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总是用有很有限的词语,来描述对一个事情的看法时,我很恐慌地发现,自己读了二十多年的书,再加上工作十来年,竟然表达不清楚自己的观点、看法。情绪有波动,很想跟别人分享,但自己却是很憋屈地发现,吱唔了半天,澎湃的心理活动,输出的只是苍白无力的胡言乱语。久而久之,就变得不爱说话,不轻易表达自己的观点,渐渐地变成了一个沉默寡言的人,自己也慢慢地被职场边缘化。
后来才发现,一切状况的源头,只因我已经很长时间没有静下心来,好好地读书了。长时间的没有输入,又何谈输出呢?自己这几年的时间也不知道花费到了哪里,浑浑噩噩地过着不咸不淡的日子,什么痕迹也没有留下。如果早就开始了读书计划,是不是会变得不一样,至少会比现在要自信些?
不过人生没有“如果”,不知道现在开始看书还来不来得及,但有句话不是说吗?“做这件事的最好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我的潜意识告诉自己,焦虑都快破壳而出,长得漫山遍野了,现在再不开始读书,之后的自己对自己行为的懊悔只会越来越深,影响会越来越严重。
鉴于对输入的方向还不是很明确,所以自己刚开始挑的书相对会杂一些,想先放大撒网的范围,再从中选一两个自己特别感兴趣的,接着重点突破一下。
一、《江城》[美] 彼得·海斯勒 / 2012 / 上海译文出版社
豆瓣评分:9.1
这是本世纪初出版的纪实性文学书,具体忘了是从哪里了解到书名和大致内容的了,但却能让我花了四天时间一口气读下来了。
这本书是一位生于美国、游历过半个地球的西方学者,于九十年代末来到中国西南乡村,担任大学英语老师两年时间里的所见所闻所感。这位西方学者的名字叫彼得•海斯勒(Peter Hessle),曾任《纽约客》驻北京记者,是《国家地理》杂志、《华尔街日报》和《纽约时报》等媒体的撰稿人,因出过几本关于中国的纪实文学书,曾被《华尔街日报》赞为关注现代中国的最具思想性的西方作家之一。
作者于1996年-1998年,以“和平队”志愿者的身份,来到当时还归属四川省的重庆市下属的一个贫困小城——涪陵,在涪陵师专担任了两年的英语老师。在书中,作者以他的视角,描述了在涪陵的生活情况,大到壮丽雄奇的山川河流,小至人们说话的表情、语言、动作,集中地反映了当地的景观、历史以及那里的人们。他作为一个纯粹的、土生土长的美国人,待涪陵的两年时间里,发生了很多在他的文化认知范畴里,让他匪夷所思、但又不得不接受的事情:无时无刻不在的“政治氛围”和“政治敏感”,酒桌文化推杯至腹看似亲密的距离感、既烦扰不堪又着迷不已的人际关系、……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以作者的视角下,带来了摩擦和矛盾。但作者很公正地透过这些摩擦和矛盾,看到了中国的独特魅力。这样的魅力不仅来自于迷人而秀丽的景观,更是来自满怀着生命的激情与希望的中国人。
作者把自己定位为“一个旁观者”,虽然在书前言部分的说明中强调了“这不是一本关于中国的书,它只涉及一小段特定的时期内中国的某个小地方,我的期望是捕捉住那时那地的精彩瞬间”,但仍能从字里行间,感受到作者在书中一种深层而美好的愿望:让美国、英国以及其他欧洲国家,读懂中国这个令人目眩神迷的国家。
二、《小说的骨架》[美] 凯蒂·维兰德 K. M. Weiland / 2018 / 后浪丨江西人民出版社
豆瓣评分:7.4
我发现我在选书上,总是很有运气的。这本书没有像其它技巧性书籍那样,普遍采取一个高高在上的视角,用教科书式的陈列方式,告诉读者“要做什么”“不要做什么”,甚至读下来对作者传递出来的“你必须听我的,不然肯定做不好”潜台词的反感。
很意外地,这本书的作者把自己放在了读者角度,以一个朋友的身份、用交流的方式来说明提纲的重要性、怎样才能写好提纲、写提纲的几个重要步骤是什么、以及如何审视自己在人物、情节等设定上的好坏。而且书里有一个最大的亮点,那就是每个章节的最后,作者放上了很多知名作者就“写提纲”话题看法的采访,同时通篇都以她自己创作的过程进行现身说法,更能让人接受书里提出的各种方法论,读完了下意识地想跟着作者在书里提到的步骤,进行提纲的创作。
