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思则变,成就更好的自己

        冬季如约而来,一切却是那么不一样。本次“十、百、千”种子班主任第2次集体研训活动在武义县新世纪双语学校召开。这是我第一次参加这种形式的班主任研训活动,以前参加的多是关于课堂教学的培训。我们学校有许多非常优秀的班主任,一直活动在教育一线。看着身边这些优秀的老师,非常佩服,也非常羡慕。回想自己这几年,有些固步自封,一成不变,我想我应该有所改变,多和优秀班主任们学习。后来有了这样的机会,我积极报名参加。在这次研训中,我听取了许多优秀的班主任的成长分享和“你好,寒假”策划方案,他们的成长让我震撼,他们的策划让我耳目一新,每位老师都是在不断积累,不断成长。研训活动最后,李家成教授还送给我们四句话:“有眼光,能判断。善学习,会思考。能创造,可持续。会科研,聚成果。”

图片发自App ...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看着这些优秀老师的成长,我就在反思自己,在这几年的工作生涯中,自己有没有做得好的地方,又有哪些不够的地方呢?

一、育人为重。

      在刚刚接手班级时,我确定自己要坚持育人之重,我们班的孩子们不仅仅只关注学习成绩,更重要的是在学校生活中学会做人。澳大亚的苏珊教授在讲话中说到:“我们要教会学生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与他人相处。”一个人有些事情可以将就,而品格是不可以将就的。因此我确定班级目标是行善博学,知情达理,希望孩子们在这六年的小学时光,行向善之事,读读有益之书,知有情之趣,得真知之理。回顾这一年多的时间,对于班级目标的落实,时刻都在进行,比如一开始就培养孩子们的动手能力——从打扫入手,手把手教授打扫方法,让孩子们在劳动中学习;平时午间安排阅读时间,在阅读中学习。近期还与隔壁四年级进行互换讲故事,孩子们都积极参与,准备的孩子们讲得也很棒,可以考虑长期组织这样的活动。但是容易在期末阶段,侧重了学业,对于孩子们各方面有所疏忽,需要继续坚持。

二、阅读打基。

      人是终身学习,不断发展自我,不断进步。苏珊教授说:“学习无处不在,学习无时不在。”想想自己有热情,爱尝试,但是容易三分钟热度,不能一直坚持。比如说我是一个爱书之人,家里买了很多书准备看。去年前半年还看的多,平时休息时间、坐车时或者学生们看书的时候,我都会一起看自己的书。但是到了后半年,一直在很忙碌,回忆那段时间,却想不起时间花在哪里了。看书时间大大减少,变成攒了很多书都没拆封 。再看看我们精英班主任们丰厚的阅读记录,她们不仅看,而且看得很仔细,笔记上做的都是自己的想法,相形见绌。我想她们的优秀都离不开这样的阅读习惯。自己是个爱做计划的人,喜欢有条理。那么我想可以制定阅读计划,思考哪些时间可以拿来阅读,增加自己的阅读量。更重要的是在阅读中思考,把书中的理论与自己的实践结合。同时每个阶段回顾自己的生活,利用手机备忘录进行记录,反思有何所得,有何所失。

图片发自App

三、坚持思变。

        近几年我一直在班里坚持的每周一务活动,因为我认为要培养孩子们的优良品质,离不开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合作。我们班级的每周一务活动,侧重于孩子们对于家庭的参与,培养责任感,增强动手能力,学会感恩。比如一年级最开始就是让孩子们负责打扫家里地面,洗一星期的碗,洗自己的袜子;再大一点帮父母洗脚、洗头、按摩,烧一个菜等。孩子们都很喜欢这样的活动,还通过小作文记录自己的感想。最近我也在思考,这样的活动能不能更有深度一些,有创新一些,不仅局限于家庭,是否能拓展到其他等活动区域?还有哪些资源可以挖掘?研训结束后,我也在思考,这个每周一务是否可以和我们的“你好,寒假”相结合,进行延伸?

        作为班主任,平时做了很多事情,是否可以及时进行反思记录。这让我想起了一年多写了13万字的老师,不仅爱思考,还会爱写,非常有毅力。引用蓝老师的话:每一个优秀成果的背后,都离不开她们背后付出的一切——专业阅读、思考、科研写作。平常自己在做很多,有很多原生资源,但没有“聚成果”,如果不去记录,就看不到什么。比如“你好,寒假”这个项目,以前也有很多尝试,但是不会总结,做了就过去了,那就没很好的效果。做人做事,都要有始有终,才是正理。在听了各位优秀班主任对于“你好,寒假”的想法后,我也开始行动,在活动单的设计上听取孩子们的想法,基于我们外地生源的特点,进行设计。

  

图片发自App

      雷所说:“舞台很大,你不上台,就永远是个观众;平台再好,你不参与,就永远是个局外人;能力再强,你不行动,就只能看到别人成功。天上不会掉馅饼,踏实肯干才能有收获。”我想自己要有所改变,有所付出。不期成为最优秀的,只希望比昨天的自己更加优秀。路还很长,且思且行。

你可能感兴趣的:(1.思则变,成就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