链接,每次只能跳转到一个页面(例如 wiz 的超链接,就只会打开一个介绍 wiz 的页面,里面或者有 wiz 的相关参考资料,或者没有,但你必须先打开 wiz 的介绍页面才可以看到),而 wiz 可以让你一次就看到所有相关资料并方便的打开。

比如我学习 ahk 和 jsp ,遇到不熟的命令我就专门做成一个标签,比如一个“execCommand”的标签,既可以放“execCommand”的定义解释、官方帮助、自己和其他人的笔记,又可以放相关实例,论坛里的讨论帖子,理论联系实际,举一反三,wiz 帮你一步到位,再学不会就真的说不过去了。下次在其它例子中再看到这个命令,还不熟它的其他应用,点击它打开相关参考,即可方便的参考比较其它实例。

15--编辑快捷键 CTRL+E

16--把Google Reader 加星文章自动保存到Wiz里面 能否历史星号 

有一个其它的办法:

创建触发器的时候,可以使用添加特定的标签或者分类,然后批量将原来加星的,增加特定的标签,可以解决。

17--截图的时候,按下ctrl+鼠标选择,就可以直接复制到剪贴板里面

18--移动版本的wiz,不能安装模板--模板文件下载解压后,双击不能打开。应该是与相关程序没有关联。不知道哪个程序能打开它?========直接拖动下载的文件到 wiz主窗口标题

19--编辑的时候,就可以插入书签。

编辑工具拦选择完整模式

20--离线只能保存文字之类的....能不能设计从浏览器缓存里抽取. 

ie,firefox可以从浏览器缓存中获得。

其它的浏览器暂时不行

21--来自插件组-Albert

拖到笔记上是添加,如果需要链接本地文件,按下ctrl+拖拽

阅读模式下拖拽是直接添加到数据库在编辑模式下按下ctrl再拖拽或生成一个链接插入到笔记中,附件不会拷贝到数据库里边

编辑模式如果不按ctrl和阅读模式的拖拽是一样的结果

22--ctrl+alt+v

可以把剪贴板内容复制进去 

23--为什么有的分享要登录,有的不需要登录就能查看 

原创的需要登录,保存的网页不需要登录。

24--Tab上面点击右键,文档可以用新窗口打开。(丢掉了左边2栏,方便对已有文档进行编辑)

25--请问保存“正文自定义提取规则”的文件是什么?我需要把“正文自定义提取规则”的文件,复制到另一台电脑,请告 知!

我的文档\my knowledge\files 下面保存了规则文件。---wj2010

26--合并文档这里的分割线 能不能改成别的颜色或者式样?现在是黑色的

可以自己设置


或者有些显示模板自己就会设置

3、有道笔记

1、纷繁笔记轻松管理——分类整理笔记,高效管理个人知识,快速搜索,分类查找,安全备份云端笔记,存储永不丢失的珍贵资料。

2、文件同步自动完成——自动同步,无需拷贝下载:支持图片及文档类附件,无限增长的大存储空间,轻松实现多地点办公。

3、路上创意随手记录——随时随地记录一切趣事和想法:轻松与电脑双向同步,免去文件传输烦恼,对会议白板进行拍照,有道笔记将对照片进行智能优化,轻松保存会议结果。

4、精彩网页一键保存——一键保存网页中精彩图文,再也不会遗漏;云端存储,永久珍藏有价值的信息。

5、增量式同步技术——只同步每次修改的那部分内容,同步变得更快、更省流量。

6、手机端富文本编辑——在手机上也可以直接编辑含有丰富格式的笔记,提供一体化的跨终端编辑体验。

7、白板拍照智能优化——运用智能算法自动矫正歪斜的白板照片并去除冗余背景,一拍存档,您工作学习上的高效助手。

8、手写输入——用手指直接在屏幕上输入,保留手写原笔迹。

9、涂鸦——轻松、有趣的随手涂鸦,绘制您所想。

产品结构

相比竞品有道云笔记最大的特点是软件层级较浅,整体架构扁平化,体量较轻,用户上手相对容易,基本功能使用方便。

结构分析

在保持有道云笔记这个优势的前提下,着重考虑提升APP的用户体验,在不增加功能的前提下优化功能架构、交互和视觉呈现。

我们先从整体结构上对软件逻辑进行讨论,再从需求角度将笔记功能划分为“新建笔记”、“整理笔记”和“查找及修改笔记”三部分,每个功能下再从功能、交互和视觉三个方面谈谈使用体验。

有道云笔记的一级结构分为“云笔记”、“云协作”和“设置”三部分,看似已经是最简练的首层板块分类了,相比最大竞品印象笔记将“所有笔记”和“笔记本”分开,并在一级菜单加入“探索印象笔记”要简洁很多,并且有道云笔记将一级菜单作为固定栏显示在首页底部,也比印象笔记右滑拉出一级菜单要少一步交互,查找起笔记来会更快。

