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理都懂,为什么还是过不好这一生?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微一,允执厥中。-《尚书·虞书·大禹谟


之前有和朋友聊过一个话题,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就是,我可以很容易用西方视角去解读很多东西,但回到东方视角,尤其是中国文化时,我常常觉得心有余而力不足。

作为一个中国人,这有点讽刺......

如果有持续阅读我文章的读者朋友,应该有发现,从我开始写文章到现在,似乎没有用“中式文体”去写过,不是我不想,而是,我写不了,这对我来说太难了。

依然觉得,我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只是一点点皮毛,除了会说中国话,会写中国字,好像没有其它任何地方证明这应该是个中国人所具备的。

我相信,这绝对不是我一个人的感受。

比如说到我们的历史,有些朝代都是断片的,就连历史学家们都众说纷纭;比如说到诗词歌赋、说文解字,这些似乎都是天方夜谭。

我们的文化是断层的。

这是我第一次尝试用“中式文体”来写文章,希望能够在我有限的能力范围内阐释清楚一个观点,至少不要贻笑大方。

如题——道理都懂,为什么还是过不好这一生?标题很鸡汤,但这是一个现象,而且是客观存在的问题。

如今的互联网,让我们了解和获取信息变得非常方便,但也让人们养成一种碎片化的获取方式,比如,碎片化阅读。

碎片化的获取方式,会产生碎片化的习性,习性一旦养成,最后就会形成碎片化的思维习惯,这是非常可怕的。如果全民都呈现出这种状态时,会导致我们的理性思维能力和精神素质都下降。

这已经是一种存在已久的社会现象,就是大家所熟知的“快餐文化”。

快餐文化是人们生活节奏加快的产物,是人们对名利过多追逐的产物,是人们只求其名不求其实的表现。比喻追求速成、通俗、短期流行,不注重深厚积累和内在价值的文化思潮和文化现象。

这样的一个概念,最先是从国外引进而来的。外国人发明了快餐,快餐文化也最先兴起于国外。历史上第一家快餐店是麦当劳兄弟的麦当劳。

今天,我们用古文化视角来探讨一下这个话题。

01

书院文化

书院文化,起源于唐代,兴盛于宋代,在我国古代教育史中具有重要的教育地位。书院文化在教学方式上主要采用的是“讲会制”,是一种非常独特的教学方式,强调自由讲学,注重学术交流。

这非常像我们现在的学术会议,其实就是思想碰撞,辩论的非常激烈,但都是为了求真知。

我们来举个例子,感受一下古代文人的君子情怀。

南宋淳熙二年(1175年)六月,吕祖谦为了调和朱熹“理学”和陆九渊“心学”之间的理论分歧,使两人的哲学观点“会归于一”,于是出面邀请陆九龄、陆九渊兄弟前来与朱熹见面。六月初,陆氏兄弟应约来到鹅湖寺,双方就各自的哲学观点展开了激烈的辩论,这就是中国思想史上著名的“鹅湖之会”。

实质上是朱熹的客观唯心主义和陆九渊的主观唯心主义的一场争论。它是中国哲学史上一次堪称典范的学术讨论会,首开书院会讲之先河。

这次学术交流进行了三天,最终也没辩出个所以然,双方各持己见。

朱熹与陆九渊虽然学术主张不同,却彼此尊重,也互相往来。

鹅湖之会以后,朱陆又一次重要的会晤是南康之会。淳熙八年(1181年)二月,陆九渊访朱熹于南康,朱熹请陆九渊登白鹿洞书院讲习。陆九渊讲《论语》“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一章,听者都十分感动,至有泣下者,朱熹也当即离座向众人说:“熹当与诸生共守,以无忘陆先生之训。”并再三表示“熹在此不曾说到这里,负愧何言。”

朱熹请陆九渊把讲稿写下来,请人把讲义刻石并为其写了《跋》,此即著名的《白鹿洞书堂讲义》。

其实,中国古代书院和西方的大学一样都是主张研究式学习的。但是,进入工业社会后,我们的科技非常落后,西学东渐让我们有了强大的自卑感。我们在学习西方文明时,只学了人家的皮毛,没有学到精髓。可悲的是,这个过程中,我们还把自己的文化精髓弄丢了。

这就导致我们今天的教育走进一个死胡同,大家都疲惫不堪,疲惫是因为迷茫。到底用什么方式去教学?

02

知识分子

古代贵族的排序是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在孔子之前,是没有“士大夫”这个说法的。

什么是士大夫?