最后,大概查了一下作者生平简介,总结来说,作者凯蒂维兰德(K. M. Weiland)是知名的美国畅销书女作家,曾获独立出版社图书奖和国家独立优秀奖。她“喜欢和小说人物聊天”,在她自己的博客上经常发一些文章,指导有志于创作的作家如何更好地进行创作。所以,想必正是常年与不同初创作家打交道,才让她的书与读者间没有了距离感。
三、《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英】罗伯特·戴博德 / 2020 / 天津人民出版社
豆瓣评分:8.5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这本书,是最近看到各大读书博主都在极力推荐,看着名字也很像童话,觉得应该是以讲故事的形式来介绍一些有关心理学的知识吧,应该也不会讲太深,适合我这样的小白,于是就买来看看。本来以为用类似童话故事的方式,是没办法系统地介绍清楚一门专业科学的知识点的。但是,事实证明是我估计错了。
这本小书出版的时间也算跨世纪了,1997年第一版在英国发行,至今已经被译成10种语言,成为英国畅销20多年的国民级心理咨询入门书。作者是一位英国资深心理咨询师罗伯特•戴博德。这是他为了给大众普及心理学知识所著的一本小读物。
书的故事性很强,各角色的设定也很有趣,而且最大的亮点在于,作者把有关心理学专业的、20多个生涩难懂的知识点,系统性地巧妙融入到了故事中,让读者能跟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潜移默化中接受和掌握了有着心理咨询的流程。人们在读完以后,不仅知道了“抑郁症”是一种什么样的心理疾病,不仅了解到了整个心理咨询的流程是怎样安排的,同时还能够教给读者如何进行自我重新审视和塑造。
在现实的世界里,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地会经历挫折,每个人都难免会有情绪低落的时候,我们要做的不是让自己沉浸在挫折和沮丧中,更不应该从此对生活失去信心,而是要想办法找到问题的源头,重新审视自我和人生,重拾重生的勇气与成长的力量,治愈自己。至于具体要如何做,那跟着《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吧。
四、《寂寞的游戏》袁哲生 / 2017 /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豆瓣评分:8.4
这是一本短篇小说集,作者是台湾作家袁哲生,成名于上世纪90年代。在他的名字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中时,他已经去世将近20年了。在百度百科词条里是这么介绍他的:“有着典型的水瓶座性格,怕冷场、爱开玩笑。在台湾文坛有“冷面笑匠”之称,得奖无数。”但就是这样一位爱开玩笑、才华横溢、被张大春誉为21世纪小说江山的两位作家之一的人,最后却选择在2004年,用自杀为自己的人生画下句号,让人唏嘘不已。
上个世纪末的台湾,在经过了70-80年代的黄金发展时期后,90年年代初经济发展达到了顶盛。但受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影响后,经济发展有所倒退,之后便停滞了。而袁哲生人生最辉煌的阶段,便经历了台湾经济由盛转衰、人们的生活由安逸转向动荡的大转折时期。就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短篇小说《寂寞的游戏》于1999年出版了。我们很容易就能从书中的文字,读出作者的无处不在的孤独感,以及淡淡的、追逐死亡的意味。不得不说,社会的巨变给作者带来的影响是直击心灵的。
书中收集的7篇故事,由孩童时的捉迷藏开启,以一位离异、不得志的父亲自杀而结束,感觉就像是作者在写自己的故事一样。每个故事都展现出了人性深处的巨大冲突性,每个人心里就像活着两个性格完全相反的人,一方面对于现状保持着敏感、警惕和不安,一方面却又展现出自信和理智。在人物的一次次“内心剖白”中,让人读到了生活抑郁而沉重、读到了人物内心的敏感和脆弱。印象最深的是那段改写的司马光的故事:“司马光在一众小朋友中举起石头砸开水缸,顺着水流冲出来的、浑身赤裸满脸泥污秽的小男孩狼狈地从地上爬起来时,竟然是司马光自己。”
