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音难觅

记得小时候读书老师跟我们讲高山流水的典故,说的是俞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子期死,伯牙摔琴以慰知音难觅的故事。今日翻看了冯梦龙的《警世通言》话本小说,看的第一卷故事就是俞伯牙摔琴谢知音,内容增添了不少,读起来也饶有趣味。

其首卷言:恩德相结者,谓之知己;腹心相照者,谓之知心;声气相求者,谓之知音,总来叫做相知,这大约是“冯氏知音论”。卷中所言,伯牙是晋朝的上大夫,而子期是集贤村的樵夫,伯牙一日于船抚琴,琴弦断,不料碰到子期隔江而听,伯牙请了子期上船,一开始或许伯牙并不认为子期懂他所弹之琴,不料村野樵夫的子期娓娓道来了学多学问,伯牙深感佩服便与之结为兄友,伯牙为兄,子期为弟,二人定了君子之约相邀明年在同一地方相会,却不料子期因旦采樵暮读书,心力耗费而死,伯牙正巧碰到钟父,得知原委,在子期墓前弹最后一曲,摔琴谢知音。后替子期为孝侍奉子期父母。

看了冯梦龙的高山流水,我觉得知音二字显得比泰山还重,甚至高洁无私。我们现代很多人汲汲人脉,希望对自己有用,却多是酒肉之友,真出了难,倒是没几人真心。不过话说回来,知己重在精,而非在量,所以我想一个人无论良恶均有愿倾心相待之人,哪怕一人也足矣,毕竟皇室薄情,也能出弱水三千 只取一瓢饮的奇人。

这个故事,其实还很有优秀的人会遇上优秀的人的道理。我想好的友谊都是势均力敌的,两个人在一起必定有投机的话才能友谊恒常,大约有亲圣贤,远小人的意思。

伯牙一定是很难过吧,高山流水心中常在,却再没有人能够如子期一样听出来了,心里有琴也是落寞吧,所以,当我们有了相知的人都应该彼此珍惜,综上便是我所理解的伯牙摔琴谢知音给我的意义。

你可能感兴趣的:(知音难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