士大夫,古时指当官有职位的人,也指没有做官但有声望的读书人。

士大夫是战国出现的新概念。在此之前士都是排在大夫之后,战国典籍中表示等级序列仍用“大夫士”。《荀子·礼论》载:“大夫士有常宗。”《吕氏春秋·上农》载:“是故天子亲率诸侯耕帝籍田,大夫士皆有功业。

大夫士与士大夫表面上看只是前后颠倒了一下, 但实际上反映了一个重大变化:大夫士强调的是等级;士大夫强调的是阶层,它的特点是知识分子和官员的混合体。无论在春秋以前或战国,大夫都指有一定官职和爵位的人,社会地位比士高。

士大夫,用今天的话来说,其实就是社会中坚阶层——知识分子,最早能开拓精神世界的人。知识分子最大的标签,就是理性精神。

在古时候,“知识分子”不是指知识,不是“知道”的很多,这和我们今天所说的掌握多少知识不是一回事。

“知”是知识,“识”是实践、内观,内在的思想。“思”,心上之田也,是指内在的一个空间;外在空间,比如你住几百平方米的房子,和思想一点关系都没有。

03

说文解字

静坐,我相信现代人也非常熟悉,都市人对于静坐的理解很多都来自西方的Meditation(冥想)。其实静坐,在中国的儒释道文化里,都有体现,而且是非常重要的体现。

我们看到比较多的是禅宗的禅坐,道家的打坐,但儒家第一讲的静坐,比这两者更早,早在《尚书》里面就提到了。

人心惟危,道心惟,惟精微一,允执厥中。

这是静坐的最高境界,也是人生的最高境界。

这十六个字便是儒学乃至中国文化传统中著名的“十六字心传”。古文《尚书·大禹谟》中有记载,《荀子·解蔽篇》中也有类似的引注,称:“《道经》曰:‘人心之危,道心之微。’危微之几,惟明君子而后能知之。”

据传,这十六个字源于尧舜禹禅让的故事。当尧把帝位传给舜以及舜把帝位传给禹的时候,所托付的是天下与百姓的重任,是华夏文明的火种;而谆谆嘱咐代代相传的便是以“心”为主题的这十六个汉字。可见其中寓意深刻,意义非凡。

其涵义为:人心变化莫测,道心中正入微;惟精惟一是道心的心法,我们要真诚的保持惟精惟一之道,不改变、不变换自己的理想和目标,最后使人心与道心和合,执中而行。

我们用说文解字拆解一下。

,指环境。

,薇者隐行也,这里用的“行”,是知行合一的行,不是隐形的形。睁开眼睛是看不到的,需要打开心眼。用什么方式打开心眼?静坐。静者,审也,自审也,就是自省。儒家讲的审是向内的,指内视。

,精而不杂,纯而不杂,是对应“危”的。

,正而不离。永远清楚主线在哪里。

,允者信也,允者诚也。要达到“允”的境界,就是信诚,与天地大道合一。允,就是儒家讲的天人合一的境界。

,中正之道。

古人经常讲立志,师法先贤。曾国藩家训中讲,一定要少年立大志。

《陆九渊集》卷二十三《白鹿洞书院论语讲义》中说到:

人之所喻由其所习,所习由其所志。志乎义,则所习者必在于义,所习在义,斯喻于义矣。志乎利,则所习者必在于利,所习在利,斯喻于利矣。故学者之志不可不辨也。

志向,志是之和心的组合,指心之所之,心要去的那个地方,不是肉体的人要去的地方。

所以,志向不是一个简单的念头,它是打开精神空间的一种方式。志向与念头是完全不一样的东西,念头,可以理解成我们讲的三分钟热度,一瞬间会有十万八千念。

我们应该有发现一个现象,现在的年轻一代能力很强,视野非常广阔,格局也很大,但是,内心的精神世界是崩塌的。这是思维断层、价值断层、文化断层造成的后果。

04

知行合一

上篇文章《生命 | 之,拥抱不确定性》结尾时,我们提到了愉悦感,愉悦感就是精神世界被打开的那个状态。

有愉悦感的状态,就不会累了吗?当然会累啊,身体一定会累,但精神上不会。

工作中,我们都知道,要经常停下来复盘,复盘其实不是简单的归纳总结,而是要时刻检视有没有走偏方向,这可以帮助我们快速解决问题,这个过程中,会发现,有些问题根本不需要解决,因为这些问题不符合惟精微一的“精”和“一”。

有些书友看了这篇文章《不要让自己过的太舒服,因为很危险》后,说:“原来L小姐的休息就是换个脑子,换个工作继续工作。”

随做随休息。

是的,最好的休息状态不是躺在床上睡觉,什么都不干,而是选择一种自己舒服的方式放松。当然,这种什么都不干的状态也会有,一是,生病的时候;二是,无法思考的时候。

正常状态下,如果是因为忙碌导致的没有时间思考,对我来说,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我一定会停下来思考。

思考什么?

始终要能回答自己一个问题,那就是:你在做事,还是事在做你?

《为什么对什么事都没有兴趣》讲到,我们永不止息的造作。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一定要把时间和精力用在你认为重要的事情上。拿学习举例,我们会发现,很多人不停地在学一样新东西,但是到头来对自己没有起到任何帮助,时间却消耗掉了。为什么?因为自己不知道要什么,就是为了学而学,大家都在学,所以我也要学。

知行合一,在商业中是非常重要的。看似简单,却非常难做到。难做,不是说事情难做,而是不清楚做一件事情的原因和目标,那肯定就不知道如何做。

如果知道起点,也知道终点,唯一要做的就是知行合一。

用现代话说,就是先设定好目标,然后用倒推的方式去执行,最终实现自己的目标。

05

总结

今天贯穿全文的就是文章引言的那句话,而且我们文中也做了阐释,这是人生的最高境界。用这句话开篇,也用这句话结尾,再适合不过了。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微一,允执厥中。

-THE END-

你可能感兴趣的:(道理都懂,为什么还是过不好这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