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看了朱自清的《匆匆》,写得太美了,都是在写时间,但是他的文字从小见大。每个小景物、小场景,在他笔下,却组成了一篇优美的文章。
今早不用学车,自由安排,那就读一下朱自清的文章吧。
1.《荷塘月色》
“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另一世界里。”
大学时候,有一天情绪低落,灰暗的天空,厚实的乌云,告示着马上会有暴雨。但我依然自顾自地跑出去,不带手机不带伞。当终于下起滂沱大雨时,我在马路边的人行道上跳跃、奔跑。天很暗,雨很大,周围都是灰蒙蒙的雨雾,地上积水很快淹没到脚背。我用力地踱脚,皱着眉毛挤着眼睛看它水花四溅,我张开双臂狂奔,吆喝,大叫。我在自己的世界里,只有我头顶的天,地上的水,这一片都是我的。
“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以不理。这是独处的妙处。”
独处的我是最放松的,内心平静,没有担忧没有打扰。我一直以为,我是内心敏感,不愿与别人多接触,害怕别人的评价。在意他人意见的同时,还告诉自己,不要太在意别人的评价,不要玻璃心。但是看了朱的文字,我才知道,我的独处,只是我想追求,可以不理一定要说的话,可以不理一定要管控好的表情,没有别人带来的干扰。什么都不理会,只做自己想做的,只笑自己想笑的,没有打扰,不用解释。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由香气到歌声,由嗅觉到听觉。应该是通感的手法吧。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
平常见写月光,较多用照字、洒字。但是朱却用这个泻字,很特别,写出了月光的流动感。
2.《说梦》
“最难堪的是每早将醒未醒之际,残梦依人,腻腻不去;忽然双眼一睁,如坠深谷,万象寂然——只有一角日光在墙上痴痴地等着!”
之前写过的《精神熵》里面提到,眼睛一睁,内心和精神的挣扎就要开始。朱这里用的如坠深谷,我是感受没这般强烈,但是这一角日光在墙上痴痴地等着,仿佛就督促着你起床,起身又投入到一天的繁琐中。
有一段时间,我每晚做梦,早上起床都清楚的记得。当时没能记录下来,因为梦境里场景不存在逻辑关系,写不出来。我当时还怀疑自己是不是睡眠不好,不是有失眠多梦说法吗?那我多梦,是不是说明睡不好?现在在朱的文字下,“若能夜夜有这样清楚的梦,则过了一日,足抵两日,过了五十岁,足抵一百岁。”哈哈哈,我是不能了,最近这几天都昏睡,早上起来都记不清梦境。人的状态还真是一阵一阵的,如市场经济波动曲线图。
3.《哪里走》
“鲁迅先生说得好:中国现在是一个进向大时代的时代。无论你是怎样的小人物,这时代如闪电般,或如游丝般,总不时地让你瞥一下。”
我们现处的时代,是“内卷”的时代。无论是工作,还是学习。之前有听过一种说法,现在社会发展太快了,我们都跟不上。我想说,现在各行各业对人的要求越来越高,这个高要求,就需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于外在的学习和工作,那留给自己闲想的时间远远不够。春秋时期,文艺复兴时期,希腊文明时期,思想上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都是交流、探讨、辩论出来的。当时的人们不需要追求太多物质,所以有很多时间就给思想。反观我们现在的处境呢?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模样,谁都逃不掉。
“立志究竟重在将来,高远些,空泛些,是无妨的。现在我说选路,却是选定了就要举步的。”
杨绛先生说:我们最大的问题就是想得太多书读得太少。很多问题,前人的经验会在书上纰漏。书中自有黄金屋,还是需要多翻翻。
4.《时代与我》
当时作者处的时代,是资产阶级、无产阶级存在斗争的时代。作者说自己是小资产阶级,没有扶过犁、拿过锄头,没有曝过毒日、淋过暴雨,没有锯过木头、打过铁。社会发展,总有不同阶级、不同环境、不同岗位的人,彼此的思想不同、能力不同、选择不同,这才算完整吧,花园里不能只开一种花,树林里不能只长一种树,餐桌上不能只吃一道菜,要不然,更物种侵略有啥区别?
