扑克那些事

春节已经过去2个多月了,但我突然想起春节打扑克的事,觉得很有意思,分享给大家。

每到春节,我们都会开启打牌模式。年三十那个晚上,约好四个人一桌打红十(类似于双扣的一种纸牌游戏)。这是我很喜欢的玩法,不过牌技一般,但那天手气不错,前期赢了不少,可到后面,状态越来越不行,连输好几把,输的原因倒不是因为牌太差,而是由于失误,而且是低级的失误,我当时就觉得很难为情。我这么一个勤于思考的人,但扑克为什么打得这么烂?或许,我的思维能力不行吧,又或许我不适合玩这种游戏吧,这种负面情绪甚至延伸到我其他方面,认为自己啥也不行,这想法顿时吓到我了,不就是打个牌嘛,怎么会有这么极端的负面情绪。

幸好,那几天我读了一本书,书里讲了《ABCD理论》,让我爬出了这个坑。书大意讲得是:当一个人经历一件事时,会产生相应的想法,因想法产生相应的情绪,情绪又会引发相应的行为。经历的事为A,因此产生的想法为B,想法触发情绪为C,情绪引发相应的行为为D。

就拿我打扑克这件事来举例,A:”打扑克输得很惨“是我经历的一件事;B:”我的逻辑分析能力太差“是由此产生的想法;C:”以后再也不玩扑克了“是由此产生的 负面情绪,“拒绝任何牌局”这个行为是D。每个人都会经历很多事情,好的坏的都有,每个人由此产生的想法也是千差万别。就算两个人经历相同的一件事,也有可能产生不同的想法,体验不同的情绪,进而引发不同的行为。

还是拿打扑克这事举例,这完全可以有另一个版本。A:”打扑克输得很惨“——经历的事;B:”以前打得不错,今天可能是因为运气太差“——想法;C:”有机会来日再战“——情绪;D:再次打扑克——行为。第一个版本消极,第二版本明显积极多了。虽然我不提倡沉迷于扑克甚至赌博,但同一件事产生两种截然不同的想法,这非常耐人寻味。

“生活应该多一些积极,少一些悲观,不要因为一时的不如意而否定自己的一切,多从好的一面考虑问题”。前面这句心灵鸡汤好像似曾相识,但我绝不是提倡人应该盲目乐观或者傻乐呵。人的大脑极其的复杂,容量极其得大,就像电脑硬盘一样,可以储存足够大的信息。如果,遇到一件事,你的大脑只能存放一种想法,那真的是浪费大脑的性能。我觉得,对于同一件事,在人的大脑中,应该同时共存两个截然不同的想法、甚至多个想法,但同时,你这台电脑依然能够正常运行,这就是我追求的高效的“电脑”。

还是拿打扑克这事举例,我不仅应该认识自己逻辑思维上的不足,更应该明白:打扑克这事运气成分很大,技术其次;我不仅应该有“以后少打扑克”的意识,也同时应该有“有机会再战100回合”的想法。或许有人说,你的想法怎么这么矛盾,既说不要打扑克,又说要打扑克,那你到底要不要打扑克。答案是——我也不清楚,看情况吧。但有一点是真的,你必须要容忍两种甚至多种不同的声音共存在你的大脑中,让他们去吵、去闹、打起来也没关系。而你则在一旁做一个旁观者,就像看戏一样,甚至可以泡杯茶,评论一番。但 如有必要,可以从中选取一个对你当时有利的声音。

《ABCD理论》告诉我们:人可以通过改变想法进而改变的行为,但我更倾向于《电脑理论》,同一时间运行两个或者多个不同的声音,电脑依然还能运行。

你可能感兴趣的:(扑克那些事)