但也正因如此,底部固定栏应该是一个使用频率很高的入口,不是用户最常用的就应该是有道极希望推广的功能,“云笔记”和“云协助”显然符合,但“设置”放在这里就有些鸡肋,看下“设置”中都有些什么操作,

个人信息、切换账户、登出(与“云笔记”、“云协作”首页左上角个人头像图标的功能相同)

设置(密码、同步、默认字体、默认照片大小、协作提醒)

介绍、推广、反馈及调查

我们发现其中没有一项功能是笔记软件的日常核心功能,都是一次浏览或设置后就很少再会重读和修改的设置项,并且其中一部分功能和“云笔记”和“云协助”右上角的个人信息功能重复。

环顾其他各类常用APP,将基本设置放在个人信息页下面,已经是大家早已习惯的分类结构(微信、微博都是),有道完全可以采用相同的方式来符合用户预期。

如果这样合并,首页底部的一级菜单变成了只有“云笔记”和“云协作”,从交互和视觉上来看两个功能和图标并没有什么不好,但三个或四个同样也不会有什么问题,从安卓(MUI最多可以放5个)和iOS(最多可以放4个)底部的固定图标,和主流软件底部一级菜单栏的个数(微信4个、支付宝4个、大众点评4个,豆瓣5个),3-5个菜单项都在可接受的范围内,这和手机屏幕普遍的宽度,图标的大小辨识度,人对横向多个图标的识别速度、视觉上简单和繁复的体验都有关系。也就是说功能上有需要的话完全可以在有道云笔记的一级菜单上再增加一到三个选项。

有这个必要吗?

在不增加功能项的前提下,参照前面的软件功能结构图去除“设置”,我们从二级和三级菜单上细化功能项,软件二级菜单包含“最新(按时间排序的现有笔记列表)”、“全部(按文件夹分类的现有笔记列表)”、“新增笔记”、“云协作消息”、“群聊”、“私聊”功能。

在这一层我建议将云笔记的“最新”和“全部”拆分开来。

浏览或编辑既有笔记,从时间路径和从文件路径进入的比例都不小。前者是对近期创建或修改过的笔记进行追加编辑,后者是对已经完成整理,创建较早的笔记进行浏览或再次编辑,从需求比例上来说可能略有轻重差异,但就差异大小,在没有其他考量的前提下还不应该在优先级上差异化对待。

新增笔记功能可以留用当前的形式,作为一个悬浮按钮同时存在于“最新”和“全部”页签。

三级菜单主要是对笔记和协作群的浏览、整理及具体编辑,其中有一个功能比较特别,“任务”。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无论是分享、标签(其本质也是个分类方式)、拍照、录音、邀请成员、上传、排序都是和笔记或文件紧密相连的,是笔记的真实内容或是即时处理,只有“任务”功能是游离于笔记之外的,我们之所以会在笔记里建任务,是因为这个任务和笔记中的内容密切相关,希望可以同步显现,如果笔记中没有任务功能,我们或许只能去任务软件里设置一个任务,再加上一个批注“###请参见笔记###”。

复现下我们还在使用纸质笔记本的场景,当你接到一项任务是要在10天后对系统进行测试,为了在10天后还能记得这事儿,除了用记忆力外你或许会在这类笔记上画一个圈,或者是重新在笔记本的日历页对应的日期上再写一遍这个任务,便于之后对任务的整体的时间线上的把控。

再回过头来看有道云笔记,任务是被穿插在笔记正文里的,在笔记浏览页没有任务的标示,也就说无法直接分辨那些笔记含有任务,除非你纯靠记忆力记住那个笔记里有任务,否则已设置的任务除了在他忽然跳出来提醒你的那一刻,就已经被遗忘了,也很难再去删除和修改,并且就算你记得所有任务所在的笔记,再去查找的过程甚至比纸质笔记本还要复杂。

而任务和搜索、同步等功能,恰恰是智能化时代笔记软件区别于纸质笔记的核心功能,需要被重视。

所以我建议将“任务”功能拆分出来,作为一级菜单的选项。

如上所述,这样做的好处有,

统一从时间轴上管理和处理任务,满足用户的时间管理需求。

同时也解决了现有日历和任务类软件无法输入大段的复杂多媒体信息的问题,实现信息管理和时间管理的充分结合。

因此,建议一级菜单设置为“时间”、“文件夹”、“云协作”和“任务”。

新建笔记

1:待办事项的事项名、是否开启提醒、提醒时间、频率无法在一个页面完成设置,建议合并。

在输入待办事项名后,需要点击页面空白处才能出现进入开启提醒,设置提醒时间、频率页面的箭头(简直就像是一个隐藏功能,太丧心病狂了!),通常情况下,用户会尝试点击“完成”,但点击“完成”后会返回笔记编辑页面,重新进入才会出现进入开启提醒,设置提醒时间、频率页面的箭头。建议将待办事项的事项名、是否开启提醒、提醒时间、频率放在一个完成设置,避免过多的不明确的页面交互。另外,任务的显示效果在编辑页面经常会忽大忽小,相信是一个bug。