通过书中几篇小说安静而流畅的文风,可以感受得到袁哲生是一个活得很通透的人。不过,也许也正是因为他的“通透”,在看到了生活众多的“真相”之后,相对活得比常人要更累、更煎熬吧。
五、《中国历代政治得失》钱穆 / 2012 / 九州出版社
豆瓣评分:9.3
钱穆,中国近代著名的历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国学大师。他的名字如雷贯耳,名扬海内外,说他影响了百年内几代人的思想,是真的一点不夸张。中国学术界尊之为“一代宗师”,专著多达80种以上,有很多是带着很强专业性、学术性的系统理论研究,但这本却不太一样。我个人觉得如果要开始读钱大师的书,这本《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应该是不错的第一选择。
这本《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跟其他很多书一样,是钱穆大师大学授课讲义整理而成的,每章的篇幅短小精悍,内容编排十分系统,但又通俗易懂。书中主要分别就中国汉、唐、宋、明、清五代的政府组织、百官职权、考试监察、财经赋税、兵役义务等种种政治制度作了提要勾玄的概观与比照,叙述因革演变,指陈利害得失。钱穆大师在书中,表现出很强的纠正近现代国人对传统文化和精神误解的动机,想通过教授历史的同时,实现用正确的思想教育和影响新生代,可见其对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之用心良苦。
因为是讲义,所以在内容上,可以看出钱穆有意地安排很多知识点仅仅只是点到为止,其实也是为了让听课的同学课后养成课后自学的习惯,通过自己查资料补全知识点的具体内容。从这点上看,尽管没机会听到他的课了,但有这样一位博学又善于引导学生的良师,是一辈子的幸运,受益终身。
六、《回归故里》[法]迪迪埃·埃里蓬 / 2020 / 上海文化出版社
豆瓣评分:8.8
《回归故里》的作者迪迪埃•埃里蓬是法国哲学家、社会学家和思想史家,他以自己“少小离里老大回”的经历,结合社会学的理论,从情感角度、哲学角度、社会阶级角度等方面,进行了深刻地自我剖析,并探讨了法国底层民众思想特性与变化,以及阶级之间的差异对不同人的影响,进一步反思了教育在塑造人的性格、思想与命运扮演的角色。
书中的作者经历,就是千万个离家去到大城市谋求发展的年轻人的缩影。从情感上来理解“回归故里”,那就是家乡的好,其实是“出走半生”才会悟到的人生体验。年少的时候,心里装着星辰大海,总觉得家乡的山挡住了我们看向远处的视线,只有翻过了远处的山,才是世界的尽头。怀揣着梦想与拼劲来到了大城市拼搏多年后,在回想起初心时,心里总是会有一个角落是空的。而这个空角落,原先就是装着家乡的人与情的地方。
不过作者没有停留在情感的表面,他更进一步地由家乡及周边地区前后的变化情况,由活在阶级中下层平民阶层的生活与权力的表现,由父辈们的教育经历与自己的教育经历,冷静地看到社会权力在塑造底层民众时所扮演的角色真相。作者在书中提到,少年时的自己,对于自己当时所处的环境、所交往的人曾经是那么地厌恶,于是才想到通过教育实现逃离的计划。但在中年后重新审视家乡的人和事时,从喜欢同性的倾向中,挖掘出社会阶级在固化人们见识与成长的深层逻辑,他重新理解了“故里”对于一个“社会人”的意义所在。
书中提到在城市发展进程中,一些令人反思现象同样能够让人生共鸣:区域的被边缘化、女性在男权社会的地位问题、主流文化中独立存在的“亚文化”问题、底层民众渴望得到社会权力的集体意识倾向问题等等。总之,这是一部由内在心灵之旅开启的、反映法国社会阶级、权力、教育等一系列主题的思想小书。
不过,对于这本书,我唯一想吐槽就是翻译问题,感觉翻得太生涩了,保留了很多外文里常见的长句特点,像中心语前冗长的定语修饰,还有大量的大段分句等这些,并没有按中文习惯进行断句,让人理解上特别吃力,不知道还会不会有改进后的再版?