5.《背影》《儿女》
两篇文章,一篇写父亲,一篇写到孩子。突然想到,人的轨迹殊途同归。大部分人,都是从小孩做起,渐渐长到二三十岁,结婚生子,等孩子长大后成家立业,我们也长成了爷爷奶奶。如果没啥意外,这应该就是大部分人的人生脚本了吧。朱是十九岁结婚,二十一岁有了一孩,二十三岁有了二孩。总共5个孩子,家里吃饭很是热闹,你吵我嚷,你争我抢。孩子,是个又爱又恨的存在。如果说工作是修行,带小孩也是另外一种修行吧。耐心在哭闹小孩的面前,终究是烟消云散的事情。目前,我还没有养小孩的苦与乐,不知以后。
6.《给亡妇》
这是朱写给亡妻的文章。文章里面在感念妻子在世时为家庭、孩子、丈夫的操劳。洗衣、做饭、带娃、养育父母,自己生病了还不敢告诉丈夫,因为朱怕听人生病,哪怕自己连着发烧几天,听到朱回家的脚步声也立刻从躺着的床上起来。医生检查,肺部烂了个大窟窿,回老家静养,还放不下孩子、惦记着丈夫。那时候女人的一生,都奉献给了丈夫、孩子、家庭吧。现代的女性,更经济独立、精神独立,对实现自我价值的观点和方式也更多样化。时代,给人的选择和机遇不一致,无论是哪种选择,都会有时代的烙印。
7.《春》
初中学过这篇文章,现在读来觉得是一篇很简单的文章。写小草,嫩嫩的绿绿的,写梨花桃花,都开满了赶着趟儿似的。写春风,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写细雨,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像小姑娘,像健硕的青年。
一直以来我认为,文章里面不能太多“了”字。但是这篇《春》倒打破了我的印象。“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天上风筝渐渐多了,地上孩子也多了。”“一个个都出来了。”我不知,作者是否有意而为之,但是我认为,有时候,一篇文章,也不一定非要咬文嚼字吧。耳目一新的表达固然加分,但无须因用字的简单停下输出的笔画。
8.《浆声灯里的秦淮河》
朱和友平伯一起游秦淮河,在面对是否点歌妓听曲时,朱因为道德律的问题,拒绝了。整个游河,拒绝了三次。但是朱的内心是想着可以听曲的,但碍于道德律的管制,不敢点,并且有丰富的内心活动。结束后,内心又怅然若失,不安的心里装满懊悔和怅惘。
在生活中,这种碍于某种思虑不敢做自己想做的事,然后内心充满懊悔之事,常有之。同样的事,不同的人思虑的繁复程度不一样,人的思想压力便大不相同。所以,人类的情感,还是想通的多吧。
“那晚月儿瘦削了两三分。她才晚妆罢,盈盈地上了柳梢头。天是蓝得可爱,仿佛一汪水似的,月儿便更出落得精神了。”
瘦削的月色,爬上柳梢头,画面感十足。
8.《论青年》
青年是反抗的一代,跟自己的父辈反抗,跟自己的师长反抗,跟社会的当权者反抗。反抗不是青年人的全部,青年人有精力,有追求,有渴望。青年需要培养,需要引导,需要扶植。
我很想拿出青年人的奔头,对事情有热情,对同事有态度。但是我发现自己好像在退缩。过年到表哥家去做客,是他的话影响了我吗?什么是办公室文化?什么是机会?这些东西都不在我的可控范围内。
刚才告诉自己,要有耐心。润物细无声。沉静在事务之中吧,飘忽会另人惶恐。
9.《论诚意》
“品性一半是生成,一半是教养;品性的表现出于自然,是整个儿的为人”。“态度不一定反映出品性来,一般人似乎将品性和态度混为一谈。”
品性,姑且理解为我们平常说的人品和性格吧。我们时常说,这人心眼不坏,就是态度差了点。还是觉得品性这种词,我难以提出自己的见解。等下次,有新想法,更新。
10.《论自己》
“自己其实是渺乎其小的,整个儿人类只是一个小圆球上一些碳水化合物。”人如蝼蚁,如大海里的一滴水,如星辰中的一颗星,这种表述见得多。人如碳水化合物,新奇的表述。
“扩大自己得有一圈儿一圈儿的,得充实,得踏实。别像肥皂泡儿,一大就裂。”膨胀,过度膨胀,便会毁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