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欧巴
天刚刚亮,惊恐未定的仆役便候在了徐时行的门前,等他揉着脑袋出来,就将昨晚的事悉数相告,还有些宿醉的徐时行闻言大惊,忙随仆役来到客房外,看到屋里床上凳上躺着的十余个女童,最后的酒量也消失无踪。
徐时行的第一反应就是报官,刚叫过仆役,就回过神来,他好歹管过生意,和各式人等打过交道,不是那些迂腐之辈可比,当下便叫仆役不可生张,自己往柴炅房间走去。
这时柴炅已经醒来,正在柴 富的陪同下换了衣服,在屋外活动着身子,一见徐时行过来,便收了动作,正身行礼道:“汝默兄。”
心慌意乱的徐时行哪还有心思行礼,微微拱手便急切的问道:“那些女童怎么回事?”
“你去看过那些女童了?”柴炅有些诧异,却瞥见后面畏畏缩缩跟着的徐家仆役,登时明白,转身吩咐柴富去将桌上银两取来,这才对徐时行道:“汝默兄,稍安勿躁,吾等先去叫醒元卿兄,一起去一个地方如何?”
徐时行先是犹豫,随后想到,这些时日吾与柴唐二人一路同行,他对两人心性多少有些了解,尤其那唐元卿豪爽慷概,大气磅礴,定不会害我。
又见到柴富从屋内走出,手上只有一个包裹,更是放下心来,对远远跟着的仆役挥挥手,一起去寻唐鹤征。
到了唐鹤征的房间,他刚好在唐建的搀扶下衣冠不整很不情愿的挪出房门,嘴里还骂骂咧咧道:“到底有甚么大事啊?少爷我还没睡醒,要是没大事,再回来收拾你!”
甫一抬头,却见柴徐二人就站在面前,忙推开唐建的搀扶,整理一下衣冠道:“汝默兄,生亮弟……”
略微寒暄几句,柴炅便提议去那里看看,唐鹤征无所谓,徐时行一念即断,几人出门没几步,那个徐家仆役带着几个人赶来焦急道:“少爷!”
徐时行不由有些踌躇,柴炅笑道:“你选个人跟着罢,人多了不好。”
徐想了想,叫那仆役跟着,把其他人赶了回去。
顺着小路进入山林,柴炅开始讲起了昨夜的经历,柴富和唐建不时在旁作证,很快到了山谷口,三个人你一言我一句说起在此杀了六个人的事情,剩下三人听得目瞪口呆,挪不开步子。过了半晌,唐鹤征才猛捶了唐建一下:“这么大的事情,你怎么不拉你家少爷参加?”
“就你我昨夜醉成那样,还想上阵杀敌?不被人杀就是好的了。”徐时行本是温文尔雅之人,此时终究有些酒意未醒。
又回头拱手问柴炅:“生亮贤弟此举可谓解民倒悬矣,只是不知吾那族亲尸首在何处?”
柴炅自是明白他仍有疑虑,没有答话,只是默默的回了一礼,然后一扬手,请徐唐二人走进山谷,又向柴富使了个眼色,柴富便拉着唐建显跑了过去,拨开掩盖的灌木,露出一个黑黑的山洞口。
待众人走近,这才先后弯腰钻了进去,不一会,山洞亮堂起来。
火把点亮,柴炅率先钻了进去,唐鹤征毫不犹豫的跟着进去,徐时行稍微犹豫,那个仆役咬牙先钻了进去,睁眼一看,登时吓得说不出话来。
徐时行弓腰看几人进去后,都站着不动,也钻了进去。甫一抬头。便看见地上整整齐齐的躺着七具尸体,顿时一惊,后退了两步,被仆役扶住,强做镇定道,“生,生亮兄,不是说六个人吗?”
柴炅不想言语,柴富在想怎么说,反是唐建得意洋洋的拎起那倭寇头颅,露出脖颈伤痕道:“我等正要收拾战场,这贼子骂骂咧咧的从洞口就想钻出来,说时迟那时快,柴少爷拿起一把钢刀就冲了上去,见那贼子要喊,便猛地将钢刀掷了过去,正插中这厮喉咙,当场毙命。
当时洞内还有很多倭寇,都想冲出来,柴少爷指挥我俩左右包抄,让我们虚张声势,就把倭寇吓得不敢出洞,最后逃跑了。”
“哈哈哈,生亮弟,真可谓孙文台当世也。”唐鹤征想到当时情形,不由大为感慨,上前紧紧抱住柴炅,柴炅拼命挣扎,两师兄弟扭作一团。
这时柴富反应过来,笑呵呵对徐时行道:“徐相公请往里走,昨夜我等冲进山洞,那些倭寇都已仓皇逃离,我们把里面都搜索了一遍,发现了很多东西……”
他一边说,一边取了个火把点燃,带着徐时行和他仆役顺着甬道走去,唐鹤征无意瞥见,也松开柴炅,一起跟了上来,一路上看到看到关押女童的痕迹,以及许多人住宿过的遗迹,以及那个隐秘码头,徐时行这才彻底解开疑惑,和唐鹤征一起破口大骂起倭寇来。
回到山洞大厅,唐鹤征嚷嚷着说要报官,让生亮弟“当世文台”大名响遍江南,徐时行也笑着应和。
柴炅摇摇头,说了柴富昨夜的意见,徐时行一听,不由细看起五个伯爷手下来,这一细看,他还真看出了端倪,板着脸站起来,沉声念到:“世家青田……”
唐鹤征还是懵憧不知何意,柴炅却明白了,这后世刘伯温的名气比徐达还高呢:“诚意伯后人的家丁?”
徐时行叹气道:“是啊,勋贵中出自青田的,就只有诚意伯刘家了。诚意伯家爵荣多舛,幸得恩赐,这才重获爵位,如今的诚意伯爵刘世延年未而立,便在振武营中坐营,本以为伯温公后继有人,不料竟做下这般勾当。”
唐鹤征闻言大怒:“这等人如此狼心狗肺,怎当得忠良之后,勋贵殿堂,吾等更该禀报官府,交由有司彻查!”直到柴炅对他怒目相视,他这才歇嘴,还依然有些不服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