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剧人物范爱农

  《范爱农》鲁迅于1926年所写的一篇回忆性散文,作者通过追叙自己在日本留学时和回国后与范爱农接触的几个生活片段,描述范爱农的悲剧遭遇,既揭露了封建社会对正直爱国的知识分子的摧残,又对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对辛亥革命前后的社会病态,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

    范爱农是鲁迅同乡,在日本留学时与鲁迅认识。后因交不起学费,辍学回国。回故乡绍兴后,受旧一代人们的轻蔑、排斥与迫害,几乎无地自容。民国初年,鲁迅做绍兴的浙江山会初级师范学堂校长时,请他当监学。鲁迅辞职后,他被后来的校长辞退,失业后陷于穷困之中。一次跟朋友去看戏,坐船回来,在大风雨中不幸落水致命。他是浮水的能手,所以鲁迅一直怀疑他是投水自杀的。范爱农的一生正代表着那时正直的知识分子的际遇和境况。所以鲁迅以深沉的同情作诗悼念他。

   文章一开头,作者就用平凡又朴素的语言,记叙了他曾经在茶馆认识范爱农的事。先抒发自己对他的憎恶,为后文写对他的亲切友善作铺垫。欲扬先抑的写作手法十分到位,朴素却又不失精练的语言,为我们展现了鲁迅先生对死难者的同学们的一种同情,一种责任感。  文中谈到,开始时,两人并非朋友,甚至几次争论过。但作者回国后,两人再次相遇,就由“敌”转友了。从此以后,他们几乎成了挚友。接着,又是一次偶然的机会,使他们成了同事。但“天下无不散之宴席”,作者与范爱农因工作的原因分别了。最后,范爱农生活越来越拮据。一天晚上,在醉酒之后,范爱农失足溺死于河中。

   作者怀着深挚的感情,追忆和塑造了在辛亥革命时期这一典型环境中,富有理想、正直狷傲又落落寡合的友人范爱农这一人物形象。通过范爱农在辛亥革命前后的遭遇,抨击了当时封建势力对正直知识分子的摧残,表达了对辛亥革命失败的悲愤。

      这篇散文和《朝花夕拾》中的其它作品一样充分体现鲁迅散文的艺术特点。

   1.运用白描,以形传神。文中精炼地刻划了范爱农的形象:“一个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他眼睛还是那样,然而奇怪,只这几年,头上却有了白发”、“他穿着很旧的布马褂,破布鞋,显得很寒素”,这不仅突现了他以白眼为主的形体特征,而且说明他身处逆境,而不随波逐流的性格特点。他常常“瞪着多白的眼”,这简短的几个字就表现了范爱农傲岸不屈的个性和极强的自尊心,同时也显示了他的耿直和豪爽。

  2.简略、朴实、巧妙的对话。文中所引范爱农的一些言论,处处表现出他的个性特征。“杀的杀掉了,死的死掉了,还发什么屁电报呢”,这表现了他愤慨已极而不知所措的书生意气;“你还不知道?我一向就讨厌你的——不但我,我们”,这表现了他肝胆相照,真诚直率的爽快性格。“今天不喝酒了。我要去看看光复的绍兴。我们同去”,这简捷朴实的话语表现了他对革命的满腔热情。“这里又是那样,住不得。你快去罢……”这是对前途命运的担心,对友人的关怀,三言两语,更见友情真诚。“也许明天就收到一个电报,拆开来一看,是鲁迅来叫我的”,平淡中,包含身处逆境的范爱农对新生活的期待和对友人的信赖。具有震撼人心扉的力量。

  3.运用衬托、对比,显示强烈的爱憎。以“衙门里的人物……不上十天也大概换上皮袍子了,天气还并不冷” 和范爱农的 “很旧的布马褂,破布鞋,显得很寒素”相对比,产生鲜明效果。用办报少年的激烈行径和范爱农的“实在勤快得可以”衬托出他为革命为教育事业的勤勤恳恳。这些细节的描写,使这个正直被摧残的知识分子的形象跃然纸上。正是这样,才使读者产生对这个不屈于复辟派的压力而饱尝人间苦味的范爱农的同情;对 “衙门里的人物” 和办报少年的憎恶。

    这篇作品写人记事朴实平易,贯注了作者感人至深的伤痛之情;感情跌宕起伏,渗透字里行间,道出了“我”对友人的眷眷之情,道出了对封建复辟势力的切齿之恨。

    性格决定命运,范爱农倔强耿直,不随波逐流,不趋炎附势的性格特点导致了他的悲剧命运,一位觉醒的知识分子,是无法在黑暗社会立足的,他的内心是痛苦、悲凉的。鲁迅文中用了很多笔墨写光复后绍兴的现实,其实就揭示了造成他的朋友悲剧命运的原因。

   全文在回忆亡友短暂人生的同时,充分表达出了对封建复辟势力切齿痛恨之情。一个普通的进步知识分子的悲剧命运,其实也是时代的悲剧,这里,鲁迅的思想可见一斑,救国救民之路任重而道远。

你可能感兴趣的:(悲剧人物范爱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