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本:《中国文化课》

三月至七月份,终于看完了这本651页的大块头。

全书体量非常大。我惊叹余秋雨这位文化大咖的视野及思想深度。

余秋雨先生在中国艺术学院秋雨书院主持的博士生专业特别难考,他后来决定接受喜马拉雅的邀请,把博士课程向全社会公开讲授。这个课程从2018年4月23日开始,陆陆续续讲到年底。

世界读书日的来历:西班牙向联合国提议的。因为1616年4月23日是西班牙著名小说《堂吉诃德》的作者塞万提斯去世的日子。

这个全世界都在纪念的巨人在活着的时候却非常狼狈。他只上过中学,没钱上大学,23岁当兵,第二年就在海战中受伤,导致左手残废,几年后又被海盗绑架,因为交不出赎金被海盗折磨了整整五年,摆脱海盗后又连续两次遭人诬陷而入狱。好不容易被释放后,他开始写《堂吉诃德》。但书刚出版,却因为家门前有人被刺,再度被关进监狱。总之。与这位文化巨人终身相伴的是残废、绑架、海盗、诬陷和监狱。他实在太苦了,苦得难以想象,直到很久以后,他的家乡以及他的祖国才以极其隆重的方式表达对他的歉意。

1616年4月23日,同样也是莎士比亚去世的日子。莎士比亚从伦敦的诽谤圈里桃回到家乡,因为他的作品太好,引起了轰动,但其实他本人没有什么学历和背景,这引起的嫉妒,使他遭到了围攻,回到家乡后,他沉默寡言,甚至直到临死前家乡的人都不知道他在外面做什么,最后在遗嘱上签字时,他摇摇头没有签。

杰出的文化创造者大多身处卑微的环境,受尽诽谤和磨难,这似乎是冥冥中的故意安排,就像绘画中的玄黑色背景让光亮更加光亮。

在中国文化史上也屡见不鲜一生平顺的文化人历来无足轻重。


他追寻着中国文化的精神主干:儒家、佛家、道家,以人物为线索铺展了中国文化几千年的壮阔史诗。它不是普通的教科书,而是在冰冷的史记中渗透了作者跨越时空的爱恨情仇。

以下是本书的个别摘要。

恩格斯说过,在很多学术领域,往往进门就是一片布满荆棘的沼泽地,你必须花点力气穿过去,接下来,就是平坦的开阔地带。

文化的定义:是一种成为习惯的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它的最终成果是集体人格。

历史学家许倬云先生所说的精耕细作型农业生态,使多数中国人的勤劳、刻苦、固执、顺天、守序的共同习惯。

老子是让中国文化获得世界身份的第一代表。联合国教科文统计,世界上几千年来被翻译成外文,而广泛传播的著作第一是《圣经》,第二是《老子》。

孔子见老子:只有真正遇到同样品级的对话者,最好是对手才会产生着了魔一般的精神淬砺。

如果说,秦始皇在领土上让中国成为中国,那么,孔子则在思想上让中国成为中国。

墨子得到消息楚国要攻打宋国,请鲁班为他们制造工程用的云梯,鲁班是他的同乡,他有劝阻的责任和可能,但是要快。他知道鲁班的技艺高超,因此着急上路了。一切都是为了他的思想,理念兼爱,非攻。浑身黑色的墨子连续走了十天十夜,终于到达目的地。发现战争还没有发生,他松了口气,去找鲁班,接下来他立即发挥了诸子百家时代的口才。

墨子一见楚王说:有人明明有好车,却去偷别人的破车,明明有锦衣,却去偷别人的破衣,明明有美食,却去偷别人的糟糠,这是什么人?

