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网球馆前告别,光着右脚走了几步。穿上门口这只不知何时被扔出去的小鞋子,走下台阶,突然抬头,望见满天繁星。
十字路口的线杆上,横挂着一排喷气烟火,赤橙黄绿青蓝紫,在深蓝夜空的陪衬下,世俗又惊艳。
准备拍照时却突然惊醒,天空蒙蒙亮。梦境开始留下它的小尾巴了,我的想象力终于恢复了一点点。
上周修订财务管理实训案例时,了解到诺贝尔奖的奖项设置和它的基金运营方法,突然跟我的翻译小朋友开了个玩笑:我打算获得2050年的诺贝尔奖了!
本来是异想天开的自说自话,然后,我真的去了解了从1901年到2019年文学奖的获奖名单,浏览了他们的国籍、职业、代表作和颁奖词。
大多数获奖者身份为作家、散文家、诗人,还有记者、剧作家等与文学相关的职业。
但印象最深刻也最诧异的是2016年的流行乐歌手鲍勃 · 迪伦;1957年的哲学家阿尔贝·加缪;1954年的记者海明威;1953年的政治学家、演说家温斯顿·丘吉尔;1950年的数学家、哲学家伯特兰·罗素;1915年的思想家、社会活动家罗曼·罗兰。
这些人在自己专业领域的地位令人敬佩,却也是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
其中,有三位获奖者拒绝领奖。
1958年,苏联作家帕斯捷尔纳克因其带有一定自传性质的长篇小说《日瓦戈医生》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以表彰他“在现代抒情诗和俄罗斯小说传统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获奖消息传回国内,在前苏联引起轩然大波。作品受到严厉批判,本人也被开除作协会籍,并受到各种威胁恐吓,于是被迫拒绝诺贝尔文学奖,成为诺奖历史上唯一一位不仅未曾因获奖而取得荣誉,却反而招致屈辱和灾难的作家。
1964年,让·保罗·萨特因作品《词语》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理由是“充满自由精神及探求真理的创作,已对我们的时代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但是萨特自愿的拒绝接受奖项,认为自己取得的成绩已经是过去,只有未来在吸引他。也有人说他不接受一切官方给予的荣誉。他是迄今为止唯一自觉、自愿且发自内心拒绝诺贝尔奖的人,因为他需要维护自己的独立人格与自由精神。
2004年奥地利女作家耶利内克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组委会认为“她的小说和戏剧具有音乐般的韵律,她的作品以非凡的、充满激情的语言揭示了社会上的陈腐现象及其禁锢力的荒诞不经。”耶利内克以身体欠佳和没有资格为由拒绝了领奖。用她本人的话说,在得知获得这一如此崇高的奖项后,她感觉到的“不是高兴,而是绝望。”“我从来没有想过,我本人能获得诺贝尔奖,或许,这一奖项是应颁发给另外一位奥地利作家,彼杰尔-汉德刻的。”
而且我注意到,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者得奖时平均年龄为65岁,许多人有双国籍或改过国籍,大多接受过世界知名大学的高等教育,作品也反映着社会现状,推动着文学的发展。
多数人的处女作是在25岁之后发表的,先后获得过很多大大小小的文学奖项,才提名文学奖。诺贝尔文学奖不可能一步登天,而且越来越集中于纯文学领域。具体情况可以参考观察者网对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颐武的采访。
果然是无知者无畏,仔细研究之后,我再也讲不出这个想获奖的笑话了。
要努力找对方向,提升自己学历才好。而且有作品产出,才是入门第一步。不过,我再不担心自己要如何走完生命的后半程了。
做图书编辑一个多月,大致了解相关信息后,我开始严肃认真地对待写作这件事。
虽然对作者来说,选题和组稿是最重要的,但出版行业的审稿、编辑加工、校对、照排、版式设计、印刷、发行,每一步都耗费很多时间精力。
审稿制度为三审制,初审由有编辑职称的人员负责,复审要由具有正、副编审职称的编辑室主任担任,终审由有正、副编审职称的社长、总编辑担任。
经过层层把关,根据来稿的政治性、时效性、知识性、科学性、思想性、独创性等众多因素综合考量,才能完成的审稿环节。而绝大多数的作品倒在了第一步。
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第一部科幻小说《气球上的星期五》撰成之后投给出版社,先后遭到15家出版社的拒绝,第16家出版社一位编辑儒勒·埃策尔审稿时发现了作者的创新精神及作品的价值,毅然决定接受出版。最后这本书大获成功,凡尔纳也因此成为现代科学幻想小说的重要奠基人。
尽管编辑慧眼识珠的实例不少,但对大多数作者来说,出版文学类的作品绝非易事。
而且出版标准可以参考诺贝尔文学奖评选的标准一共有5个:①要对人类有重大贡献;②作品候选人的标准必须是在前一年有举世瞩目的工作成就;③不考虑国籍;④必须在文学上有极其出色的贡献;⑤作品必须趋向于理想主义色彩。
其次,我意识到,要想出版文学类书籍,作品立意真的很重要。
对我来说,纪实类、游记类的书还可以尝试,但前期没有丰富的阅历和不断获得的荣誉,很难把它当做敲门砖。
我的文学功底太浅,文采不够好,想象力不够强,一直不敢尝试诗歌和小说。而对哲学和心理学只是浅尝辄止,也很难写出反映社会现实的文章。
倘若一直依托于自身境遇写作,迟早会因为眼界狭窄而陷入闭门造车的误区。
所以,我打算开始尝试小说创作,学习过程中锻炼自己的空间想象力和逻辑思考能力。不管在哪个领域,尝试过后选择深耕,在25岁时,送给自己一本拿得出手的小说。
之前和一个同龄人沟通了几个小时,听他介绍他笔下武侠小说的背景和故事情节,那种进入另一个世界的感觉真的很奇妙。
他对每个人物的性格和能力设定,瓜葛和相遇的安排,都如数家珍。对我提出的逻辑问题也能游刃有余的解决。
如果我也构想一个世界,把脑海里出现过的细小碎片逐个嵌入,然后创造一些自己认知里面不存在的东西,那大概是很有趣的一件事。
先从短篇小说开始,有价值的小说才最应该以小见大,所以立意设定真的很重要。
但目前我还不懂如何创造一幅宏伟画卷,然后抠出一个小细节来体现这幅画的精髓。
今天电影《教父》中,二代教父独坐在西西里故居的小凳子上,痛苦地追忆亡妻亡女,一头栽下的场景,一直在我脑海中反复闪现。
那种生命的伟大和时代的悲怆,传达出千丝万缕的情感,牵拉住我的思维,沉甸甸的,让我不得动弹。
对这类史诗画卷的内涵,仍然似懂非懂。也许不能用语言来总结和形容的震撼,才是作者真正苦心酿造的美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