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如诗

最近一直生活在农村,感于乡村美景,在与好友三游古观音禅寺的时候,又想到了“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站在自家楼顶看到烟雨朦胧的钟南山时,想到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看到金黄的麦田,想到了梵高的油画和风吹麦浪的歌词;看到堡子的炊烟袅袅,想到了“斜阳寂历柴门闭,一点炊烟时起,鸡犬往来林外,具有萧然意”。突然对“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这句话有了更透彻的认识。当看到于丹的《重温最美古诗词》中摘抄的林语堂的话,心底里就更加明了了,遂摘抄下来,供大家赏阅:诗歌教会人们静听雨打芭蕉的声音,欣赏村舍炊烟袅袅升起,并与流连于山腰的晚霞融为一体的景色;它教会人们对乡间小路上朵朵雪白的百合要亲切,要温柔;它教会人们在杜鹃的啼唱中体会到思念游子之情;它教会人们用一种怜爱之心对待采茶女和采桑女;它教会人们用泛神论的精神和自然融为一体,春则觉醒而欢悦,夏则在小憩中聆听蝉的欢鸣,感怀时光的有形流逝,秋则悲悼落叶花红,冬则雪中寻诗。在这个意义上应该把诗歌称做中国人的宗教。诗歌教会了中国人一种生活观念,通过谚语和诗卷深切地渗入社会,给予他们一种悲天悯人的意识,使他们对大自然寄予无限的深情,并用一种艺术的眼光看待人生。诗歌通过对大自然的感情,医治人们心灵的创痛,诗歌通过享受简朴生活的教育为中国文明保持了圣洁的理想。时而诉诸浪漫主义,使人们超然在这个辛苦劳作和单调无聊的世界之上,获得一种感情的升华;时而又诉诸人们的悲伤、屈从、克制等情感,通过悲愁的艺术反照来净化人的心灵。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生活如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