2:编辑待办事项并通过返回键退出时,会出现弹框“放弃对当前待办事项的编辑?“,选择“取消”OR“确定”。文案表述太过曲折,将原本是一个否定动作的“放弃保存”转换为了“确定”,肯定动作的“继续编辑”变成了“取消”,否定的否定大大增加了用户的思考成本。建议将弹出框改为“保存”(保存并退出)、“放弃”(放弃编辑并退出)和“取消”(取消退出继续编辑),表意直接且符合用户对动作和语义的理解。

3:笔记编辑界面,选择“手写输入”和“涂鸦”,单击线粗按钮选择不同线粗,当前的交互选择框是按固定时间收回,或者在固定时间之前再次单击线粗按钮收回选择框。第一种交互下,动作快的用户会嫌选择框显示时间过长影响视觉,动作慢的用户会嫌选择框显示时间过短无法完成选择,而再次点击收回的操作在快速的操作中显得繁复。建议更改为选择线粗后立即收回,或者点击其他操作时立即收回。交互紧凑,并且与实际工作流契合。

4:添加附件功能,无论进入到多深的菜单,无论通过屏幕上还是手机上的返回键,都会直接跳转到笔记编辑页面,只能通过“上一级”图标(非常不容易被理解为一个按键)返回,不符合用户对安卓系统的操作预期。

另外,添加附件的路径通常的安卓文件管理路径不同,会让用户摸不着头脑,不如调用系统自己的文件系统。

5:笔记内容类型的选择,有道陈列了“手写”、“图片”、“拍照”、“录音”、“任务(提醒)”、“涂画”、“视频”和“附件”,其中“涂画”、“视频”和“附件”因为列宽限制被隐藏在了“更多”里,需要多一次点击才能看到,“附件”功能可以添加本地所有的文件形式,包括图片和视频,和单独的这两项功能其实是有所重叠的。了解到现有的功能设置后,我们复现下现实中的工作流需求,可能是怎样的。

忽然有一段信息需要立即记录下来,害怕过一会儿会遗忘或者便于之后查找,这种情况多数会有文字,我想这也是有道云笔记进入编辑状态默认文字输入的原因。但只有文字,没有多种类型文件的混合,笔记软件存在的价值会大打折扣,无论是“记事本”、“相册”、”绘图本”和“日历”都能在单一形式上直接满足用户需求,那除了文字还有哪些记录形式需要快呢?

“拍照”(眼前的情景转瞬即逝)、“录音”(耳边的声音转瞬即逝)、“涂画”(脑中的图形化灵感转瞬即逝);剩下的“手写”(文字输入的一种变化形式)、“图片”(拍照的延后形式)、任务(延伸功能)、视频(无法直接在笔记内录制添加)和“附件”(无法直接在笔记内创建添加)。这样从需求出发,我们对笔记的编辑类型的结构就有了一个思路。

进入编辑界面时,默认为文字输入,下方类型选择列应该优先陈列“拍照”、“录音”和“涂画”, “手写”和“任务”可选择陈列,将“图片”、“视频”和“附件”合并为“插入”,因为它们本就是作为既有文件被插入笔记中,而不是即时记录下来的。

6:录音界面的“结束”键和录音播放界面的“完成”键都是灰色没有底纹的,容易让人觉得只是一个图标而不是按键。

7:在笔记编辑和浏览界面,标题和正文的字体字号都很接近,区别不明显,建议通过标题字体加粗,加粗分割线,增加底纹等方式突显。

整理笔记

1:同一份笔记同时想归到两个文件夹的情况大家工作中都有遇到过,比如一份文件即属于“项目A”也是“待提交文件”,这种基本的需求在有道云笔记中却无法实现,只提供了笔记移动功能,建议增加笔记复制选项。

相关的页面交互,建议将页面名称改为“选择位置”,最下端放置“移动”、“复制”、“新建文件夹”三个按钮。现在的“选择此处”按钮,表意不准,按钮的实际效果其实是将笔记移动到目前的文件夹位置,动作点是“移动”,而选择此处这个动作其实是在点击文件夹的过程中实现的。

