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液港——3月龄患儿成新疆接受胸壁输液港最小患者

仅3个月大的乐乐因患肿瘤需要长期化疗,为了减少乐乐化疗的不便与输液感染的风险,医生在她的右侧胸部皮肤下埋了一个杏仁大小的“小房子”,每次化疗时护士只需将药物接入“小房子”即可。由此,乐乐成为新疆接受胸壁输液港的最小患儿。

记者在自治区人民医院见到了乐乐和她的家人。乐乐的父亲说,在乐乐两个月时,他们发现她总是无故吐奶,呕吐物中掺杂着不少褐色液体,于是带她去了当地医院检查,发现她“右下腹有包块”。在医生建议下,将乐乐转至自治区人民医院治疗。

自治区人民医院小儿外科住院医师叶尔登介绍,乐乐肚子里的肿瘤约有鸵鸟蛋大,占据了腹腔一半的空间。胃肠等脏器都被挤压偏离了正常位置,且肿瘤已经和正常组织发生了大面积的粘连,“不做手术,孩子随时会有生命危险,做手术,孩子可能下不了手术台。”

全科医生经过详细的病例讨论后,由自治区人民医院小儿外科主任李水学主刀,带领团队为乐乐手术,成功剥离了肿瘤。后经病理切片确诊,乐乐腹中的肿瘤为未成熟的畸胎瘤。手术结束后,乐乐还要面对长达半年的化疗。

“以前对于化疗患儿,我们都是采用PICC 置管技术。”小儿外科主管肿瘤治疗的副主任医师周玲介绍,即通过患儿胳膊上的静脉,将输送化疗药物的导管定位至上腔静脉与右心房交界处。

“用PICC 为患儿置管后,输液盘都是外挂在患儿手臂上。”周玲说,孩子不会像大人那样配合治疗,常常会撕扯输液盘,大大增加了治疗和家长护理的难度。此外,PICC 置管需每周维护,医用胶带每7天频繁撕扯让不少患儿都出现了皮肤过敏、溃烂。

周玲说,今年2月底,医院引入了成人“手臂输液港”技术,她认为乐乐也适合。但由于乐乐太小,手臂太细没法植入输液港。于是,医生们决定给孩子实施胸壁输液港——即在孩子的右侧胸部皮肤下,埋入一个杏仁大小的“小房子”(输液港)。

李水学手术团队在乐乐的右胸处开了一个约两厘米的小口,随后将输液港的导管定位于上腔静脉与右心房交界处,再将“小房子”固定在皮肤下。“小房子“可在人体内保留十年,且每月仅需维护一次,特别适合化疗等需要长期注射的患者。”周玲说,埋在皮下的方式,有效杜绝了患儿的撕扯。

由此,3个月的乐乐,成为了新疆接受胸壁输液港的最小患儿。

“救治乐乐的成功,为新疆诸多类似患儿开辟了一种新的、更安全的输液方式。”小儿外科医师周新说,继乐乐之后,医院又为一个9 个月的患儿成功实施了胸壁输液港手术。


发布于:微信公众号(安心港) --- 科普公众号,如果觉得不错,欢迎关注本公众号,每天都有健康知识。

你可能感兴趣的:(输液港——3月龄患儿成新疆接受胸壁输液港最小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