楚王说,这人一定有病。

墨子说,楚国又大又富,宋国又小又穷,你去打宋也有病。我这么说你可以把我除掉,但是我已经派了300个学生,守候在宋国的城头。

楚王一听就下令不再攻打宋国。

这就是墨子对于“非攻”理念的成功实践。

墨子以这种孤胆英雄的侠义精神带出了一批学生,被称为墨家弟子。

旬子是儒家集大成者。他后来很长时间主持着一个写学术机构叫稷下学宫。

不管秦始皇做了多少大好事,焚书坑儒是一件永远翻不了案的大坏事。不管汉武帝做了多少大好事,残害司马迁也永远是一件永远翻不了案的大坏事

汉武帝派张骞通西域这件事情被称为“凿空西域”。汉武帝有能力远征他国而不远征。这使他和世界上其他帝国的君主划出了明显的界限,也验证了中国文化的”非侵略本性“。

中国文化的理想人格是儒家所设计的集体人格”君子“。因此君子之道也就成了中国文化的思想重心。

君子怀德,君子成人之美,君子周而不比,君子坦荡荡。君子中庸。君子有礼。君子不器。君子知耻……

德不孤,必有邻。孔子的这个说法非常温暖,使很多鸿德行善的君子,即使一时感到孤独,也会保持信心。

君子扬人之善,小人  ?人之恶。

人在任何时刻都有选择做君子的机会,那么如何在细微事件中快速评判善恶是非呢?

孔子相信评判的标尺就藏在我们自己的心底,那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成人之美和与人为善,都具有明显的给予主动,都体现一种带有大丈夫气质的积极行为。

人们进入群体常常因为生疏而产生一种不安全感,自然会着急的物色几个朋友,这很正常,但接下来就有鸿沟了。有人把这个过程当做过渡,朋友的队伍渐渐扩大,自己的思路也愈加周全。这就在人际关系上成为了君子,但也有不少人把朋友圈当成小小的利益共同体,与圈子之外的多数人明明暗暗的比较对峙。时间一长,必然延伸成一系列窥探算计和防范。

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这句话李泽厚先生翻译的很好:君子严正而不争执,合群而不偏执。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君子当然也劳累,但性质完全不同,这种劳累敞亮通达,无需逃避质疑的目光,无须填堵已露的破绽,无须防范种下的祸殃。

变质的食品,可以用各种强烈的调料来包裹,唯独不能坦白的展示真材实味。

管子所说的,君子使物,不为物使。

班固在汉书中说,君子直而不挺。

君子知耻,知耻近乎勇。

在实际生活中,人们常常把这个问题倒立过来,在不该羞耻的地方感到羞耻,在应该羞耻的地方却漠然无羞。

小人没有羞耻感,那么多数放错羞耻感的人,便是介乎君子、小人之间的可塑人群。

面对那么多明明暗暗的小人到底应该怎么办?我认为,最根本的是要不断扩大君子的队伍。

做比较纯粹的君子,是一种美好的人生体验,只要认真投入,很快就能发现自己什么也不害怕了。不再害怕我们害怕过的一切,不再害怕众口铄金,不再害怕招腥惹臭,不再害怕群蝇成阵,不怕偷听,不怕狞笑,不怕恐吓,只以更纯粹、更响亮的方式,昭示出高贵和低贱的界限。.

美好的事情可能会遭遇各种各样的灾难。

小人见不得美好,小人见不得权力,小人不怕麻烦,小人办事效率高。小人不会放过被伤害者,小人总是把自己打扮成无辜者,小人永远离不开造谣,小人最终控制不了局势。

真正伟大的历史学家不会放过小人。司马迁在撰写《史记》时就发现了这个历史症结。于是在他冷静的叙述中时时迸发出一种激愤。

楚平王要为自己的儿子娶一门媳妇儿,选中秦国的姑娘,派出一名叫费无忌的大夫前去迎娶。费无忌看到姑娘长得极其漂亮,眼睛一转,就开始动脑筋了。他认为漂亮的姑娘应该献给楚平王。尽管太子娶亲的事情已经国人尽知,迎娶的车队已经逼近国都,尽管楚宫里的仪式已经准备妥当,费无忌还是骑了一匹快马,抢先直奔王宫,他向楚平王描述了楚国姑娘的美貌,说反正太子与这位姑娘尚未见面,以后再为太子找一门好的,楚平王好色,被费无忌说动了心,又觉得事关国家社稷的形象和承传,必须小心从事,就重重拜托传一手操办,三下两下,这位原本做太子妃的姑娘转眼成了公公的妃子。费无忌的所作所为就是典型的小人行径。