在实现以上功能的前提下,“收藏”功能的设置就显得鸡肋,笔记类APP的文件夹本就是起到对信息分类存放的作用,“收藏”功能其实就是一个可以快速分类的文件夹,完全可以通过用户自行建立文件夹来实现,并且也保留了自由度。

2:机身上的“菜单键”没有和屏幕右上角的“菜单键”建立连动,操作会有所不便,毕竟机身底部的按键要比屏幕右上角的按键好按。

3:无论是在“最新”还是在“全部”目录里,有道都没有提供排序方式的选择,默认是都按照编辑的先后顺序排序,最近编辑过的会放在最前面。在不提供排序方式选择的前提下,“最新”页面按时间线陈列出所有笔记是符合用户预期的,毕竟最近新建或是修改过的笔记在短时间内浏览和修改的比例会远远大于陈旧的笔记。但在“全部”的文件夹排序中还使用这种方式就有些重复了,用户对时间线的需求多数只针对具体的笔记,而很少会包括整个文件夹里所有的笔记。通常用户在查找文件夹时都是知道自己要找的文件夹名字,建议按照字母排序并做一个区隔,或者在侧面做一个字母排序搜索条都是更好的选择。

4:“全部”页面中的“新建文件夹”按钮放在了屏幕最左侧,在手机屏幕日益增大的今天对于绝大多数习惯性右手持机的用户来说点击非常不便,连操作系统的开发商针对这种情况都开发出了页面拉拽悬停功能,APP就更应该考虑到这点,尽量减少在屏幕左上角的过多交互。建议交互见(查找及修改笔记-交互-1)。

5:在笔记浏览页面不直接显示所在文件夹的情况下,在“选择移动位置”页面,建议显示笔记当前所在的文件夹,让用户对笔记移动的整个路径有清楚的把握,避免用户对相关信息没有把握又要退出确认的情况。

当前必须通过点击右下角的“更多-详细信息”才能了解到笔记所属文件夹相关信息,交互太过复杂。其所包含的“文件夹”、“更新时间”、“创建时间”、“大小”信息,其中“更新时间”和“大小”在“最新”页面就有显示,相比文件大小“文件夹”信息或许更应该即时显示给用户。

6:已有笔记分为“最新”和“全部”两列,但这两个词表意都不够准确,“最新”易误以为只成列了最新的几条或者最近一段时间的笔记,“全部”易误以为列出了所有笔记,和实际显示都有所差异,建议按时间先后排列页更改为“时间”,按文件夹排列页改为“文件夹”。

查找及修改笔记

1:搜索功能不能实时的显示结果,对用户来说会增加交互步骤,并且也缺少直接删除搜索框输入的按键。

2:搜索范围同时包含了文件夹名、笔记名和笔记内文,前两个的搜索关键词还容易识别,但关键词在内文的笔记点开后,用户却无法定位关键词的位置,对于一些长篇的笔记来说,用户还要吃力的凭眼睛去查找,实在是太不智能了,建议在搜索结果页摘要处就给出关键处前后段落并高亮关键词,打开进入内文后直接定位并高亮关键词位置。

3:关于云笔记页面右上角的按键。下拉刷新现在已经成为移动端软件的标准功能项,单独的“刷新”按键完全没有必要再存在。同时,现有的搜索框,虽然是个“框”但点击后依然是展开一个新的搜索页面,并没有过渡的交互,与预期并不一致,与其如此,不如改为“搜索”按键替换当前“刷新”所在的位置。于此同步,在“全部”页面还可以把“新建文件夹”图标放到页面右上角,避免其在页面左上角不易按到的情况。

作为一名传统制造业行业从事需求工作的“老”人,有道云笔记的“老”用户,同时也是一名想转行互联网产品的“新”人。在长期的工作中选择使用有道云笔记,喜欢的是他核心功能的简洁,但以上提到的很多细节上的粗糙和混乱又常会在实际工作带来困恼。

4、手机自带备忘录

苹果、安卓手机自带的备忘录,缺点占手机的内存


收集信息的警告:只有影响你行动的信息,才可以是知识。你收集的是资料而以,当这些资料在运用的时候,就会变成知识,只有知识和经验才咱们追求的。改掉胡乱收集的毛病,只收集对自己有用的东西。

第二部分:收集的清理

1、把收集的笔记进行定期整理

2、把不需要的笔记进行归纳,总结


第三部分:收集后的使用

1、先收集,利用碎片化的时间来进行学习

2、快速搜索

3、控制收集,减少渠道,让自己能更快找到自己想要的。


注意:自己有使其中的笔记,可以选择一个自己经常使用的,不用更换,因为数据的转移非常大,也比较麻烦

你可能感兴趣的:(【高效笔记术】第1课:让信息随处可得的电子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