七、《情节!情节!——通过人物、悬念与冲突赋予故事生命力 》诺亚·卢克曼(Noah Lukeman) / 2012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豆瓣评分:7.7
这是一本提供小说写作技巧,并且能够激发创作思路的书。
我们在看小说的时候,很容易被小说情节所吸引,从而激发我们看下去的欲望。但本书的作者诺亚卢克曼,却用其十分专业的图书制作人身份告诉我们,与其说是情节吸引了我们,不如说是成功的人物塑造吸引了我们,因为情节的发展,是根据人物的性格发展来推动的。一部优秀的小说,人物的成功塑造才是最核心的工作。
如何正确地给笔下的人物注入生命力?如何让个性鲜明的人物影响情节发展?如何围绕着主要人物特征为基础构思出整个故事,包括经历、悬念、冲突等?一部好的小说,在人物主角与配角安排、制造悬念方法、安排各种冲突为圆满解决铺平道路等方面的处理,都有哪些技巧可以进行参考与学习?……可以说,这本书就像“教你小说创作”的入门教程一样,手把手地教你如何通过成功塑造人物,推动情节发展,创作出令读者、令市场满意的作品。
“本书的出发点是说明事情不是这样。没有正确的执行,一个伟大的创意会四分五裂,而如果以正确的方式展开,一个看似平庸的故事也能够奇迹般地获得生命力。”若是想打开小说写作的创作思路,相信看过这本书后,一定能激发出源源不断的思路,运用书中提供的各种处理技巧,迈开小说创作的第一步。
八、《罗生门》[日] 芥川龙之介 / 2019 /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豆瓣评分:8.8
这本是日本知名作家芥川龙之介的短篇小说集,里面收集了分别能够代表他在初期、中期及晚期创作水平的作品,像初期的《鼻子》《罗生门》,中期的《地狱变》,晚期的《河童》《点鬼簿》等,而且这个版本的亮点在于,将鲁迅翻译的《鼻子》和《罗生门》收集进来,让看的人能够了解到五四运动时期,中国当时的名家翻译方式。
关于作者,他是家喻户晓的日本近代文学鬼才,并且我们熟知的日本电影导演黑泽明奥斯卡获奖之作《罗生门》,其讲述的故事就来于芥川龙之介的小说,不过电影里的故事是将小说《罗生门》与《竹林中》进行了结合。
芥川龙之介擅长运用讲故事的手段。来对现实进行揭露与讽刺,尽管很多的故事其实源于大家口口相传,相对熟悉,但经过他娴熟的文笔描述,把现实中人性的悲哀、生活的惨淡、社会的黑暗等当时的社会生活现状,体现得淋漓尽致。
书中收集的故事,印象比较深的有几个:
《竹林中》必在其中,这篇故事的描述手法,是通过一桩凶杀案引出几位目击证人,他们每个人给出的证词都是站在自己的角度提供的线索,把所有的证词合起来,很多都是自相矛盾的,从而让真相更为扑朔迷离。叙述结构上在当时来说无疑是新颖的。
而《鼻子》的故事,用一位天生面相异于常的人禅智内供,在遭受世人嘲笑与自我怀疑的双重压力下,想尽各种办法,想把鼻子纠正到正常的形态中。但是当鼻子被纠正过来后,内供却发现,相对于后来人们对他正常鼻子的态度更让他无法忍受。最后无比庆幸自己的鼻子终于还是恢复原来的状态了。
《阿律和孩子们》这篇结构与文笔很难让人忘记。主人公阿律是一位身患重疾、命在旦夕的母亲,在一个家庭构成相对复杂的五口之家里——阿律与丈夫各自与前任生的女儿与儿子,以及他俩共同生的小儿子。作者围绕着阿律生病的几天时间里,丈夫、家里三个孩子、前妻娘家婶婶、数位店员、女佣人、误诊医生等人,用凝练的笔墨,在人物间短短的几句对话中,便把涉及到的人物心理活动及性格特点,都体现出来了。
到了晚期作品《河童》,可以感受到作者投射到作品中的社会观察更深刻了。如果说初期与中期的作品,每篇其实也就集中反映了社会的某些方面现实问题,或是某个人生思考。而《河童》则像百科全书一样,囊括了作者对社会、对人生各方面的深入观察和揭示,从政治、法律、文艺、哲学、宗教以及风俗习惯等等,通过虚构一个色调相对灰暗的河童世界,反映出作者对当时社会资本剥削、法律黑暗、文化艺术被压制、底层人受虐待等现象的批判。据说,芥川在完成这部小说之后,没多久便因服用过量安眠药而去世了。
芥川龙之介这样评价自己:“我在气质上是一个浪漫主义者,在人生观上是一个现实主义者,在政治上是一个共产主义者。”这三方面特征在他的个性中交织成矛盾,体现在他的文学作品中,成就了日本近代文坛“鬼才”的独特风采。可以说日本近代文学,芥川龙之介是无法被绕过的丰碑式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