君子之道的新形态,新境界,王阳明用11个字,简洁概括:心即是理,致良知,知行合一。


佛教。

从《心经》开始佛教进入一系列关键命题,如缘起性空,度己度人,无常无我。唯有佛教永远聚焦于人间的生、老、病、死,探究着摆脱人生苦难的道路。

佛教僧侣只是出家修行者,以高尚的品德和洁净的生活,向广大佛教信徒做出表率。与广大佛教信徒相比,出家人总是少数。因为出家要下很大的决心,又要符合很多条件,一旦出家就有可能更专注、更纯净的来修行。这样的僧伽团队由于日常行为是劝善救难,又不强加于人,因此常常以一种感人的形象深受民众欢迎。

欲望和追求究竟是什么东西?它们值得大家为之苦不堪言吗?

在这个思维关口上,不同等级智者会做出三种完全不同的回答。

低层智者会教导人们如何以计谋来击败别人,中层智者会教导人们如何以勤奋来实现追求。高层智者则会教导人们如何来提升追求的等级。

《心经》里说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这几个”不"字 ,我翻译成了无所谓

禅宗

神秀: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不识字的慧能听人读了一遍,口述了一偈,请人写在墙上。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神秀把人心的修炼看成一个不断除垢去污的过程,慧能认为,人心的本性洁净明澈,又空无一物,怎么惹得尘埃?

在慧能看来,每天在洁净的心灵是拂拭来拂拭去,反而会弄脏的心灵。拂拭者判别尘埃的标准是什么?这个标准来自哪里?拂拭的掸帚抹布是否真正干净。

这可以让我们联想现今社会的很多颠倒现象,不少家长用恶语暴力“教育”牙牙学语的小孩,却不知,真正至高无上的是小孩圣洁的心灵,更多的官员喜欢用大话、套话训斥属下和民众,其实应训斥的正是训斥者。

按照慧能的意思尘埃恰恰是拂拭者带来的。童真和民心本来就很干净。


老子比庄子大200多岁。我只能说说《道德经》中最让我上心的几个词组。

行于大道。无为而治。相反相成。

老子说:反之,道之动。

那意思是,要让道动起来,就要反着来。

他认为,一切事物都会向着相反方向发展,即使不看发展,它们的组合结构也必然是相反相成。例如:大成若缺、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也就是说:看着缺了什么,其实是最大的圆满。看着有点弯曲,却是最直的坦途。看着有点笨拙,却是最巧的手段,看着不善言辞,却是最佳的雄辩。

庄子继承老子的思想。他用预言举了很多例子,用比喻说了很多悖论。

道教直到今天仍有价值的三项功能。那就是:清心戒杀,参赞天地,养气护生,这三项功能用现在的话,是呼唤和平、呼唤自然、呼唤生命


一位德国学者告诉我。路上没有车也不能闯红灯,本身就是一种经过严密推断的社会公德。

这个推断是这样的:

一,数据表明:穿越马路受伤最多的是孩子,孩子主要是通过观察来接受教育的,路口正是孩子们接受交通安全教育的第一现场。

二,即使路上什么人也没有,很难保证街边的窗口里没有孩子们俯视的眼睛,孩子们总喜欢在窗口看,那是他们的人生课堂。

三,由于前面两个推理,也就进入了一个悖论:当你安全穿越了红灯,等于告诉孩子们:穿越红灯是没有危险的。只有当遭受伤亡的时候才能给孩子们以正面教育,但谁也不愿意为这种教育付出如此惨重的代价。

所以。就只有一个选择了。既不让孩子们看到闯红灯的安全,也不能让孩子们看到闯红灯的伤亡,那么就只能彻底的不闯红灯。

所谓社会公德,就是每个社会成员自觉地向公共空间提供友善和美好。

我们为什么要保护文化遗产,不是为了炫耀,不是为了崇古,不是为了啃老,更不是为了极端民族主义和狭隘爱国主义,而只是为了证明文化的延续性。

你可能感兴趣的:(第13本:《中国文化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